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漢初黃老儒學辯論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大封諸侯,後來諸侯一直作亂,終高祖一生一直在平定各地的叛亂,對於國家的治理只能是依照秦朝的舊制,稍加因革。如蕭何損益《秦律》而成漢朝的《九章律》,韓信、張良申《兵法》、叔孫通制禮務簡要。漢朝高祖雖然把六國大姓遷到長安,但是對於各地的居族並沒有採取行動。可能是漢初經過戰爭,各地的巨族不足以危害朝廷。高祖去後,惠帝任命曹參為丞相,曹參在任齊相的時候向蓋公學過黃老之學,而後曹參也以黃老之道治國。因為曹參向蓋公請教治齊之術,蓋公說:“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後來的丞相陳平也是治黃老之學的。漢文帝和皇后竇氏也是好黃老之學的,自然景帝也跟著學黃老之學。從高祖到武帝時期,漢朝的治國思想都是貫徹黃老之學,遵循舊制,清靜無為,而到了景帝的時候,這種無為的思想受到了挑戰,因為各地諸侯日漸強大,威脅中央政府;北部的匈奴一直入侵漢朝邊境,威脅漢朝的安全,尤其是匈奴人佔據了河套地區,可以隨時向長安進攻;在地方各個巨族形成,危害一方,這也是景帝任用酷吏的原因。這樣漢景帝想借重儒家思想,來加強對國家的控制和干預。這場辯論也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了。

黃生是黃老學說的代表,司馬談也就是司馬遷父親的老師;轅固生是儒家的代表;漢景帝則是裁判。辯論的主題是湯武革命是否是弒君的行為。其中黃生認為湯武革命是弒君,而轅固生認為湯武革命不是弒君,是誅一獨夫。黃生認為君臣不變,縱君有過,臣只有勸諫的份,沒有誅殺 且南面而立的道理。轅固生認為桀紂失民心變為獨夫,湯武順應民意而誅殺桀紂,並不得以而立為王。黃生舉高祖為例來反駁轅固生,漢景帝看到這樣辨下去會威脅漢朝的統治的合法性,就制止了這場辯論,也就是說辯論對景帝來說有點跑題了。對於漢朝的合法性問題,這個討論到這次討論前一直沒有進行,在史料裡沒有看到,至少沒有公開討論過。這次討論也沒有結果,直到董仲舒獻《天人三策》,才在其中對漢朝的合法性做了探討和辯護,準確的說叫論證。後來的儒家作了擴充,由於董仲舒治公羊春秋,是今文經學家,所以由此也就發展出了圖緯之學,王莽因之篡位,劉秀因之成就帝業,後代的禪讓大戲多因此而發。

在辯論中我們可以看到黃生做的是正名,審命。而轅固生看到的是責實,陳述了一種命下的實。綜合起來看,如果名實不符的話,就有可能被取代;只有名實相符,才是最穩定的。都知道,君主隨時都有可能處於名實不符的境地,這是君主最關心的。在這種狀況下,如何才能保重君主的統治穩固下去。

從另一方面看,黃生主張維持現狀,轅固生主張變革,這也許是漢景帝辯論的出發點。不過最後背離了這個出發點。這也符合當時的思想狀況和現實態勢,黃老之學是竇太后和老臣們喜歡的,當時的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希望變革的。文帝是有一班老臣擁立的,也想變革,不過由於老臣的反對,變革最終夭折了,而變革派的核心人物賈誼也被排擠出朝廷,最終鬱鬱而終。所以文帝后來的執政非常小心,也就用黃老之學來治國,只能節儉、修改法律、和匈奴議和來發展國家,對於巨族大家和諸侯,也是積極的籠絡,很少出兵打擊(當然謀反是一定要出兵的)。到了景帝時期已經不能在維持現狀,晁錯針對匈奴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募民徙塞下、貴粟、言兵等,最重要的是削藩策,這個策有點激進,不過最終國家沒有避免叛亂,在叛亂中晁錯被驚慌失措的景帝殺掉,當然最後叛亂也被平定了。這是巨族橫行妨礙,危害一方,漢景帝任用酷吏來解決這個問題,如郅都、寧成,不過把郅都作為酷吏,我總覺得有點冤枉,他是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裡的第一個酷吏。這個改革在漢武帝的時候進行了,董仲舒提出了“更化鼎新”的方法,比轅固生的革命說稍微的平和些,同時也解決漢朝的正統性問題,為以後新王朝建立提供了理論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