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探祕寧陵”地名系列二十八:“無咎屯”系寧陵君屯兵地?

在寧陵縣城西南11公里有一村莊名曰“無咎屯”,有些人說這個村莊的村名與寧陵君有關,其依據是寧陵君名魏無咎,該村名就來源於寧陵君的名字。事實是這樣的嗎?我們先來看一些文獻地方誌的記載:《商丘文史大觀》“寧陵的由來”:“寧陵,魏公子無咎在這裡被封為寧陵君。”《商丘地區地名薈萃》第二編“歷史地名”下的“寧陵城”條:“魏公子無咎封寧陵君在此。”在1992年版《寧陵縣誌》第一篇“行政區劃”亦出現:“(寧陵)為寧陵君無咎的封地。”

由以上記載看來,“無咎屯”村名的由來還真有可能來源於寧陵君呢。因此,在今劉樓鄉無咎屯村,流傳著寧陵君的許多故事和傳說,聽當地一些幹部、村民講起來頭頭是道。說無咎屯當時曾是寧陵君的重要軍事駐紮地,魏無咎經常在此居住,管理操練軍隊。後來,他救民自焚去世後,當地的人民為了紀念他,就將該村命名為“無咎屯”。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來看《史記》是怎麼記載的。《史記·魏豹彭越列傳》載:“魏豹者,故魏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清康熙三十二年《寧陵縣誌》載:“寧陵君魏咎,魏庶公子也。初立為寧陵君,秦滅魏為庶人。”由此我們可知寧陵君名乃魏咎。查證其他正史資料,也沒有寧陵君名魏無咎的說法。因此,稱寧陵君為魏無咎的說法,當與信陵君魏無忌之名相混淆,以訛傳訛,是不對的。

既如此,“無咎屯”村名當與寧陵君魏咎無涉。那麼,其來源又是什麼呢?《商丘地區地名薈萃》載:“無咎屯,原名吳莊,清初為紀念村人田無咎,更名無咎,咸豐年間築寨改今名。”看來,此“無咎”非彼“魏咎”,名字實屬巧合

接近而已,無咎屯村也並非寧陵君的軍事駐紮屯聚地。

“無咎屯”村名既然由村人田無咎而得,那麼田無咎為何許人也?清光緒十八年《睢州志·藝文志》有睢州人王祖恢《浮香閣軼聞絕句》曰:“避人無咎住荒村,一榻微言見道存。碑版應推大手筆,當年循吏有文孫。”詩下釋曰:“田先生蘭芳,字梁紫,號簣山,住東村,名無咎。”可知,田無咎即田蘭芳。田蘭芳,中州名儒,一生為文為詩著述頗豐。文正公湯斌曾親訪於荒村破屋之中,同眠一草榻,探究為學之道。康熙中,戶部右侍郎王紳曾過而拜之,題詩有:“當年循吏有文孫”。

《歸德府志》、《睢州志》均記載田蘭芳為睢州(今河南睢縣)人,無咎屯村則歸屬寧陵縣。為什麼《商丘地區地名薈萃》會載田無咎為無咎屯村“村人”呢?為什麼會說該村村名因“清初為紀念村人田無咎,更名無咎”呢?其實,這是由田氏族人的遷徙而造成的。吳莊(今無咎屯村)地處睢、寧兩縣交界處,田氏從寧陵縣吳莊遷居睢州,後人為紀念村裡大儒田無咎,將村名改為無咎屯。如今,無咎屯村已無田氏族人,但其在無咎屯棲息生存的遺痕仍在。上世紀80年代,無咎屯村民在村東北角大坑內挖土時,曾在地面3米以下處挖出因洪水氾濫而淤於地下的清代田家祠堂。田蘭芳去世後,則葬於無咎屯村西十里郜樓村(今睢縣尤吉屯鄉郜樓村)東北角。至今,無咎屯村人有到睢縣趕會購物的習慣。

寧陵縣南有個村莊名“瓦屋劉”,這個古村落村名是怎樣得來的?它和我們常說的洪洞縣遷民又有什麼關係?下期我們繼續探秘。(寧陵史志辦 馬學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