08.15 2017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全景扫描|西普发布

2017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全景扫描|西普发布

2017年,零售药店连锁率首次超过50%,连锁企业数量首次出现下降……过去一年是医药产业不断深入发展并不断融合的一年。

2018西普会上,中康资讯零售研究中心总监王强以《药品零售产业竞争格局解读》为题,剖析2017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市场格局,透视药品零售产业市场格局现状与挑战,解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以下根据演讲整理,略有删减。

2017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全景扫描|西普发布

王强 中康资讯零售研究中心总监

2017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全景扫描|西普发布

发布会现场

药品零售产业市场格局现状

整体增速放缓 行业两极分化愈加明显

2017年,零售终端市场规模达到3664亿元,其中百强企业为1364亿元,市场占比为37.2%。零售终端增速放缓,增速从2013年的11.4%下降到2017年的8.5%。百强企业增速略高于零售终端增速,但整体增速亦未明显提升。

2017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全景扫描|西普发布

2013-2017年度零售终端销售规模与百强销售规模(亿元)

2017-2018年度百强企业排行榜有49家企业排名上升,但也有23家企业排名下降。企业排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被上市企业或者业外资本控股、发展速度缓慢被超越,排名较后的百强企业是并购的重要对象。与此同时,上市连锁并购频繁,四大连锁2017年发生并购起数超过50起。

2017年百强前十市场规模533亿元,后十名34亿元,前十名销售规模是后十名的15.7倍。

这意味着,零售产业进入震荡期,未来两极分化会越来越明显。

连锁企业数量首次下降 连锁率首超50%

行业整合加速,连锁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5609家变成了2017年底的5409家,出现首次下降。

此外,2017年零售药店门店数量达到45万家,其中连锁门店为22.9万,连锁药店数超过50%,预计到2022年,连锁率将达到60%以上。

药品零售利润持续降低 小型门店淘汰加剧

与2012年相比,2017年百强连锁毛利和利润率下降。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升是连锁药店面临的主要问题,超过八成的企业都面临成本上升。

2017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全景扫描|西普发布

2012年与2017年百强连锁平均毛利与净利润

另一方面,基于11450家样本门店统计,只占药店总量25.5%的大型药店(年营业额在360万元以上)贡献了67%的销售额。

总体上看,全部可比门店2017年月均营业额同比增长4.9%;大型门店的经营状况要好于小型门店;年营业额在60万以内的小型门店月均销售额下降的比例甚至达到60%,小型门店加剧淘汰的趋势不可逆转。

中西部省份增长率高 低级别城市市场发展快

目前,传统发达地区市场规模依旧很大,例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其中,百强连锁市场规模中广东稳居第一,百强企业也最多,其13家零售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占百强规模的13.4%。

而在市场扩容方面,中西部省份则表现出了较高的增长率。江西省及重庆增长率超过20%,其次是四川、云南、湖南,增长率超过15%。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城市市场逐渐饱和,渠道下沉,县域药店销售占零售的比例接近32%,低级别城市市场发展快,部分省区甚至接近一半的销售来自县域药店。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县域市场最大的15个省区累计占全国县域药店销售的80%,是渠道下沉的优选区域。

2017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全景扫描|西普发布

全国各省区县域药店和城市药店销售占比

药品零售产业面临的挑战

医药分业必然趋势,但零售药店承接院外处方受限

首先是处方来源的问题:政策允许处方外流,当前流出医疗机构以外的处方有限。成都、西安等地出台电子处方,广西梧州市启动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其次是医保支付方面,目前医保统筹支付仅限于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购药仅限于医保个人账户,无法进行统筹账户报销;医保支付对接零售药店尚存在很多技术和监管难题。

专业药事服务方面,全国职业药师配比尚不足1,有41%和25%的消费者在药店购买RX和OTC时认为服务不够专业。

成本上升,毛利下降,管理模式迫切升级

粗放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药店的发展需求,药店监管越来越严,经营成本也不断上升,毛利进一步下降。

在企业扩张方面,现行管理模式不能适应长期的发展需求,新开门店的盈利周期拉长。精细化标准管理成为大型及中型企业扩张,快速复制门店及缩短盈利周期的关键。

目前零售药店的平均人效、坪效处于较低水平,行业经营效率低下,零售属性强,高附加值专业属性弱,仍属于低层次劳动密集型产业。

消费升级,千篇一律的药店模式已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

在消费升级的今天,80后、90后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他们在药品消费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年轻消费者期待实体药店能够提供更专业的个性化的服务。

此外,网购和跨境电商的兴起,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保健品药店销售受到极大的冲击,份额持续下降。网上药品零售近年来不断增长,且增幅较大,2017年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33.3%。

中小型企业淘汰加速,中小型企业何去何从?

零售药店市场淘汰加快,中小型企业成为企业并购的对象,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恶劣。

首先是市场资源被大连锁瓜分或者侵占,同时供应商资源也更愿意向大连锁倾斜,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拥有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小。

其次,具有区域优势的中小连锁是资本和大型连锁虎视眈眈的对象,他们在供应商资源与资金方面与大连锁抗衡的能力有限。

药品零售产业的未来趋势

持续多年增长的连锁药店企业数量在2017年出现首次下降,连锁药店数量也超过了单体店数量。药品零售市场的现状是连锁率不断提升,市场集中度也不断提升,连锁药店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强者会越来越强,弱者会被淘汰。

激烈的市场竞争必会导致一个结果:企业数量会越来越少。

随着这一市场行为的继续,未来我国药品零售行业跟随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少数企业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出现寡头企业,寡头企业将占据多的市场资源,甚至是垄断市场。

另一方面,药品零售市场的竞争强度也将升级,从拼码头、拼价格、拼营销的低维竞争到拼资本 、拼资源、拼技术、拼管理的高维竞争。

由此,打造专业药房、具有互联网特征以及场景式互动体验,转变以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服务为核心,成为实体药店升级转型的方向。

而处于市场弱势的中小型连锁,未来的发展有三大路径:

一、被优秀大连锁并购。这未必不是企业良好的生存、升级之道。

二、独立发展。做强做大,成为区域市场重要玩家。

三、共享式生存。借力第三方平台资源,成为平台生态圈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