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波及东亚供应链 李兴乾:"中国制造"影响总体可控

疫情波及东亚供应链 “中国制造”影响总体可控


“我们从日本进口的芯片目前还没有受到影响,但疫情持续下去,不排除未来会出现产能不足,无法满足供应的可能。”浙江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随着新冠肺炎在海外蔓延,企业对东亚供应链乃至全球供应链开始担忧。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行业发展部总监高士旺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是电子终端产品的生产出口大国,上游半导体对日韩、中国台湾地区的依赖程度较高,半导体行业1就是100%,一个核心产品断供就是整个产业链中断。”

对此,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告诉记者,境外疫情持续扩大,特别是日、韩等主要贸易伙伴疫情不断蔓延,会给我国外贸企业的复工复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现阶段企业主要担心的是可能给产业链上下游供给带来困难,正采取积极措施,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包括日资、韩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

半导体供应链承压

截至3月5日,日本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已超过1000例,韩国感染人数超过5000例。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3日表示,美国政府可能考虑将针对海外旅客入境美国的限制措施,扩大到日本等疫情较严重的国家。

原本已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复工复产的企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日韩疫情扩散会对全球价值链,尤其是ICT贸易承压,主要是由于日韩在半导体产业的优势地位。”高士旺说。

不少受访企业表示,国产化率一直在推进,但是部分原材料对日本、韩国的依赖度依然很大,眼下尚未因为疫情影响进口,但如果疫情进一步蔓延,国外产能不足、货运受限,供应链将面临冲击。

高士旺告诉本报记者,我国是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出口大国,但上游半导体的依赖程度依据不同产品,从化学品、材料到封测,对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依赖都非常高。如果日韩断供,产业链就会断掉,半导体产业1就是100%,一个核心产品断供就是整个产业链中断。

目前的半导体产业在世界各国间已经实现了精细化分工,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全球的科技硬件厂商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可以置身事外。

相关资料显示,半导体尤其是存储芯片是韩国的优势产业,韩国的三星、海力士合计占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份额的70%,我国每年自韩国进口的存储芯片近500亿美元,占我国存储芯片进口总额近50%,依赖度非常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三大产业链,包括东亚、欧洲和北美。其中东亚产业链以中日韩为核心,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中日、中韩包括韩日贸易都会受到影响,我们的产业链如果受到冲击,欧洲和北美以及全球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

李兴乾表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产业链、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嵌入。目前判断,疫情对国际市场需求带来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员交流受限、国际物流不畅,国际货物贸易,特别是中间品贸易更易受到影响,但影响是阶段性的,总体可控的。

“我们自日韩的进口主要是中间品,如电子元器件、芯片等,之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叠加这次疫情,会对贸易造成一定影响。但疫情不是减少了当期贸易,而是推迟,全球的需求量还在那里,现在因为疫情压制,过后还会反弹。”高凌云说。

国际航运货运量减少

让供应链承压的不仅仅是原材料和中间品的供应,国际物流因为此次疫情受到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国际航运业目前正面临业务缩水、货物积压、限制人员流动等问题,不少船运公司已减少船只数量。

多位受访的航运业人士表示,为了防范疫情,各个国家都采取了严格的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对航运的影响很大。

“中日韩贸易属于短途运输,受疫情的影响最直接的是要求14天隔离期。从中国东部港口到日本,航程只需要几天时间,船到港后,不得不锚泊等待满14天才能靠码头作业。” 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叶镇藩总船长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目前船员换班基本上冻结了,如果有需要紧急换人,通常是中国船员下来,其他国家人员上船接替。”他说。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室主任张永峰认为,此前疫情对邮轮业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中日韩等东亚地区,中国邮轮运输市场更是正经历停滞期。但随着疫情在欧美等邮轮旅游主力市场的传播,为抑制跨国疫情的迅速扩散,各国必将出台管制措施,这使得全球邮轮旅游业将同步遭受巨大冲击。

“国内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近乎停摆,需求不足,航运货运量减少是必然的。”一位航运业内人士称。

叶镇藩告诉本报记者,“对我国港口来说,原来的防控措施在内部,自从日韩疫情暴发后,现在港口的防控措施既要防内部扩散,也要防止境外传入。上周,在原本疫情控制得比较好的省份,例如浙江和山东等,对于人员的流动已经有所放松,这周又重新收紧。”

叶镇藩说,因为隔离期停泊在港口,从租船公司来说,成本包括租金、燃油消耗、港口使费等,其中租金是最大一块。

据报道,按体量计算,全球货物贸易的80%通过海洋运输。

近期国际组织下调了全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WTO公布的一季度货物贸易晴雨指数(95.5)低于基准值,一季度全球贸易仍将疲软,带来一定的外需压力。

张永峰表示,随着日韩等国疫情的快速暴发,将在影响日韩等近洋航线出口的基础上增加对日韩等近洋航线进口的影响,生产端的原材料、中间品以及消费端的产成品运输需求将受到影响。

“国际市场需求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生产生活需求是刚性的。在突发公共事件影响下,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是正常现象,总体处于合理区间范围。”李兴乾称。

李兴乾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形势,分析研判我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所受影响,帮助企业加快复产进度,提高交付能力,尽快恢复正常产能,重视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密切协同,维护产业链稳定,实现共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