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2020年是我国服装产业“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之年。在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行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当前尤其需要关注新冠疫情对产业带来的影响与变化,以更好地把握新时期产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为此,中国服装协会开展了“产业方向与变革”的调研,得到了企业家、专家等业内外同仁的支持和响应,提出了一系列对行业未来发展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与观点。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从今天开始,中国服饰微信公众号对所有调研材料进行梳理与编辑,从市场变革、科技进步、文化发展、模式创新以及组织和人才五个方面,遴选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和业界一起探讨新时代创新发展之道。

此为第一篇:直面疫情之下内需市场的新变革,探求市场发展的方法论。


▌本期嘉宾:

上海之禾时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寿增

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胡冬梅

汉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高敏

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夏爱珍

江苏爱格斯凯服装科技公司董事长 徐凯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夏春玲

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蕴蓝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秘书长 朱伟明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教授 赵卫国

时尚产业投资人 杨大筠

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李婕

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 欧利民

杉杉股份宁波基地总经理 李启明

雷迪波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卢山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韩永生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 邱琼东华大学教授 张文斌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上海之禾时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寿增

要建立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

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要建立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时,依靠科技发展全渠道销售模式,并且希望加快扩大品牌海外零售布局,建立内外平衡的销售渠道,让品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内外兼顾的现金流,保证品牌经营更安全。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胡冬梅

品牌企业产品设计研发要引领新的消费时尚

疫情之后,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受到严重挑战,未来服装产业链条从原料、生产、到物流和销售的布局都更加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同时,防护类服装和配饰品类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关注环保和生命健康为主的服饰产品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品牌企业产品设计研发要引领新的消费时尚——更注重健康、养生、保健、防护与新时尚、体验式消费的结合。另一方面,直播、社群营销等平台线上销售火爆,未来的营销形式更加多维,线下物流和中后台IT支持更加重要。服装与科技的结合是大势所趋。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汉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高敏

精准掌握消费需求,提升设计及生产快速响应能力

新一代消费者更注重精神层面主张以及品牌内涵文化,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去重新倡导品牌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大胆展现品牌主张。精准掌握消费需求,并且在品牌内容传播、产品设计以及生产等方面不断提升快速响应能力,企业和品牌就可以起到引领消费的作用。

未来产业在线化会成为行业焦点,传统零售以及供应链管理线上化都将是大趋势。于此同时,在疫情之下所建立的量级微信群等市场链接方式,无论是在传播还是营销内容方面,都对品牌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另外,个性化小众品牌也将崛起,为行业带来新一波增长。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夏爱珍

消费者会更关注健康的、功能性的服装产品

疫情过后,全民健康产业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健康、养生将是人们未来生活主题。对于服装行业而言,消费者会更关注健康的、功能性的服装产品,因此会极大地催生健康服装产业、功能性服装产业以及民用防护用品等产品的爆发式增长。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江苏爱格斯凯服装科技公司董事长 徐凯

做好在线化营运,线上线下完全融合

受此疫情影响,人们会注重更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注重性价比。因此,企业要开创高性价比产品品类品牌,注重单品类的品质,增强产品的文化属性,增强客户的粘性,同时做好在线化营运,线上线下完全融合,实现产品在线、服务在线、设计在线。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夏春玲

前瞻性地把握服装消费市场趋势

经历新冠疫情冲击,消费者关注点会发生转变,生命健康、保护防护、舒适实惠,功能类、环境友好型服装需求会增长。因此,企业要透过这次新冠疫情对消费价值观、生活观的影响,把握消费观念的转变、穿着偏好的变化,以及购买行为习惯的改变,前瞻性地把握服装消费市场趋势。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蕴蓝

服装个性化和定制品牌化是未来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看,服装个性化和定制品牌化是未来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服装行业需要更坚定的走品牌化发展之路,要将品牌文化融入到产品之中,突出设计研发的趋势引领作用,真正意义上给客户提供具有前瞻时尚性、独立个性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盲从转向引领。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秘书长 朱伟明

本次疫情并未影响行业增长的动力

本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消费旺季,消费者出行受到影响从而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是冲击消费的主要原因。但本次疫情影响是暂时的,只是抑制短期消费需求释放,并未影响行业增长的动力。同时,在疫情肆虐的长周期中,时尚行业会侧重于时尚科技,特别是功能性服饰产品会更受市场欢迎;线上线下融合更为紧密,线上提供销售,线下提供体验将更为突出,越来越多的服饰品牌会将线下集纳更多“苹果店”的功能。服装产业也将更加重视线上渠道推广与应用,如直播、线上销售等手段。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教授 赵卫国

疫情触发了一个新商业周期的开启

疫情客观上断开了正常运转的商业,但也因此催生出新刚需与可能性。就服装行业而言,品牌、运营、供应链、设计研发和销售终端之间,隐藏着各种“需求的机会缝隙”,并在某种程度上,疫情触发了一个新的商业周期的开启,同时这种周期迭代也正在加速。

这其中的变化,本质在于以需求端为驱动,改变和重构着商业价值链。在这一进程中,最大动能源自新需求和新需求场景下的新机会。伴随着95后的崛起,明确和加快分化了“70前”与“90后”之间消费需求端的断裂;未来以95后为核心的新生代需求而造就的商业与品牌,必将成就一批全新的品牌样式。

这是因为,需求端的多元与碎片化,改变了商品定义和属性,产品供给端的差异,特征化的小众需求,在供给宏观与微观上,都将决定未来品牌价值链的样貌。可以预见,更多具有新生命力的新品牌,作为某种意义上的新物种,破土而出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将伴随着新生代需求从线性经验,跨越到结构性关联创新,从而呈现出时代新能量。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时尚产业投资人 杨大筠

线上消费和线上办公,带动无人智能的快速发展

“非接触消费”和“宅经济”是这次疫情提及最多的工作和消费方式,这必将进一步促进线上消费和线上办公,带动无人智能的快速发展。在此大背景下,服装产业变革也将非常明显。首先,服装消费数量会有所下滑,但同时会推动消费类别和形式的跃迁,健康、舒适、个性化、家居化、运动会增长明显,极简主义和责任化消费将成为趋势,过去便宜主义、数量主义的过度物化也会退潮。这对品牌企业和制造业会带来产业升级和产类的重要革新,高度集中式的专业市场和专业产业区域日益受到挑战。在今天这个消费驱动制造的时代,产业必须基于消费趋势进行适时应变。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李婕

市场变化主要来自于消费者“人”的变化

服装作为“衣食住行”四大基础消费之一,消费者对于服装产品的需求持续存在,服装行业总体市场规模持续稳定且随着经济发展稳步扩大。当前市场变化主要来自于消费者“人”的变化,如代际更迭,80后、90后、00后不同客群拥有不同的偏好,服装品牌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客群定位,再针对性推出产品。

另一方面,在以产品为本的基础上,品牌宣传推广、新销售渠道布局、消费者服务体验提升等一系列“组合拳”是企业应该思考的话题。比如,日本优衣库、MUJI在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且性价比高产品的同时,通过科学运营树立了独特的形象。我国服装品牌要借鉴国际品牌经验,努力了解新一代消费习惯和偏好,及时捕捉和布局适应新消费主义的新营销新渠道。比如在视频直播、KOL带货等销售形式出现并且获得年轻消费者喜爱之时就加以重视、积极布局,才能使企业持续跟上时代,推动品牌的年轻化。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 欧利民

疫情过后,行业大概率还会按照原来大轨迹发展

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是一起典型的“黑天鹅”事件,事前无法预测,但是具有重大影响力,但这不会颠覆之前产业发展的大方向。疫情过后,行业大概率按照原来大轨迹发展,不会出现中国被全球服装供应链隔离的状态。当然,弱小企业会被大量淘汰,新的企业会持续生长出来。同时,受疫情影响,IT和数字化建设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以更好地拥有信息质量和速度,抗击脆弱性。线下门店及新零售的创新和发展步伐将继续加快,企业微信、小程序和会员管理会快速发展。企业自有物流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杉杉股份宁波基地总经理 李启明

真正把“全渠道零售”作为渠道战略核心指导思想

经此一疫,品牌企业不能再心存侥幸,而应痛定思痛、化危为机,真正把“全渠道零售”作为渠道战略核心指导思想,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纸面上或者是“临时抱佛脚”的投机动作上。线下、线上流量如何打通、如何整合?线下、线上业务比重、业务流程如何重构?不同的消费场景下,人、货、场的因素如何重组?......面对这些问题,品牌企业既要深入思考,又要小步快跑。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雷迪波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卢山

顾客对高性价比产品仍然有需求

在疫情期间,有一个特殊的现象,由于实体店无法营业,各个实体店在社交媒体上拉了若干个“秒杀群”,大幅度调低了价格,效果都还不错。这说明,顾客对高性价比产品还是有需求的。下一步,如何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如何让利给消费者,会是各品牌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接下来,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必然进一步提高,怎么平衡成本与终端价格的关系,会是大考。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负责人

这次疫情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这次疫情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健康观,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疫情过后,全民健康产业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全民的健康和防护意识也会进一步增强,健康、养生将是人们未来生活的主题。对于服装产业而言,消费者会更关注健康的产品和生活方式,因此会极大地催生健康防护型服装以及运动服装的跳跃式增长。

面对市场变革,服装企业可以从后台、中台、前台三方面着手,提高运营效率。后台要强调在线化和高效化,围绕用户变革管理。同时,围绕“人、货、场”零售核心数据,建立数据中台,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客户精准化营销。前台则要强调新零售的不断推进,同时线下渠道要加强体验性。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韩永生

要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

历经此疫,服装行业洗牌加快,需求会集中,强者更强,弱者则面临淘汰的风险。在这洗牌阶段,企业要以稳健发展为主,更加重视风险控制,避免盲目开店、控制库存以及管理应收款。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和引领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建立假设验证型的商品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建设柔性供应链,放弃批发订货的模式,实现高库存周转与正价高售罄。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 邱琼

适时调整线上线下购物场景,及时顺应适应品牌和品类需求

本次疫情,将促使我国服装市场格局从进出口并重,转向以国内市场为中心,同时海外市场将更趋多元,国内市场下沉趋势更加明显。企业可以利用疫情形势下消费者新建立起来的“无触达”和“宅”消费习惯,加强线上销售体系的建设和运营,同时加强线下门店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尤其是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可以加强私域流量或局部流量的协同与整合,进一步积累服装产业数据资产,夯实数字化运营、智能化服务的数据基础。同时,加大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服务团队建设步伐,依托机器学习等大数据挖掘手段密切跟踪疫情形势下新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适时调整线上线下购物场景,及时顺应适应品牌和品类需求,引导供给端推出满足新需求的时尚品类。如“口罩经济”下的口罩妆、口罩发饰等。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东华大学教授 张文斌

服装要加强产品设计的原创性,注重引导消费者

服装企业要加强产品设计的原创性、快速反应,注重引导消费者的选择方向、搭配技巧。不能走抄袭、同质化、滞呆化的旧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销售都要加强促销手段的时空艺术性与心理诱导的技术性。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行业观察系列:疫情之下,产业趋势大家说之科技进步 篇”)


▼▼▼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疫情之下,内需市场如何变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