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互联网新时代彻底来了?蚂蚁金服估值=百度*2

如果说6月8号以前,因为百度即将回归A股上市而宣告"BAT"时代继续,可谁也没想到,6月8号的最新消息却告诉我们中国互联网将迎来"ATM"时代。

根据蚂蚁金服6月8号披露的最新消息,蚂蚁金服在当天完成最新一轮融资,蚂蚁金服融资150亿美元,估值达到1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万亿。蚂蚁金服的脚步将百度远远甩在了身后。

互联网新时代彻底来了?蚂蚁金服估值=百度*2

根据5月30日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发布2018《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显示,蚂蚁金服以1500亿美元,位居全球互联网企业第9名,百度以840亿美元位居第13位。

单单从市值上看,二者已经完全不在一个体量级上了。

那么问题来了:

凭什么蚂蚁金服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最后一个巨头?

互联网新时代彻底来了?蚂蚁金服估值=百度*2

收入结构决定公司性质

蚂蚁金服收入结构更像是一个互联网公司

百度的利润主要来自广告,从收入结构看, 2015年,蚂蚁金服的收入构成中,14%来自技术服务。到2017年,技术服务占比上升至34%。根据预测,到2021年时,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

百度的决策总是多变,频频改变方向,如今转向新闻端和发力AI。

而蚂蚁金服的市值相较而言,更像是一个公司的整体市值。蚂蚁金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阿里巴巴为主的电商和个人及小微企业。这些客户涉及到的资金数以十万亿计。而相对的蚂蚁金服有赖于阿里大数据计算和自身的安全风控体系,将各方面都处理得更好。

互联网新时代彻底来了?蚂蚁金服估值=百度*2

知识产权成为二者较量的分歧点

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产权的储备和发展。

华为凭借完全的自主产权,现在已经去和苹果、谷歌、三星这种国际巨头较劲了。

百度却因为广告业务发展迟滞,新业务迟迟不能获利而饱受争执,BAT的传奇在时代的浪潮中,是时候靠岸了。

百度目前发展自动驾驶和AI。这两项未来技术作为两个黑洞在不停地吞噬着百度的人才资源和金钱。而百度旧有业务的新盈利点还没找到,自然地位岌岌可危。而蚂蚁金服却凭借早在2004年的支付布局和专利发展,虽然是2014年才正式成立公司,但在自身的支付和互联网金融领域,却是龙头地位。

据知识产权专利媒体IPRdaily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蚂蚁专利申请量达1161件,超过Amazon、Facebook,其拥有的区块链申请专利数量,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名列第一。

互联网新时代彻底来了?蚂蚁金服估值=百度*2

这些不停发展的新专利,每一刻都在给蚂蚁金服带来实实在在的盈利。新融资规模达到150亿美元,估值比2016年足足翻了两倍有余。

品牌形象影响后续发展

我们中国人从前几年开始才开始关注品牌形象,突然意识到原来互联网企业也是靠着品牌决定后续发展。

华为的公关和在自主知识产权的绝对实力,导致华为现在已经被打上了"爱国"的标签。而蚂蚁金服更是作为中国一张对世界移动支付的答卷。

反观百度,搜索流量入口和广告竞价体系虽然一度让百度飞速发展,但当现在流量入口已经逐渐抛弃搜索以后,百度的广告竞价体系早已不被认可,甚至还被频繁约谈和反复点名批评。

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却被誉为是"中国现代四大发明"之一。同时背后的阿里集团牢牢掌控者中国的网络消费体系,"淘宝"一度是网购的代言词。

中信证券等传统金融公司更是盛赞,蚂蚁金服是绝无仅有的找到了金融与科技平衡点的稀缺标的。

互联网新时代彻底来了?蚂蚁金服估值=百度*2

而现在,蚂蚁金服已经搭上了"一带一路"的大车,百度还没上路。

一步先,步步先!

蚂蚁金服现在已经进行全球化,进军海外。韩国、日本、东南亚、欧洲等等都能刷支付宝了。百度还在国内鏖战,想进军海外,谷歌这个伟大的公司又挡在前面,不可撼动。

互联网新时代到来,"ATM"取代"BAT",百度输给蚂蚁金服,或许真的是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