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過去農民吃不好,能輕鬆扛起三四百斤重物,現在卻扛不動,為何?

生活中就常聽到一些50後、60後的老人說,在以前雖然生活條件艱苦,吃不飽,也吃不好,但是當時很多的農民能輕鬆的扛起三四百斤的重物。而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好些人就連100斤的重物也扛不起,這是為何呢?

說到以前的人能扛起三四百斤的重物,估計有些年輕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過去,這樣的人確實有,並且還有不少。聽村裡的老人們說,在當時有少數的人甚至還能扛起近500斤的重物。這種話如果是一兩人說,可能沒人相信。但是村裡好多的老人都說這樣的牛人有,在以前有這麼大力氣的人並不足為奇。過去農民吃不好,能輕鬆扛起三四百斤重物,現在卻扛不動,為何?

年輕人對於以前農民能扛起三四百斤的重物表示質疑,也是能理解的。首先是在過去生活條件很差,人都是吃不飽的,吃的也不好,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力氣呢?其次是現在多數的人就連100多斤的重物都扛不起,以前的人就算是力氣大,也不可能扛起幾倍的重物啊。難道生活條件好了,人類的力氣還退化了嗎?對此,筆者的理解是這樣的。

首先是在過去農民從小就開始幹農活了,身體比較硬朗,力氣是從小就鍛煉出來的。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在過去確實是如此,當時農村裡就算是小孩子,從小就要學著幫父母幹農活了。先是從一些小事情幹起,然後就逐漸幹大人所幹的農活。

筆者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當時在村裡,小孩子七八歲就要開始去水井裡擔水了,一擔水的重量也至少有三四十斤。有些力氣小的擔不動,就會在路上歇息一下。擔的次數多了,力氣也就大了,後面不僅水桶換成了大桶,而且還能一口氣擔回家。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以前農民從小就開始幹活了,身體比較硬朗,力氣也就越來越大了。過去農民吃不好,能輕鬆扛起三四百斤重物,現在卻扛不動,為何?

其次是過去人的力氣都是逼出來的。在當時機械化不普及,農民幹農活都是要靠人工,力氣大的才能多幹活,這樣家裡人才能吃得飽。很多的農活都是需要大力氣才能幹得動,再加上每天都是高強度的農活,耐力和體力都在不斷的提升,隨著時間的累積,人的力氣也就是越來越大了。這個就和舉重運動員一樣,不斷的鍛鍊力氣也就大了。也是由於當時的高強度勞作,每天的食量也比較大,當時有些人就算是就著鹹菜吃紅薯,或者是吃麵條,都能一下子吃好幾大碗。

最後,現在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也好一些了,並且機械化普及了,好多需要大力氣乾的農活都被機械化替代了。比如運輸都是用拖拉機了,而收割也有了收割機等到,也是因為現在不像過去那樣,不用那麼拼命的去幹力氣活,身體也沒有得到多少鍛鍊,所以體質也是遠不如前了。別說是扛重物了,有些人就是跑步也會氣喘吁吁,更別說幹農活了,那樣會累得夠嗆。如今在農村裡,好些年輕人也沒幹什麼農活,因為吃不了苦,就連工地的活也不願意去做,更願意進工廠、送快遞這些相對輕鬆過去農民吃不好,能輕鬆扛起三四百斤重物,現在卻扛不動,為何?一點的農活。

在村裡有些七十多歲的老人,就連背都已經彎了,但是依然能輕鬆扛起近百斤的重物,然後還步行幾里路去鎮上趕集,這樣的體質好多的年輕人都是趕不上的,而這也是最好的證明。各位朋友們,你見過力氣最大的能扛起多重的重物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