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你所不知道的甲午海戰,現代人對甲午海戰理解的誤區有哪些?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甲午海戰爆發。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費數百萬兩白銀打造的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聯合艦隊的一系列激烈交戰後,損失慘重,退守威海衛基地。由於李鴻章避戰求和,陸上防備亦未加強,威海衛最後失守。北洋海軍困守劉公島之後,廣大士兵仍然積極抵抗。一些貪生怕死的將領脅逼海軍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寧死不降最後自殺殉國。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在人們對甲午海戰戰敗的原因進行剖析的時候,存在著相當大的誤區。

你所不知道的甲午海戰,現代人對甲午海戰理解的誤區有哪些?

首先認為中國的國力軍力不如日本。在經濟上,日本的重工業還比較薄弱,輕工業中也只有紡織業比較發達。鋼鐵、煤、銅、煤油、機器製造的產量都比中國低得多。軍事上,日本海軍擁有軍艦55艘,排水量6.1萬噸,與中國海軍主力北洋艦隊相當,但中國還有廣東、福建水師。日本常備陸軍22萬人,總兵力不到中國的一半,武器裝備也相差不大。中日軍事力量對比,並不像鴉片戰爭時中國大刀長矛對英國堅船利炮那樣懸殊,有的方面如海陸軍總量中國還略佔優勢。有人認為,日本勝利是因為日本有了憲政體制這是錯誤的,日本獲勝,最為關鍵的原因,在於日本先於中國接受了來自西方的近代民族主義。在民族主義思潮的強力動員下,遠比“大清”貧困的日本才會出現天皇每天減一餐,純潔少女出賣自己的童貞,舉國上下一致捐錢買軍艦的“動人場景”。在日本的聯合艦隊中,上至司令官伊東祐亨,下至普通水兵,都把“消滅北洋水師”作為自己的首要目標。反觀同一時期的中國,對普通百姓來說,戰爭是朝廷的事,跟自己沒關係。對普通士兵來說,“吃糧當兵,保命要緊”,並沒有為保衛國家而獻身的精神準備。

你所不知道的甲午海戰,現代人對甲午海戰理解的誤區有哪些?

其次,日本非與大清國戰,而與李鴻章一人戰耳。在前線浴血殺敵的是北洋系統的北洋艦隊,而南洋海軍、廣東水師、福建水師表示現在沒我事兒,這事兒跟我沒關係。陸軍號稱是80萬人,實際上能用的也就是淮軍和湘軍,幾乎都是李鴻章的部下或者是與他有舊關係的人。前線打翻了天,京裡的八旗子弟,照樣提籠架鳥享受生活,朝中的清流們,除了觀戰就是挑刺罵,就看李鴻章在那裡單練!哪怕李鴻章後來談《馬關條約》,談判桌上玩命苦撐,還被日本小流氓打了一槍,北京城裡喊殺李鴻章的聲音,比抗日的聲浪響的多。

你所不知道的甲午海戰,現代人對甲午海戰理解的誤區有哪些?

再有,日本並沒有把賠款很大一部分用在了普及教育上,中國共賠償日本連本帶息三億多兩白銀。這筆錢可是個大數目,是中國不吃不喝四年才給得起,日本直接所得的賠款數目是當時日本政府年收入的接近五倍,是日本世紀戰爭支出的三倍左右。日本政府直接專款專用,成立了新的部門來對戰爭賠款進行有效管理和使用,甲午戰爭賠款的85%用來擴軍,因為只有建設更強大的軍隊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其中日本陸軍獲得了擴充軍隊的費用0.57億日元,靠這筆錢日本陸軍直接完成了倍增,從6個師團增加至12個師團。以上共計3.05億日元。戰前皇室後宮捐出了很多脂粉錢,現在拿賠款的一部分還給他們共2000萬日元。日本將2.8%的戰爭賠款,共1000萬日元作為教育基金,主要用來推行全面義務制教育,算來只相當於日本皇室買胭脂錢的一半。

你所不知道的甲午海戰,現代人對甲午海戰理解的誤區有哪些?

李鴻章並沒有把北洋水師視為國家民族的軍隊,而只是把它看成是支撐自己個人權位的私人武裝,因此不僅沒有把消滅日本聯合艦隊,奪取制海權作為首要目標,反而一味的“避戰保船”,消極捱打,終於導致全軍覆沒。負責防守平壤的清軍將領葉志超,更是在態勢佔優的情況下棄城逃跑,結果自己人馬自相踐踏所導致的死亡遠遠超過了戰鬥的傷亡。

1894年10月25日,日軍未經戰鬥,就輕取東北重鎮九連城,駐守此處的清軍,儘管有著毫不遜色的武器裝備,卻早已望風而逃。根據日本官方的《日清戰爭實記》記載,九連城居然出現了“當地居民簞食壺漿迎我王師,攜來雞和豬獻給我軍”的荒誕場面,日本隨軍記者因此感慨:“‘東西旦夕相望,庶民子來’,古人之言,不欺我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