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我曾經為思域昂克賽拉抱不平,無奈名爵6確實是汽車的未來

每次要去參加MG的活動,我喜歡開著MG7。這是一款最早中國產的MG。

從我居住的鄉村,到舉辦活動的上海浦東豪華精選酒店,有將近70公里路,橫穿整個上海市區。

最近上海的天氣真是令人難以忍受,酷熱難擋。要從空調房間裡鑽進被暴曬的車裡,那簡直就是一次酷刑。住在鄉村有個優勢,車就在門口,我可以先發動汽車,打開空調,然後再回到房間,把要帶的東西整理好,然後上車出發時,就毫無壓力了。

出門的時候,打開直播,想做一個"MG熱銷了,路上到底能遇到多少名爵"。可惜剛出發,直播支架就倒了,暴曬之下,吸盤軟化了,經不起車輛的抖動。於是直播只能作罷。

走過高速,到了延安路高架,交通越來越擁堵,走走停停。

我的MG7是手動檔,所以一路上充實而有趣,"踩離合,換檔,松離合,加油,踩剎車,踩離合,換檔,松離合……"但我喜歡這種忙乎,喜歡手動腳動車子就動的人車合一感,我覺得這才是駕駛。

凡是男人,都應該會喜歡那種駕馭的感覺,駕馭是一個複雜的能力,善於因勢利導,善於把握時機,善於恰如其分,在我眼裡,自動檔的汽車,正越來越失去駕馭感,機器的思維,正在不斷地代替人的能力……

到了酒店地庫,有幾個年輕人正在給幾輛全新MG6貼車貼,"全球首創夏季用車測評",我很不喜歡這種沒個標準的"全球首創"、"年輕人標配"、"國產性能車標杆"之類的詞彙,它除了譁眾取寵之外,毫無真實意義。

"名爵還有這車?"一個年輕人跟他的小夥伴說。

"M,G,7!"我一字一頓地告訴他們。

年輕人對我笑笑,繼續對同伴說:還真沒見過這樣的名爵。他們可能只知道名爵,不知道MG。

我不禁有點倚老賣老:"我有它的時候,你還在讀小學,還不懂車。哈哈哈"

我很高興,昨天頂著烈日,把MG7擦洗了一遍,雪茄型的車身,只要抹去灰,就會顯得錚亮,在年輕人面前行過,很有腔調。

酒店門前停車4輛車,兩輛MG6,一輛思域,一輛昂克賽拉

我曾經為思域昂克賽拉抱不平,無奈名爵6確實是汽車的未來

這邊看過去,馬自達昂克賽拉、全新名爵6、名爵6新能源、本田思域

我曾經為思域昂克賽拉抱不平,無奈名爵6確實是汽車的未來

這邊看過去,本田思域和張貼著全球首創夏季用車評測的全新名爵6

活動前先是一番培訓。所謂的全球夏季用車測評,原來就是想告訴我,夏季什麼樣的車才是好車。我來擇主要的羅列一番

舒適性方面

  1. 遠程啟動空調,(軲轆點評:人馬未動,空調先動,符合夏天出行舒適要求)
  2. 空調出風口溫度和風量
  3. 空調降溫效果
  4. 中央扶手箱製冷效果(軲轆點評:一個小冰箱,夏季真的很有用!)
  5. 暴曬後空氣質量
  6. 方向盤防出汗設計(軲轆點評:有空調的車裡,要出汗不是容易的事)

安全性方面

  1. 胎壓檢測
  2. 前風檔除霧效果
  3. 後視鏡後風檔除霧效果
  4. 自適應原近光切換
  5. 自動感應雨刷

便利性方面

  1. 空調各項功能語音控制(軲轆點評:這有趣比實用多點,說冷,它就給你升溫,說熱,它給你降溫,
  2. 遠程開啟後備箱

名爵6連續幾個月月銷7000多輛,已然在運動轎車領域,和思域、昂克賽拉成鼎立之勢。所以,這次夏季用車評測,當然會把這兩個競爭對手拿來比較一番。

我曾經為思域昂克賽拉抱不平,無奈名爵6確實是汽車的未來

名爵6、思域和昂克賽拉在2018年4月到6月的銷量對比

結果當然顯而易見,上面的這些評測項目,大多是名爵6這臺互聯網汽車才能具備能力,思域和昂克賽拉當然只能搖搖頭。

我也在旁邊暗暗的不服:"我也沒有互聯網,但我還是驕傲的MG7,英國版的MGZT是全世界公認的性能車,MGZTT,是當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旅行車!這些才是硬貨。"

培訓之後,我們駕駛全新名爵6體驗,我被安排進一輛新能源。我坐在後排冷眼旁觀,駕駛者是另一個媒體的代表老A。他跟我有類似的觀點:用新MG6獨有的功能去懟思域和昂克賽拉,對後者有點不公平。

上車後,老A說:"你好,斑馬。我要去空間共享社"

斑馬馬上找到了目的地,讓駕駛員語音確認之後,就開始導航。

老A說:“這個還真比手機導航來的方便一些,呵呵”

……

我曾經為思域昂克賽拉抱不平,無奈名爵6確實是汽車的未來

在酒店門口等待我們評測的一列全新MG6和MG6新能源汽車

我曾經為思域昂克賽拉抱不平,無奈名爵6確實是汽車的未來

全新名爵6新能源駕乘感受比汽油車更舒適一些

晚上,我駕駛著MG7行駛在鄉村道路上,古樸圓潤的儀表盤和圓形的石英鐘發出柔和的光,電臺女主持人甜膩膩的聲音在車廂裡迴盪,想到越來越智能化的汽車,今天名爵6只是展示了夏季用車的智能隨心,其實還有很多超越了汽車本身的社交功能、支付功能都以露出頭角,我心裡不禁出現了自己駕駛著老爺車走在鄉村的畫面……

2013年,駕駛MG TD(上世紀50年代產)的兩位新西蘭車友,從英國穿越亞歐大陸,經過中國,在宜昌和我們相見。他很驕傲的說,如果不是機械車,我們肯定不能從西伯利亞走出來,因為電腦控制的汽車,一旦壞了,只能扔在荒原裡了。

誰曾想到,2年後,就出現了互聯網汽車,MG的產品序列裡,也有了互聯網汽車全新名爵6、名爵ZS……

非題外話:

第二天,熱播網劇《狄仁傑之奪命天眼》的製片人張淮來村裡,他來看望他當年越野的玩伴小妾(切諾基)。這輛車早成了他青春的紀念品,他把它封存在我這裡,自己卻忙著做電影投資人,只在難得偷閒時才會想起它。

狄仁傑是中國唐代的著名人物,現在是著名的IP。最早的狄仁傑電影是1974年美國拍攝的《狄仁傑之朝雲觀》,國內最早的狄仁傑題材電影則是《血濺畫屏》(1986年上映),之後各種狄仁傑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有40餘部之多,和《狄仁傑之奪命天眼》同步上映的,還有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我突然想起汽車來。或許汽車也只是一個IP,可能每一代人都有對應自己的汽車,如今,汽車已經不是以前的汽車了,就像手機早已經不是過去的移動電話了。

不智能的汽車,只能燦爛於情懷,卻一定會輸給時代。不管是我的MG7,還是非互聯網的思域,抑或昂克賽拉。

可能我還會繼續守著老MG的情懷,但年輕人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新的名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