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膀胱過度活動症也就是中醫說的腎虛嗎?怎麼預防?

未知他人苦莫勸大度


膀胱過度活動症是不是中醫裡面說的腎虛這個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在西醫裡面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特點的且明確的一個病。我就從西醫的角度談一談這個病的一些知識,以及如何預防。

什麼是膀胱過度活動症?

從其名字我們就知道這個病是和膀胱功能密切相關的,主要特點是以尿急為特點的症候群,也就是說它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尿急,常常也會伴有尿頻和尿失禁。

尿急和有尿意的區別是尿急是一種突發、強烈的排尿感,簡單來說就是本來好好的,突然來了尿意,並且根本就難以憋住,而正常人有尿意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是現有感覺,並且可以憋一段時間。

尿頻是指出現這種尿意的頻率過高,正常人日間排尿一般不會超過8次。但是排尿的次數受到很多生理因素的影響,比如飲水過多、吃藥以及飲酒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生理性尿頻。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控制的流出,尿失禁的類型很多,如急迫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等。而膀胱過度活動綜合徵的尿失禁是急迫性尿失禁,簡單來說就是膀胱過度活動綜合徵的患者出現尿急以後如果能夠憋到找到廁所再排尿,那就是尿急,如果憋不住,在沒找到廁所前尿已經出來了,這就是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過度活動症雖然不是癌症等致命的疾病,但是會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質量,讓很多人生不如死!

膀胱過度活動症的患病率如何?

總體來說這個病的發病率並不低,2011年我國的一項調查表明其總體患病率約為6%,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基本持平,40歲以後是高發年齡段。歐美的發病率比我國要高。

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病因是什麼?

簡單來說這個病的病因不明,具體說明原因並不是非常清楚,因此在不知道病因的情況下也很難做到針對性的預防。

可能的原因可能是與排尿相關的神經出現了異常,或者是膀胱逼尿肌出現了異常,這些因素導致膀胱出現不自主的收縮,從而產生了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症狀。其誘因可能和炎症、年齡以及精神狀態有關,當然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並不是確定的。

如何預防膀胱過度活動症?

這個病由於病因不明,因此也沒有什麼特效的預防方法。如果非要預防的話,我個人的建議如下:

  • 平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 如果有膀胱炎、膀胱結石、膀胱腫瘤等疾病,建議及時治療,防止膀胱長時間受到刺激;

  • 如果有前列腺增生、膀胱頸梗阻以及尿道狹窄等和下尿路相關的疾病,建議及時的治療原發病,防止長時間排尿不暢導致膀胱功能紊亂。

  • 如果有糖尿病、腦梗、以及腰椎等疾病,也應該積極治療相關原發病,減少對排尿神經的損傷。

如何診斷膀胱過度活動症?

  • 首先是需要有症狀的支持,也就是嚴重的尿急、尿頻以及急迫性尿失禁等;

  • 第二步就是需要排除一些其他症狀相似的疾病,檢查主要有尿流動力學、症狀問卷、尿常規、彩超、殘餘尿以及膀胱鏡等。

  • 排尿日記:我個人比較推薦這個檢查,這個需要患者自己去記錄,一般連續記錄3~7天,記錄的主要內容就是每天的液體攝入和排尿情況,包括排尿的次數、每次的尿量,做成一個表格。這個的好處是非常的直觀,並且能夠為後續的治療效果提供一個很好的參考。

關於膀胱過度活動症的治療很多人都會忽視行為治療,而把希望全部放在藥物治療上。這樣是不對的,行為治療對膀胱過度活動症是非常重要的。

  • 行為治療:調節生活方式,比如減肥、戒菸戒酒戒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飲料和食物,液體攝入合理,不過多喝水,調節情緒,避免熬夜等;訓練膀胱,說白了就是憋尿,儘量能夠憋到每次排尿在300ml以上。

  •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M受體阻滯劑,減少膀胱過度活動,如托特羅定、索利那新等。

  • 如果以上治療都無效,可以考慮往膀胱壁內注射肉毒素或者灌注辣椒素,再或者手術。這屬於比較極端的治療手段了,主要目的就是破壞膀胱神經的敏感性。其他治療如電刺激等理療也是可以嘗試的。

總體的治療思路就是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選著一些比較激進的治療方法。


嶽文昌醫生


膀胱過度活動症不等於腎虛。

膀胱過度活動症是一種以尿急症狀為特徵的徵候群,常伴有尿症狀,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動力學上可表現為逼尿肌過度活動,也可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礙。

,除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變所致的症狀外,膀胱過度活動症目前尚無明確的病因,但一般認為有四種發病機制:

1、逼尿肌不穩定:由非神經源性因素所致,儲尿期逼尿肌異常收縮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

2、膀胱感覺過敏:在較小的膀胱容量時即出現排尿欲;

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異常;

4、其他如精神行為異常,激素代謝失調等。

在中醫裡,腎屬“髒”,膀胱屬“腑”。由於中醫所講的腎,集現代醫學的泌尿、生殖、內分泌之大成,強調的是腎系統及相關係統的功能,涵蓋了身體的一整套系統,包括西醫學中的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等,因而的確與膀胱有關聯。膀胱的經脈為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相互絡屬,構成表裡關係。

在生理上,腎為水髒,膀胱為水腑,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依賴於腎的固攝與氣化。腎之陽氣充足,氣化作用正常,固攝有權,膀胱開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生成與排洩,從而維持水液的正常代謝;膀胱貯尿排尿有度,也有利於腎的氣化主水功能。病理情況下,若腎之陽氣不足,氣化失常,固攝無權,則膀胱開合失度,可出現癃閉,或尿頻、多尿、尿後餘瀝、遺尿,甚則尿失禁等。

但是,這隻能表明腎虛可導致膀胱過度活動症,或反之膀胱過度活動症可導致腎虛。

而腑病在中醫裡,也多見六腑互相傳變。

如小腸實熱,可影響膀胱的貯尿、排尿功能;而膽汁分泌排洩失常,可影響於小腸,見發腹脹、腹瀉等症。這樣一個層級一個層級來推導,由於六腑壅塞阻閉不通等病變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所以循其究底,病因很可能與腎無關。換句話說,膀胱過度活動症源於肝、脾之病而與腎無關,也不是什麼怪事。

所以,膀胱過度活動症並不等於腎虛。更何況,膀胱過度活動症也未必一定是虛證,實證亦可能誘發。

這樣一來,在未經過系統的診斷、確定病因以前,也就談不到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故而,還是需要先做診斷,辨證而治,辨證而防。

最後,患者切不可盲目按照腎虛亂補來防治膀胱過度活動症。髒屬陰,腑屬陽,一髒一腑之中,又有體用相反之殊。五臟六腑體陰者,用必陽;體陽者,用必陰。如果盲目按照腎虛來治療,最大的可能性是加劇病情,反成其害。


純鈞LHGR


膀胱不會出現你說的過度活動的情況,再者膀胱是不會誘發腎虛的情況,腎虛也不會誘發性功能障礙的出現的,性功能障礙多考慮是由於包莖,前列腺疾病或者是長期使用某種藥物引起的,所以說還是建議你先到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看看,不要盲目的使用某種藥物。

你好,膀胱過度活動症是一種以尿急症狀為特徵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頻和夜尿頻繁的症狀,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等,特別在精神緊張的時候更容易出現這些症狀,而且排尿症狀也會加重。

膀胱過度活動症和腎虛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腎虛主要是中醫的病證,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主要表現諸如精神疲乏、頭暈耳鳴、健忘脫髮、腰脊痠痛、遺精陽痿等。所以兩者是不能劃等的。

膀胱過度活動症常見原因有逼尿肌不穩定,膀胱過度敏感等。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排除泌尿系的炎症。平時適當的鍛鍊膀胱和盆底肌,夜間少喝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