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的機會來了?農民工要返城了嗎?


數百年前,諸葛亮坐在城樓上,一出空城計嚇退司馬懿數十萬大軍,但那是小說,有沒有這回事兒沒人知道,但幾百年後的今天,無數人站在城樓下,把空村計表演得淋漓盡致。


農村的機會來了?農民工要返城了嗎?

農村流行一句俗話,叫七不出八不進,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農村初三過完年,初七的時候不適合出門,初八的時候不適合去別人家,這句話到現在就成了眾多農村年輕人選擇外出的時間,初六這一天,一大批迴家過年凳子都還沒坐熱的農民工開始返回各個大城市,受制於本地不平衡的經濟發展條件,我們雲南大多數都是選擇北上廣等沿海城市謀求發展,當然了,大多數是選擇進廠,之所以出現這一系列情況,我覺得可能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經濟發展不平衡

雲南始終算是一個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於沿海省市的地方,經濟落後就意味著能帶來的工作機會少,而本地的一些農民,種地能帶來的收入又不足以支撐家庭的正常運行,於是,很多人拖家帶口前往外地打工,留下老弱病殘守護著村子的為數不多的財產。這所帶來的就是很多老人由於沒有子女的照料身體每況愈下,吃著廉價藥拖著不堪重負的身體,而小孩子又因為沒有父母的照料,教育愈發缺失。

農村的機會來了?農民工要返城了嗎?


第二:為什麼要回家過年?

這個問題在以前不是問題,窮也是一年,富也是一年,甚至根本沒有人考慮回家過年這個問題,在那個年代,回家過年是肯定的,因此也流行著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然而,幾經發展,到了現在這個社會,快過年的時候一大批農民工開始擠火車,回家不到十天又開始返程,除了能帶動春運數字的大幅增長,其它好像沒什麼意義。幾千裡奔波就為回到那個自己熟悉但越發陌生的村子,拾撿起一年不用的鍋碗瓢盆,做幾頓飯菜。很多人開始考慮回家的意義,難道花費幾千塊錢就為了來回折騰?

農村的機會來了?農民工要返城了嗎?


第三:空村的未來

前面說的都是為什麼會上演空村計,這裡不得不討論一下今後越來越空的農村該怎麼突圍?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也許我說的都是紙上談兵了,但至少我在農村生活多年,有那麼一點想法。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外出務工,但心底始終歸屬於各個小村莊,始終要回到那片生長的地方的,那麼問題來了,以前種著的土地怎麼辦?身為農民都知道土地拋荒對於以後種植的意義,所以,大批的土地被以很廉價的價格出租給一些外地人,他們開始規模種植。


農村的機會來了?農民工要返城了嗎?


因此,這也是一個機會,我們堅持留在農村的人可以大規模租地,就以我們地方為例,一畝土地的租金差不多就是200元/年,只要能找到合適的項目,那麼這個價格,這點租金是根本不成問題的,但現在的養殖種植千萬不能粗放不是嗎?所以,我個人覺得,現在正是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的好時機,人活著,什麼都可以缺,但你始終得吃飯不是?要吃飯,就得有人種植,這樣下去,土地又開始集中到某些少數人手裡,所以這肯定是未來比較有前途的一項工作—新型農民。

農村的機會來了?農民工要返城了嗎?

不管什麼樣的生活都是人類為了更好的活著的一種姿態,進城是為了掙更多的錢貼補家用,在家是為了忠悌孝義這一樸素思想,有些無奈,但我個人覺得也是一種新生,也許,未來的農村會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不用千里奔波就可以豐衣足食。也許未來我們農村又是一副人丁興旺,歡聲笑語的畫面。未來,誰也說不準,空村計還能上演多久沒有定數,只是我始終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選擇,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