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有些旅行車叫好不叫座?

耳機俱樂部小白


旅行車作為一種結合了SUV的裝載能力和轎車的操控、動力、油耗為一身的車,卻在國內市場叫好不叫座。是國人不懂車嗎?還是旅行車不符合國人的需求?

沒有旅行車土壤

旅行車很難在國內興起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國內沒有旅行車的土壤,換一句話說就是國人天生就不愛旅行車,而偏愛方正高大的SUV和有屁股的轎車。

SUV的這種情懷或許源於古代的轎子,另外國人買車很多人都喜歡大,空間要大,外形要大氣,再加上國內幅員遼闊,路況複雜,很多地方的路不是很好,SUV的通過性也比較強,這才造成了SUV的興起。

至於轎車,可能是因為最早一批引進國內的車型都是三廂車,類似“老三樣”桑塔納、富康、捷達,因此給國人留下了車就是要有屁股的印象,久而久之,看起來不夠高大又沒屁股的旅行車自然不受青睞。

旅行車更貴

其實這一點還是源於旅行車在國內沒有市場,在歐洲旅行車的價格和普通三廂車差不多,但在國內由於車企引進的旅行車太少,大多數的旅行車,例如奧迪的allroad、沃爾沃的V90都以進口車銷售為主,自然售價就更貴,用貴上一半的價格買一臺舒適性和轎車差不多的旅行車,很多人都不會買賬。

審美及國情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旅行車迷,你在向身邊的人推薦旅行車的時候,我保證很多人都會覺得旅行車醜。很多人眼中旅行車醜是因為旅行車的屁股太長,車身的比例有些不協調。另外,旅行車即使離地間隙比轎車高,還是沒有SUV高,很多城市的馬路牙子、城郊的爛路還是SUV用起來踏實,再加上很多國人心中SUV約等於越野車,這種觀念深深影響了很多人的購車觀念。

其實對於我這樣的瓦罐迷,旅行車絕對是相比SUV和轎車更好的選擇。儘管有很多人覺得旅行車的比例不協調,但我仍然覺得這樣修長的車身非常優雅,再加上實用的後備箱空間、轎車相似的操控性、動力和油耗,有什麼理由不選擇旅行車呢?我能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貴的我買不起,便宜的我看不上。心水無比的沃爾沃V90CC、奧迪A6 allroad價格太過高昂,我的旅行車夢只能放到一邊,向現實妥協,跟我一樣有類似想法的舉個爪,我們一起聯名上書一波如何?


老司機侃侃車兒


我作為旅行車主表示,旅行車買的人少很大程度是中國國情決定的,我不想評價這種國情是好是壞,總之既有現實原因又有歷史原因。比較樂觀的現狀是,以2019年車市行情,幾個熱門旅行車真的已經不貴了,關鍵還是選擇少以及對於“曾經很貴”的刻板印象。

從車身形式上看,旅行車是三廂轎車和SUV折中的產物,既有媲美SUV的裝載力和空間靈活性,又不失轎車在動力、油耗和操控性上相比SUV的優勢。這對於經常長途自駕遊、跑高速為主(尤其是德國)的歐洲人來說非常符合用車需求。這就是旅行車在歐洲市場大行其道的原因,也是我選擇旅行車的初衷。

曬一下我的車:大眾蔚攬380TSI兩驅舒行版,就是現款邁騰旅行,2.0T的乞丐版。如今北京地區裸車20-21萬多,上路也就25萬左右。(PS:隨動LED大燈是後期自己裝的,原廠低配車是鹵素大燈。





大多數國人不喜歡旅行車,是有不少歷史原因的。

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汽車剛剛允許私人購買的頭10年,除了微面,最便宜的車幾乎都是夏利、奧拓、富康這種兩廂車,桑塔納旅行版、標誌505SW就算是最貴的非三廂車了,再往上的奧迪100、第一代A6、虎頭奔、老7系等等豪華車都是三廂。所以在很多長輩的觀念裡,三廂車就是比兩廂車/旅行車更高端。

大約是臨近北京奧運會那兩年,SUV開始在國內興起。在那個不懂城市SUV和硬派SUV有啥區別的年代,“SUV=越野車”的觀念深入人心,再加上早年bj212的影響,很多人甚至把所有SUV都叫“吉普車”。和歐美相比,國內鋪裝路面的發達程度也不高,本就不多的有車族還要偶爾走走爛路,所以普遍認為SUV就意味著更強的通過性和爛路可靠性。再有就是SUV車身高大,看起來霸氣虎實,高坐姿可以有更遠的視野,讓人更有安全感。

在三廂車和SUV都受到消費者高度認同的局面下,旅行車的兩頭兼顧反而成了兩頭不靠,市場份額被雙方夾擊,只能以進口方式走小眾路線。就形成了“銷量慘淡——只能賣進口——消費者嫌貴不買——銷量慘淡”的惡性循環,只能打情懷牌。這給很多本不排斥旅行車的消費者留下了“旅行車哪兒都好,就是貴”的固有印象。

回想邁騰B7旅行版,全鹵素燈組的低配版都要30多萬,比同期的國產邁騰的中高配還要貴近10萬塊錢;2015款高爾夫7旅行版指導價高達28萬,後期優惠力度也不大。這樣的價格絕對能嚇跑一大波意向買家,而它們和同價位其他車型又沒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只有少數不差錢的真愛粉才會把它提走。3系、C級的旅行版也是定價高、優惠小——買320旅和C200旅的錢都能上長軸版“56E”,5系旅行版的落地價更是奔著60萬去。花這麼多錢買的還是個後排很侷促的標軸版,再有錢也不能否認性價比不如合資的同款三廂車。

不過,隨著蔚攬和A6旅行版(包括all road)的引入,旅行車如今也能談性價比了。

我提車一年後,關稅大幅減免,進口旅行車的指導價有所下探,北京地區蔚攬2.0T的裸車價已經20-21萬左右,蔚攬作為進口車,在多了4萬塊錢關稅的情況下,只比同配置的邁騰貴不到兩萬。高一個級別的A6旅行版從引入後不久至今,本身定價就不算高,終端優惠也一直比較給力。現在又面臨換代,落地50萬就能買到高功率3.0T V6機械增壓、quattro全時四驅、空氣懸掛的A6 Allroad了,而6.5秒破百的2.0T+quattro Avant版本落地不過40出頭,和同配置A6L相比也不貴,而且駕駛感受也很好,尤其是那套縱置7速雙離合的表現,平順得讓你意識不到這是雙離合,比全新A6L都強得多。

隨著網絡的發達、鋪裝路面的完善、購車思維的理性,旅行車的認可度正在逐漸提高。但要想比肩三廂車或SUV,已經不太可能了,而且款式還是太少了,屈指可數。10-20萬真正的旅行車只有明銳,20-30萬則只有蔚攬,真的很難摘掉“小眾”的帽子。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我也是瓦罐迷,我們當地有瓦罐組織,各種經典瓦罐都有,什麼馬6 wagon、R36、一直到RS6都有,確實在大街上瓦罐車型比較少,我想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不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審美吧。

中國人大多喜歡三廂車,認為有屁股的三廂車才叫轎車,而更多人認為瓦罐像是麵包車和貨車,不如三廂車看起來氣派。還有一部分人喜歡小車,認為瓦罐太長開起來不方便。第三類人喜歡實用性,都選擇了MPV或者SUV。

第二個原因就是在中國瓦罐車型比較少,除了寶駿310W,這個車我看在大街上還不少,然後斯柯達剛出了一個明銳旅行版。其他的車型都比較貴了,比如mini clubman、沃爾沃V系列、奧迪avant系列、寶馬旅行、奔馳旅行等。



其實我認為瓦罐有轎車一樣的舒適性,而且空間大、儲物能力強,又比MPV和SUV容易駕駛,靈活性高,絕對是個不錯的車型,在歐洲很受歡迎。在國內買瓦罐的人更多的是情懷,而不是實用。

車動態


旅行車在國內屬於小眾車型,至少在未來50年內,依然會叫好不叫座,這種情況和國情、國內的用車需求、以及汽車文化有直接的關係。我先闡述一下我的觀點,我本人比較喜歡旅行車,去國外旅行的時候,只要路況條件好,我會盡量租一輛旅行車旅行代步使用。我本也買過旅行車,但是我買完之後,身邊有些人完全不理解,他們甚至會問:你買輛大屁股旅行車幹嘛?價格還這麼貴,為啥不買SUV呢?多霸氣,開出去多有面子呀!對於這種問題,我一般不會做出回答,一笑而過,因為我知道他們根本不懂車。



但這就是現實,這就是國情,這就是目前的汽車文化,大家都喜歡跟風買車,很少會去研究一下自己為什麼要買這輛車。大家把更多的關注點還放在百公里多少升汽油?維修保養貴不貴?以及這輛車愛不愛壞?如果是這樣,你跟他講汽車文化,簡直就是對牛彈琴!大對數國人對於家用車的認知基本只有三種:三廂轎車、兩廂轎車、和SUV。旅行車雖然很實用,但是很多人依然不能接受它的外形。

其次是價格,旅行車的價格一般都比同級別三廂車型稍稍貴一點,對於很多人來說,貴的那點兒錢也加的起,但是他們希望能把這些錢加在臉面上,加在別人能看得到的地方。甚至很多人覺得,旅行車沒有三廂車和SUV開出去有面子,因為他身邊的人不認識這是什麼車,也猜不出這車值多少錢,甚至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

巖哥的觀點:我說的這些並不是空穴來風,都是我身邊發生的事,以及很多人對於旅行車的看法。在國內,只有真正喜歡旅行車的人才會選擇購買,當年大眾R36之所以賣的好,因為它是性能車。縱觀目前國內旅行車市場,有哪輛車銷量好嗎?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和點贊!


巖哥侃車


不是有些旅行車叫好不叫座,而是旅行車基本上都是叫好不叫座。


  • 旅行車不符合國人審美趨向發展。

國人對於汽車的審美,或者是對汽車的認知就是來兩點:“三廂車”+“長”。其實很早的時候,進入國內市場的就有“類旅行車”。

在很早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這種車。但彼時國內經濟水平並不足以支撐大家會在“享受生活”的這一層次,所以“旅遊車”為了旅遊而增加的行李空間變成了“工作用途”(貨用車)

因此,不管是從審美的趨向,或者當時國人的經濟水平,都不足以形成“用車旅行”這麼一個概念,自然而然它們就逐漸被淘汰了。


  • 再次掀起旅行車潮流的時候定義模糊、失去先機。

為什麼說旅行車定位模糊呢?因為有一款更實用的車型的出現讓旅行車地位更加尷尬了----那麼就是SUV。

SUV本質上就是多功能城市運動車,其形狀結構跟旅行車沒什麼區別,但SUV的地盤更高,通過性更好,而且在後備箱空間上也足夠國人旅遊出行--------雖然旅遊車的後背容積更大(有的能達到1500L可以塞進去兩個電視機),但大部分國人都會覺得旅遊不是搬家.....


  • 價格問題

旅行車的價格問題大約是最關鍵的了-----因為大部分旅行車都是進口車。

毫不客氣的說,國外流行旅行車就是因為它的實用性和經濟性,但在國內並非如此。就以奧迪A4L AVANT為例:合資A4L入門售價為:29萬,而allroad A4L入門售價卻達到了40萬。----不僅僅是奧迪如此,馬自達的wagon,寶馬的,奔馳的,都是如此。

這是個惡性循環:國內的旅行車銷量不好,肯定不會國產只能進口,而進口車的價格在進口稅的影響下顯得性價比極低。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除了旅行車的發燒友之外,是沒人會去買的....



以上,便是旅行車叫好不叫座的幾個主要原因了。


無聊到巔峰


其實國內還是有很多旅行車的愛好者,但是架不住消費者更多的還是會跟隨大流,買車時去選擇SUV或者是轎車,這當中涉及到了比較多的因素。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旅行車在國內會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場面。

一、造型不被喜歡。

中國人喜歡的汽車要麼是三廂轎車要麼是SUV。對於旅行車這樣長長方方的造型,在主流的消費群體眼中可能屬於比較另類的存在。主要還是因為,車輛的選擇更多像是個人的身份財力的象徵。而且選擇旅行車這樣的車型,可能還要承受周圍人不斷的質疑,雖然怎麼選擇是個人的事,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會跟隨大流選擇主流的車型。

二、旅行車比教貴。

合資品牌的旅行車,在國內大都能看到他的轎車版本,比起轎車版本的售價,旅行車版本普遍都比較貴,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買臺旅行車的概率比較小。其實也不止旅行車,兩廂車也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存在,便宜點的兩廂車還好,鑑於預算不足以及合資品牌,可能還有人會考慮購買,一旦稍微貴點,就沒什麼人會選了。

三、通過性比較差

旅行車的車身設計普遍都比較低,離地間隙就因此也低,這就意味這車輛的通過性比較差。而目前的國內道路雖然已經改觀很多了,但仍架不住很多道路的路況還是很差的,萬一遇到這種情況,旅行車的通過性就會收到極大的考驗了。雖然這種情況很少,萬一遇到了那豈不是給自己製造麻煩,與其如此,還不如選擇轎車或者SUV,用著也方便啊。

不能否認,國內還是有很多旅行車的擁躉,包括我自己也非常喜歡旅行車,但是架不住好點的旅行車,那是真的貴啊,現階段還真的玩不起。我估計很多朋友也跟我一樣,錢包不夠鼓,只能因此作罷。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有錢的話,你會選擇旅行車嗎?


鴻漸談車


我國的汽車工業起步較晚,汽車文化的建立也是最近幾年才慢慢有。所以我覺得對於旅行車的認同更多的來源於一個國家的汽車文化,我國主要是SUV的汽車文化,旅行車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還是一個新名詞,很多人也不知道旅行車有什麼特點。別說旅行車,現在很多人可能連SUV和越野車都分不清,即便是SUV在中國火了這麼多年。缺少對旅行車文化的認知,所以對於旅行車的優點也是也是一知半解。圖為堵車時,看看路上跑的都有哪些車,轎車、SUV、麵包車,就是很少見旅行車。

旅行為什麼要用旅行車,SUV不就夠了嗎?

SUV在中國火熱,我國也行成了自己的SUV汽車文化。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開著SUV旅行是一個很愜意的事,車身寬大、視野高、空間敞亮,更加有安全感,這幾點旅行車都做不到。而旅行車相對於SUV來說的一大優點就是它媲美轎車的操控性,這一點主要是因為歐美國家人相對少一些,而且山路多,在上路上開車操控性當然要求高。但是對我國來說,讓你開著轎車跑山路的時候真的不多,絕大多數都是在城市的車流中緩行,能發揮的地方真的不多。就算在高速公路上也是限速的,況且我國的高速公路修的筆直。所以說在我國的用車環境下,SUV基本可以滿足一切場景,還要什麼旅行車,高大威猛的SUV不好嗎?圖為寶馬X5和寶馬5系旅行版




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的SUV賣的好的原因。

買轎車就要三廂,否則不高級

我國最早的桑塔納,奧迪100等車型都是三廂的,這是我們認可的轎車形狀。在我們的汽車認知中,假如買的是轎車,如果沒有了後面半截估大家會覺得這是個不倫不類的車。中國古代的轎子就是前後對稱,講究對稱美,所以三廂轎車從歷史原因上來講更符合大家的審美和對高級的認知。這也就是為什麼旅行車在中國不受待見的原因了。圖為奧迪100,典型的有頭有尾車型。



賣得不好,廠家不願意投放,只依靠進口——貴

這是一個相互影響的結果本來旅行車在中國賣的就不好,在國內就更沒廠家願意投放新車型了,就算有投放也是屬於三位數銷量那種,譬如說大眾的朗境、斯柯達的明銳旅行版等,說實話國產的這幾款作為旅行車來看,遠沒有達到旅行車舒展流暢的造型特點。而大家想買到更好看的旅行車就只能進口了,進口車價錢貴,同價位甚至可以買高一級別的,誰跟錢過不去呢?圖為奧迪A4 allroad和國產旅行車大眾朗境。




在中國定位模糊——前有三廂轎車後有SUV,旅行車能幹啥?

說中國人是最勤勞的人肯定沒人反對,在中國假期對每個人來說算是一種奢侈,大家都忙於工作掙錢還房貸養孩子,根本沒所有太多的假期,旅行車的這種生活方式根本不適合中國人,因為完全可以用轎車或者SUV代替旅行車的角色。旅行車在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定位很準確,因為德國人動不動就休假了,而且德國有阿爾卑斯山。在中國雖然山很多,但誰沒事跑山啊?

最後關於汽車文化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汽車文化,會由於每個國家的歷史、地理、工業化程度等等形成自己的汽車文化,如美國的皮卡文化、日本的K-car、德國的旅行車(瓦罐車)。我覺得中國要形成自己的SUV文化,而且也逐漸在影響世界其他地方的汽車文化。


道遠說車


旅行車誕生於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當時的旅行車通常活躍在鐵路客運附近作為載客和載貨的工具,而旅行車上昂貴的木質材料,也被譽為富裕階級的玩物。慢慢地美國人意識到了木質材料的缺點,比如生產成本和氣候環境等問題,不得不將木質材料更換為低成本的鋼質材料,於是二戰期間,由Jeep willys打造的鋼製旅行車正式問世。隨著鋼質車身的快速發展,木質車身一步步走向了下坡,而別克木質旅行車停產的消息公佈,木質旅行車時代也就此告一段落。新興的鋼質旅行車確實給美國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50年代到70年代期間,旅行車風靡美國,成為了美國旅行的黃金時代。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產品的升級進步,一種可容納6-9名乘客的全尺寸旅行車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實用性和舒適性的提升讓美國人嚐到了一些甜頭。但是好景不長,由於政策、法規以及美國特殊的用車環境等原因,80年代後期,SUV和皮卡逐漸成為了主流,而旅行車市場也隨之淡化。


皮皮傑788


什麼旅行車在中國都是叫好不叫座。


漂浮35623072


其實該問下什麼瓦罐比三箱貴,是誰給的勇氣,市場沒培養起來,本來就貴,保值率又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