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江淮R3首試:這是江淮乘用車綜合產品力的一次跳高

江淮R3首試:這是江淮乘用車綜合產品力的一次跳高

撰文、攝影:陳志豪@新車評

閱讀文章前建議先觀賞看圖說車,請選擇:(1)PC版用戶(2)手機版用戶

自主品牌遍地開花的市場,除了SUV之外就是MPV了,不過這個MPV前提得加個商用二字。比如說江淮的MPV,不看PPT都不知道,佈局真的是豐富到你不信。論自主品牌在商用MPV產品佈局之寬,江淮也算的第一梯隊的了。其實江淮早就嘗試進入家用MPV這個市場了,還記得那臺江淮瑞風M2嗎?只不過那臺MPV並沒有7座,的確沒有切中現在二胎化的市場需求。或許這就是現在這臺江淮R3誕生的原因的。

先來聊聊R3的定位

試車前官方先公佈了江淮R3的預售價,在6.48-8.08萬元之間。這個價格,基本上和停售的瑞風M2接近,一般更容易被理解為瑞風M2的繼任車型。不過前文提到,現在的R3可是正兒八經的7座MPV,座椅佈局也是常規的223。所以整體尺寸和身段都與讓日的瑞風M2不同日而語。從外形的輪廓,不難看出R3所處的正是寶駿730和長安凌軒(歐尚)的級別。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動力總成方面,目前這個預售價內全系只有1.6L+5MT的動力總成。看到5MT,我立馬就聯想到寶駿730以及長安歐尚的經典款。據官方消息稱,江淮R3日後還會有個更高規格的動力總成推出,也會有更高配置的6座版本。屆時,就會跟730和歐尚系列行程田忌賽馬的競爭趨勢。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不過就目前看來,這個預售價若是跟經典款的730那些去比,不可否認對手的最入門價格很有殺傷力,畢竟人家可是做到了5字頭(歐尚1.5L手動標準型5.69萬元)。但相比之下,瑞風R3的入門版本,包括整體入門動力1.6L下的配置分佈比對手更加豐富,不至於像對手這麼齋。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從外形的輪廓,不難看出R3所處的正是寶駿730和長安凌軒(歐尚)的級別,日後套上高規格的裝備,也算夠資格競爭。至於外觀,它的特色最明顯的就是外觀,遵循了江淮的家族式設計。尤其是這個前臉,跟最新款的江淮S7以及A60的設計語言如出一轍。

空間通過檢驗,細節座椅人機可再斟酌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既然是7座,主打空間家用的,首先就要經過我大長腿的拷問。前排和第三排都以我個人(182cm)的位置調好後,再跑到第二排,此時的空間並不侷促。不僅靠背可以適度調節一定的傾斜角,同時我的腿部和頭部空間都有一拳左右的富餘。空間這部分,算是過關了。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值得一提的細節是,第二排的座椅底下地臺是高出一截的。這樣如果我頭部空間不侷促的情況下,其實是好的,因為這能讓我的臀點更高,腿的姿勢更自然,座椅也更容易承托住腿部,有利於長途行車舒適性。只是在人機工程學方面,R3就不如對手這麼完善了。坐墊的填充物料首先就偏硬,更重要的是第二排最尊貴的獨立座椅,對背部和腰部的貼服度不夠好。就好像有兩個半圓弧度頂著腰和背,之間的部分則懸空了。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第三排沒有了第二排腳部空間下沉的優勢,蹲的感覺多少比第二排強,不過這是同級別中大部分車型都有的共性。好在R3第三排的坐墊靠背角度設計還算自然,長途乘坐只要不算塞滿三個人的話,不會有太多投訴。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另外,我們發現R3的空調製冷效果還算不錯。我們這次試駕的地點可是海南島。後面空調雖然只有控制風量大小的出口功能,溫度是和前排一致不可單獨調節的。但即便如此,同樣溫度同樣一檔風,第三排冷的感覺明顯強於前兩排。尤其是第三排只有我一個人,頭頂上三個出風口全開,降溫效果真的是槓槓滴。

機械方面無硬傷,風格非常江淮

之前好多江淮的新車來我們編輯部,得到的評價和口碑在自主品牌裡都算是中上梯隊的。至於這臺江淮R3,我們會對它的要求更好,畢竟這個級別的炸子雞寶駿730,以及長安歐尚A800在機械素質方面都不是吃素的。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這幅1.6L的機器,在江淮很多車型上都有它的蹤影。最大功率88Kw(120馬力)、最大扭矩150牛米。數據算不上特別漂亮,但勝在匹配比較完善。無論是起步做油離配合時候的油門響應,還是發動機的NVH都沒有大的紕漏,做到這個級別該有的水準。這個5速手動擋變速箱,入擋的行程在MPV裡算比較短促的那種,帶有一定的吸入感,駕駛一天下來,入錯擋的幾率不高。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只是離合器的腳感,剛開始會有點點不適應。或許是為了日常用戶駕駛的舒適性,離合的阻尼感是偏輕的那種,而且踩到底末端略微有些吸入感。若是行走起來的換擋,松離合問題倒不大。但遇到堵車,低速起步時微抬離合時,離合起來的阻尼感初段就不夠線性,不夠跟腳。尤其這幅1.6L 發動機的調節偏中段發力的,低扭不像730那種這麼強。所以初次上手時,總會擔心松一點不走,松多了直接彈起來導致死火。雖然這個小細節多個媒體都有反應,但很快可以適應,開了大半天快到目的地時,肌肉形成記憶後幾乎已經忽略這個問題了。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不過少檔位手動變速箱,齒比密導致最大的問題就是高速巡航時轉速會比較高。這個問題在之前試駕過的730經典款以及長安歐尚上都出現過。100km/h巡航3000轉是家常便飯了。而這臺江淮R3,我們實測開到60km/h時已經2000轉了,而120km/h時轉速甚至要到3800轉。此時前排司機和乘客就要忍受發動機艙傳來的轟鳴聲了,好在坐在第二排甚至第三排時聲音會弱很多。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至於底盤濾震感覺,R3也是偏硬的那種。730就不比了,基本上是同級別軟的極致了。R3的濾震初段會更像長安歐尚系列,是偏韌的。但是一旦遇到非常大的沙井蓋,減速帶或者坑窪,經常會聽到懸掛收到衝擊的砰砰聲。包括懸掛吸收震動的效率也不算高,進出酒店停車場遇到那種連續減速帶時,即便放慢速度還是明顯感受到車身被頂起來,而不是壓縮避震噗呲噗呲地過去。尤其是第二排,理論上應該是最尊貴的位置,居然是濾震濾得最不乾淨的位置。在底盤濾震方面,反而是第三排的乘客待遇最高,其次是前排,最後是第二排。這時候就體現出,江淮在調教這套非獨立後懸掛時,風格更偏硬偏支撐,整體還是有“商用”的味道。看來江淮想要吃透乘用MPV,還得再用一段時間摸打滾爬。

總結:有實力生存,但要趕超爬頭還需要再加把勁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說實話,江淮的車在硬件方面我們經常都挑不到大的硬傷的。包括這臺R3,作為一個真正買家來體驗的話,最敏感的那幾個底層問題,好開、空間它都不差。內飾的觀感,造工水準,包括配置體驗也完全拿得出手,算是目前江淮裡數一數二的水準了。特別比起很多機械匹配調節一塌糊塗的其他品牌,江淮R3在這方面的已經算用心了。

江淮R3首试:这是江淮乘用车综合产品力的一次跳高

只是現在都在講究消費升級的時代,跟自己比有進步是好事,但“比下有餘”是不夠的。尤其是要拉上大街,面對市場上這個級別現有的兩位強大對手,數以萬計的月銷量。如果江淮R3要正面剛估計不容易,還是得做出自身的特點才能打開一片市場。

【江淮R3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內飾造工有進步;空間夠用;動力總成匹配完善度不錯。

主要短板:高速巡航轉速高;2000轉內低速起步不夠輕快;第二排乘客受懸掛影響最大。

【新車評推薦等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