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這個人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四次出家為僧,網友評論:這是真愛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崇尚人世間的心靈之美,主張歷經今生的磨難,成就死後的超脫。漢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今後歷代有個奇特的現象:天下越是混亂,佛教越是興盛。每逢長久的割據勢力對峙,就是佛教發展的重要時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就是這一現象最好的證明。

究其根源,戰亂年間百姓流離失所,他們需要一個活下去的信念支撐。現實中他們得不到希望的幸福,就開始追求佛教宣揚的“極樂世界”,那是他們心中美好的夢。可有一個特殊的群體是不該在列的——皇帝,多少人夢寐以求,為之而不擇手段的權力象徵。

這個人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四次出家為僧,網友評論:這是真愛

可梁武帝蕭衍卻是個例外,他不僅是皇帝,還是梁朝開國皇帝。這麼一個年輕有為、膽略俱佳,又在地位方面登峰造極的有為之君,怎麼看都是人生贏家。可後來蕭衍卻四次出家為僧,大臣們每次都花費巨資“贖”他出來做皇帝,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說起蕭衍年輕時就是出了名的青年才俊,身為“漢初三傑”蕭何的後人,博學多識、文采斐然的他名氣很大。優異的出身,不俗的才能使蕭衍在當時的南朝齊國很快脫穎而出,成為了文官中的傑出青年。

當時和南朝齊國對峙的是北朝的北魏政權,在冷兵器時代,南方政權戰力普遍不如北方政權。上帝是自私的,賦予了溫暖的環境和大量的魚米,就要殘酷的剝奪走人們的勇氣與毅力。

北魏在多次衝突中居於有利地位,直到蕭衍的出現。面對強悍的北魏軍馬,蕭衍偷偷派人在山上插滿齊軍旗幟。等到天亮後,親自領頭,突擊魏軍陣營。魏軍以為齊軍援軍趕到,陣形大亂,蕭衍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展現了沙場的藝術。

這個人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四次出家為僧,網友評論:這是真愛

允文允武的蕭衍成為了江河日下的齊國守護神,權勢、聲望一時無兩。權力就是滋生慾望最好的輔料,蕭衍取締了年幼的齊帝,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大梁。

繼位之初,梁武帝可以說是勵精圖治,殫精竭慮。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他親自帶頭節儉,一天只吃一頓飯,還是普通的稀粥和蔬菜。選拔大量傑出士子,整肅吏治。自己夜以繼日處理公文,樂此不彼。

可兩件事徹底毀掉了勵精圖治的梁武帝,使他嚮往起了青燈古佛、繞樑梵音。梁武帝雖然有歷代開國皇帝猜忌功臣的通病,但對自己的親人卻是十分看重。他的弟弟蕭宏仗著權勢,無惡不作,蕭衍壓下了所有的罪狀。不論他做什麼事,蕭衍都全部壓下,不予追究。可最後蕭宏竟然和蕭衍的大女兒私通,派人刺殺蕭衍。可就是這樣他也沒有追究,女兒愧疚自殺,弟弟抑鬱而終,蕭衍的心被劃上了深深的殘痕。

之後小兒子蕭綜的事徹底使梁武帝心灰意冷,蕭綜的母親是梁武帝立梁代齊時迎娶的。她失寵後懷恨梁武帝,告訴了蕭綜自己嫁給蕭衍七個月生下蕭綜的事實。蕭綜自此以前朝海昏侯的兒子身份自居,梁武帝不予追究,派人送去他小時候的衣服。可蕭綜沒有回心轉意,梁武帝受到了刺激,從此一蹶不振。

這個人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四次出家為僧,網友評論:這是真愛

梁武帝對於自己奪來的皇位,感到深深的厭惡。盛行的佛寺成為了他心靈的寄託,身為皇帝的他出家為僧,三天後大赦天下。

之後蕭衍更是三次出家,每次大臣都要花費上億銅幣給寺廟,“贖回”梁武帝回朝理政。蕭衍對於佛教的信奉是發自內心的,晚年的他專心鑽研佛經,後世僧人必須吃素就是他研究佛經的發現。

身為一位孤老的老人,蕭衍的做法沒有任何錯誤,但作為梁武帝,他的作為是自取滅亡。開始信佛的蕭衍,大量建造寺廟,厚待僧人。可無數祈禱的百姓,卻民不聊生,食不果腹。他鑽研佛經,心無旁騖,權臣開始爭權奪勢,拉幫結黨。

早年的少年英才蕭衍,中年的清廉之君梁武帝都已不再,晚年的他只是一個梵音痴人。梁朝興盛的佛寺只能粉飾太平,寺廟固然是淨土,可除了寺廟梁國再無寧靜之地。

離散的民心,是組成不了一個強盛的王朝的。很快北魏降將侯景發動叛亂,可這個他國叛將竟然組織了十萬大軍。梁國的民眾對他徹底絕望了,梁武帝的荒政得到了報應,侯景成功了。

蕭衍的一生無疑是精彩的,他的晚年也是悲哀的。青燈古佛救不了荒廢國政的君主,那些窮困潦倒的居民就是毀滅梁國的力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佛教的興盛源於百姓的困苦,可百姓真正需要的不是永恆的精神寄託,他們需要真正的生活。

《梁書》

《資治通鑑.梁紀》

《中國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