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連續幾年銷冠,風光背後,行業龍頭雅迪也並不能事事如意

連續幾年銷冠,風光背後,行業龍頭雅迪也並不能事事如意

  出品 | 於見(ID:mpyujian)

  說到越南,很多人都會對其“摩托車王國”印象深刻。有數據顯示,越南摩托車保有量為4500萬輛,每年新增400萬輛,是世界第四大摩托車消費國。

  但隨著越南多個城市“限摩令”的出臺,增量市場將以電動能源為主,電動兩輪車市場有望迎來“需求井噴”。

  在此背景下,雅迪電動車提前佈局。2019年11月20日,越南北江生產基地正式投產,年產能將逐步擴大至50萬臺/年。新工廠不僅能滿足越南當地巨大的需求,而且憑藉越南的區位優勢,以超低關稅進入東盟和歐洲國家。

  將視野拉回中國,當今年4月份新國標發佈後,未來3年將有2億多輛國產電動車進行換代。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勢必吸引眾多競爭對手參與其中。

  在所有的電動自行車品牌中,雅迪算得上是行業龍頭。但近年來,雅迪遭遇了銷量和淨利率同時下降的困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雅迪的銷售額僅同比增長25%,與競爭對手相比,這是它的一個低迷時期。同時,今年上半年,雅迪的淨銷售利率為4.36%,同比下降0.8%。在電動兩輪車市場仍在逐步擴大的情況下,雅迪的“雙降”意味著它存在一定的問題。

  分析原因可能與渠道混亂、售後服務危機有關。統計顯示,2018年以來,雅迪多次被曝光售後亂象,對其品牌形象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問題層出不窮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理解雅迪的銷售增長和淨利率呈現出的不佳狀態。

  經銷商參差不齊,“非法改裝”頻發

  2016年,雅迪在香港股市成功上市,雖然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完成了高端化、智能化的轉型,但在轉型的路上,雅迪並沒有完善銷售渠道,為“後天的市場混亂”埋下了“苦果”。因此,渠道混亂是其不受資本市場青睞的另一個原因。

  以在線渠道為例,雅迪的在線渠道分為幾個平臺,但每個平臺都有不同的策略。在許多電子商務平臺上,商店有很多混亂現象,這使得消費者很難分辨清楚。更重要的是,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是脫節的。網購的雅迪電動車很難享受到應有的線下售後服務。

  據一位雅迪車主介紹,在電動車網購出現問題後,撥打官方400客戶電話,卻無法解決“網購”和“線下維修”的“癥結”,幾經周折才能讓線下服務網點同意維修。分析原因可能是網絡渠道損害了線下渠道商的利益。

  那麼,對雅迪來說線上銷售渠道只是為了展示和引流?線下渠道方面,雅迪空有一堆龐大的數據,但整體效益沒有整合。數據顯示,雅迪擁有2萬多家線下門店。但雅迪擴大線下佈局的方式是採取“特許經營權”的策略。

  經銷商只需向雅迪支付固定費用即可開設自己的門店。因此,我們也看到,雅迪的身影遍佈各級區位。無論是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甚至是鄉鎮地區,都會看到雅迪門店的身影。但這些門店往往沒有經過雅迪的專門培訓,更像是“小作坊管理”。

  其次,很多雅迪門店只關注自己的獨家利益,只為自己銷售的電動車提供相應的服務。這也是因為雅迪對這些門店的寬鬆要求,導致很多線下門店的規則自主,沒有售後服務。

  也說明雅迪的售後服務與主流形式背道而馳。相反,很多其他電動車品牌都能提供統一、清晰的售後服務。無論消費者是在線購買還是線下購買,他們都可以通過任何線下商店享受相同的服務。然而,雅迪的線下門店卻“固執己見”,售後服務不到位。

  可以說,雅迪的每個通道節點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這使得雅迪的銷售渠道相當混亂。

  雅迪在全國擁有的眾多經銷商,幾乎覆蓋了所有省份和行政區域。隨著經銷商的增多,更多的電動車得以銷售,但另一方面更多的庫存可能積壓。如果銷售情況不好,經銷商會減少訂單,這將對雅迪的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經銷商過多也帶來了一個問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違法改裝頻繁。對於出廠限速為20公里/小時的合規電動車,經銷商可能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調整,使其運行速度超過40公里/小時。這種非法修改長期被禁止,並受到批評。雅迪經銷商在全國各地也多次受到行政處罰。

  據報道,雅迪的幾家經銷商也因銷售違規車輛受到行政處罰,並公佈質量監測結果。2015年至2019年,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14個省市工商部門對雅迪部分經銷商的限速、制動性能、車輛質量等問題進行過處罰。

  雖然非法改裝是經銷商的個人行為,但也會對雅迪的品牌形象、產品的銷售以及與其他經銷商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對雅迪的業績甚至前景都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為了管理好經銷商系統,雅迪去年減少了350家經銷商,其中包括幾家因改造而被取消資格的經銷商。

  電動車龍頭的“雙降”尷態

  前日,港股市場出現大量小票股下跌現象,沒有任何跡象或徵兆,開放市場上,數十隻小票股大跌,跌幅超過20%,其中體育文化(01803)跌幅超過80%。值得注意的是,雅迪控股(01585)是此次暴跌前十名中市值最大、最受投資者關注的股票。

  雅迪控股在下跌前的市值為67億港元,市值對於香港股市整體來說不算大,但在兩輪電動車行業佔有一定的地位。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動兩輪車品牌,2015年市場佔有率就超過10%。經分析,雅迪近期業績相對穩定,近三年複合增長率為22%,淨利潤4.31億元,近三年僅波動5%左右。

  但雅迪控股和小票股為何一起暴跌?市場上沒有關於該公司的壞消息,該公司在公告中也表示不知道原因。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雅迪的種種“問題”導致其不受投資者青睞。今年以來,雅迪股價開始進入下跌通道。截至10月2日,雅迪股價為1.6港元,僅為1月份3.12港元的一半。為了“恢復市值”,雅迪宣佈將回購3億股。但即便如此,其股價也沒有明顯改善。因此,雅迪在資本市場上的信心越來越低。

  雅迪在資本市場遭遇嚴重的挫折,似乎很奇怪。畢竟,雅迪2018年財報顯示,電動兩輪車在國內外的銷量約為503.9萬輛,位居中國第一。

  不過,與競爭對手的比較來看,雅迪自2016年上市以來,已經失去了絕對優勢。以小牛科技為例。其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全球小牛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79.2%。眾多品牌銷量快速增長時期,雅迪2018年的年銷售額同比增長僅為25%,明顯低於眾多競爭對手。2019年,不少投資機構預測雅迪的年銷售額增長並不樂觀。

  在我看來,銷售放緩有兩個原因。首先,國內兩輪電動車市場已出現飽和。二是競爭對手眾多,如愛瑪、臺玲、新日等。此外,雅迪在技術上與同行相比沒有明顯優勢,在電機、控制器、電池等中央控制系統上也沒有真正的核心實力。

  同時,股價的大幅下跌也與雅迪淨利率表現不佳有關。利潤數據顯示,雅迪淨銷售利率為4.36%,同比下降0.8%。從國內一般製造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雅迪的淨利率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這也印證了雅迪正面臨來自同行業不小的競爭壓力。

  風光背後的苦楚

  連續幾年蟬聯銷量冠軍,風光背後,作為行業“老大”的雅迪也並不能事事如意。

  雅迪的生產模式是購買外部零件,然後同內部製造進行聯結組裝。主要原材料包括電池、充電器、電機、車架、輪胎、電纜等零部件,其中大部分是從供應商處採購的,一小部分是自己生產的。

  正是由於大量零部件需要採購,原材料缺乏定價權,雅迪面臨成本控制的風險。招股說明書顯示,以2013-2015年為例,若原材料成本分別上升5%,雅迪毛利潤將分別下降31.3%、23.0%和19.6%,其他因素不變,淨利潤將大幅下降117.5%、99.5%和63.6%,因此2013年,其淨利潤由1.74億元轉為虧損,2014年和2015年僅實現少量盈利。

  此外,中國電動兩輪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價格戰不斷髮生,這將給雅迪的業績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據瞭解,去年雅迪電動踏板車和電動自行車的平均售價分別為1704元和1140元,較2017年的1736元和1231元分別下降了1.8%和7.4%,原因就離不開競爭對手的降價。

  雅迪表示,由於去年銷售成本的降低和銷量增長,雖然銷售價格下降,但公司業績並未受到太大影響。但不能保證未來產品價格進一步降低後,性能不會受到影響。

  當技術和價格無法最大限度地優化時,人們選擇大品牌的原因往往是品牌的可信度。由於沒有時間仔細考慮和平衡,消費者選擇相信市場和品牌。然而,作為一個行業龍頭,雅迪並沒有面對新的形勢,展現出品牌的服務能力,恐怕是失去流動池的預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