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教育要想有出路,應該適當獨立,而不能淪為權力的附庸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中有兩個文化發展的高峰,一個是春秋戰國,一個是民國。

教育要想有出路,應該適當獨立,而不能淪為權力的附庸

究其原因,按照課本的說法,主要是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的變革。從奴隸制時代向封建制過渡,從封建制時代向資本主義過渡,經濟基礎發生變化,隨之而來的上層建築必然也要發生變化。如同古羅馬古希臘文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一樣。大亂必將大治,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教育要想有出路,應該適當獨立,而不能淪為權力的附庸

混亂帶來自由,戰爭迫使各位當權者急需人才,急需做出符合時代的變革,所以人才輩出,民生的不幸帶來文明的大幸。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迎來大發展大繁榮。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迅速過渡。現在的問題不是上不上學的問題,而是上什麼學的問題。高考錄取率連年攀升,上大學變得相對容易,只是上雙一流985、211比較難而已。

教育要想有出路,應該適當獨立,而不能淪為權力的附庸

高校要發展,必須要秉承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時所倡導的思想自由,兼容幷包。去行政化喊了多年,但收效甚微。不敢放不想放,怕放了就亂。精心呵護下高校哪裡還有自主權,哪裡能長足發展?教授治校,學生自治,不要書記、院長、處長、科長,教職工大會做為學校的最高權力機關,教職工中推選出理事組成理事會管理日常事物。由理事會聘請校長、學術委員會負責行政和教學,由學生自治委員會負責所有和學生有關的事物,比如食堂、宿舍、圖書館、小賣部等。

教育要想有出路,應該適當獨立,而不能淪為權力的附庸

學校可以自行決定專業設置,授課內容,不用搞評教不用上報材料,交教案填表格等。立法保障學校辦學經費,任何人不得剋扣和挪用。學校要錢不用看主管部門的臉色,不用走後門託關係。只有這樣才能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真正有所做為。中小學也要跟進,設置專門的懲戒委員會,負責管教行為不良和屢教不改的學生。讓真正懂教育、關心教育的一線教師挺起腰桿,有穩定可靠的收入保障。

教育要想有出路,應該適當獨立,而不能淪為權力的附庸

不用擔心家長一投訴舉報就失業、就待崗,不用為了討要工資而捱打被抓,不用再為了教書育人以外的事忙得焦頭爛額。真正靜下心來好好研究教材和學生,採用最新最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