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汝州臨登路“八里坡”,曾關涉不少人家的一日三餐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獲取更多汝州資訊。


提起“八里坡”,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以前的汝州人都記憶猶新,那是位於陵頭鎮東北部汝州市通往登封的一條通道。這個“八里坡”與拉煤有著不可分割的故事,隨便提起這種話題,都能說上一大串消失幾十年的趣事。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生活比較困難,各家各戶做飯離不開煤,而汝州境內幾乎沒有符合可以做飯用的煤,這裡所說的生活用煤,一般是指無煙煤,就是現在做煤球用的煤。

記得小時候,拉煤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幾乎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有過拉煤的經歷。汝州市區及北部的人們生活所需的煤源大都在登封市送表鄉和伊川縣半坡鄉白窯兩個地方。因白窯路況較差,路途相對較遠,大部分人都去送表鄉的“海眼”煤礦去拉。去送表拉煤,臨(汝)登(封)路是唯一的一條路,也就是207國道,以前的這條路是沿馬廟水庫上游西岸依山傍水,直達送表,全是沙土路面。那年代,沒有三輪車和汽車,拉煤的交通工具全是人力車,也叫架子車,有兩個膠軲轆,兩輪中間軸上放著鋪上木板的架子,並設計有欄杆,車上大多用谷杆編制的圍柵,把煤裝進圍柵內,全憑人力去拉。後來,有條件的人家,套上自家的小毛驢,減輕人的負擔,也可以多拉一點。此路段崎嶇難行,在養田村以北,有一段時上時下的大坡,給拉煤的人造成很多不便,整個路段有八里的路程,號稱“八里坡”。

因生活物資極度匱乏,一家人一年做飯用煤大概在1000斤左右,如果全靠人力去拉煤,一次只能拉500斤,每年每戶一般都要去拉兩次煤。在筆者的記憶裡,那時,每斤原煤的價格是1分錢。

汝州臨登路“八里坡”,曾關涉不少人家的一日三餐

拉煤屬於重苦力活,因路途遙遠,路況很差,體力不好的人每逢拉煤就發愁。誰家的煤快用完時,要提前邀上同村的幾戶人家一起去,路上好有個照應。約好日子,還要提前給隊長(現在的村民組長)請假。頭天晚上,還要把拉煤的架子車檢查一遍,借來打氣筒,再把車軲轆里加點氣,路上爆胎是常有的事,有的乾脆帶上打氣筒和修胎工具。家庭婦女要在前一天晚上準備好乾糧,都是提前把饃蒸好,有些還會用鐵製鏊(ao)子烙上幾個烙饃。把乾糧裝在學生的書包裡帶上,書包一般都是用家中穿破的衣服一塊一塊縫製的簡易布兜。出發前,把裝好饃的書包綁在架子車把上,還要帶上一個搪瓷茶缸,口渴時在路邊的渠溝裡舀點水喝,如果路上沒有渠水或小河溝,就在路途村莊的住戶家裡討點水喝。那時,有些相距較遠的要在頭天晚上飯後就開始啟程。大部分家庭沒有時鐘,一般都是定好雞叫第二遍出發,家庭婦女要提前起床,把爐子打開,做上一頓撈麵條。準備去拉煤的勞力起床後,簡單洗一把臉,熱騰騰的蒜汁麵條就端到了跟前,美美的吃上兩碗,再喝一碗麵湯,滋膩類很。說起麵條,可不是現在的麵條,因生活困難,幾乎全都是紅薯面,就連帶的乾糧也都是紅薯面做的,條件好的會在紅薯面裡摻些白麵,讓人覺得格外好吃。

飽餐一頓後,結伴拉上架子車出了村莊,一路不休息,天不亮趕到送表煤礦,那裡一般都有不少拉煤車子已經停在礦區。把架子車停好,趕緊到票房去付錢開票,排隊等候,等到把煤裝好,過磅稱重,從煤礦出發時,一般都到下午了。從送表到汝州落差較大,進入汝州山區地段後,一路上上下下,車上裝滿了煤,特別是遇到下坡,要格外小心,一不留神,煤車的慣性就會連人帶車滑到路邊的溝裡。

那時,沿途沒有飯店,即使偶爾碰到一家飯店,也僅能做一碗素的糊塗麵條,每碗價格2毛錢,肉麵條5毛錢,很少有人吃得起。不過,在段村的路邊,有一間類似幹店的房子,屋裡黑黢黢的,有個用土坯壘成的煤爐子,拉煤的人走到這裡,大都會休息一會,人們習慣了,這裡好像成了驛站。店裡燒有茶水,可以免費喝,還可以在店裡爐子上的鍋裡倒兩碗水,放點鹽,加熱後,把自己帶的乾糧用菜刀切成片,放進鍋裡,水開後,再滴上兩、三滴棉清油,就能吃了,土語叫餷(cha)饃。因為用了店家的油和鹽,這個是要收費的,做一次餷饃要付給人家一毛錢。至今,有人回憶起那裡餷饃的味道,還念念不忘:真叫好吃!

汝州臨登路“八里坡”,曾關涉不少人家的一日三餐

因“八里坡”路況複雜,一個人是很難把裝滿煤的車子拉回來的。誰家大人當天去拉煤,年齡小的家庭成員就要在下午帶上乾糧和繩子,步行沿臨登路正北去接自家的拉煤車子。把煤車拉回家時,一般都在天黑以後了。在段村一帶,也有當地群眾一到下午,拿上繩子在路邊等候,專門幫人拉車,當時叫“拉坡”,報酬是幫人把煤車拉到坡上,可討到一個蒸饃。有的一天能掙到好幾個蒸饃,可供一家人當天食用。

提起拉坡,當時還有個笑話:一輛煤車提出讓在路邊等候的村民幫忙,拉坡的人看車上裝的煤有點多,提出要兩個蒸饃,雙方討價還價,拉煤的說:“你幫我拉上坡去,我給你一個白菜包饃”。這位村民想,平時連白麵饃也沒有吃過,今天碰到的還是有餡的白麵菜包饃,高興至極,就把繩子綁在架子車上,用盡全身力氣,把煤車拉到坡上面後,拉煤的人從車把上掛著的兜裡拿出一個饃,遞給拉坡的人,一看黑不溜秋的,是紅薯面做的,拉坡的不依了,雙方吵了起來:“你說給我一個白菜包饃,為啥給我一個紅薯面饃?”拉煤的把饃一掰兩半,裡邊露出了白菜餡:“我這不是白菜包饃?”拉坡的本以為可以吃到一個用白麵做的菜包饃,誰知是紅薯面裡包的白菜餡,雙方爭執不下,差點動了手腳。至今“白菜包饃”的故事在汝州北部陵頭鎮一帶還一直流傳著。

時光荏苒,轉眼幾十年過去了,隨著經濟的發展,那條記憶中臨登路上的“八里坡”因道路多次修建,已經改道和拓寬,早已變得“面目全非”。如今,新207國道早已鋪成了寬敞平坦的柏油路,路邊松柏成蔭,成了汝州北部的一道亮麗風景。“八里坡”已經成了汝州人們心中永遠抹不掉的歷史記憶。


看完後你有什麼想說的?趕快轉發分享、留言評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