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不要再制造谣言了!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国家和各地区人民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拯救生命!可总是有些人被焦虑感染着,控制着,传播着焦虑,制造出不好的社会影响。


不要再制造谣言了!


不要再制造谣言了!

网络可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病毒来了谁都害怕,但决不能断章取义,恶意制造恐慌。

这几天我家附近也有武汉回来的人员被隔离的消息,于是乎各大群就越传越“神奇”。有的人一看到相关不好的消息就立马发朋友圈,都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扩散真实的信息有利于帮助大家预防,但是扩散不真实的消息将有可能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德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者 Mary McNaughton-Cassill 提出过一个概念,叫「灾难疲劳(disaster fatigue)」:

如果看了太多关于地震、性侵、龙卷风、犯罪的新闻,你可能会觉得无助、焦虑、抑郁,变得愤世嫉俗。

因为我们的进化速度,远远跟不上坏消息的增长速度。按照她的说法,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裹挟的社会,有研究显示,现代人平均每天会检查手机新信息150次。

而仅仅100年前,你只有足够倒霉,才能遇到几件需要自己亲身面对的坏事。但现在,我们不仅需要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不幸,还会持续地接收到整个世界发生的灾难。

大量负面信息持续涌入,会让人觉得脑子要炸了,还会引发焦虑、压力、抑郁、愤世嫉俗、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而相比于男生而言,女生受坏消息的负面影响更大。

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浏览坏消息后,更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且这些坏消息会给她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挥之不去。

研究者从进化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女性不光要考虑自己,还承担着照顾后代的责任,这就要求她们对坏消息更敏感,记得更牢。

持续的压力和焦虑会有损身体健康,这方面的研究多如牛毛,相信不少朋友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怎么办呢?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好办法,对各类负面新闻视而不见,显然也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做法。

最管用的,就是暂时下线,不刷社交网络。要刻意提醒自己,不能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要走出来,去干点儿别的。

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预防,不是过度焦虑,要做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