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在扬州这条“卧虎藏龙”的小巷里,与文人墨客跨时空对话!

提到琼花观,在扬州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与琼花观一步之隔有一条小巷,虽然每天游客穿行不断,但似乎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名气不大。这条小巷就是东关街的观巷。观巷的“观”应该读第四声,这可是一条“卧虎藏龙”的小巷。

在扬州这条“卧虎藏龙”的小巷里,与文人墨客跨时空对话!

“闹中取静”的低调小巷

观巷居民陶海扬告诉新闻女生雨薇,有游客误解,认为这是隋炀帝来观看琼花的地方,所以叫观巷,这就大错特错,应当是称作观(第四声)巷。观巷紧挨着琼花观,是双东线上最东边的贯穿巷。85岁的陶海扬在观巷生活了几十年,他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一名文史爱好者。

陶海扬老人说,琼花观原来并不叫琼花观。公元前110年汉成帝的时候,这个地方是个土地庙,后来到了唐朝,因为唐朝的皇帝信奉道教,于是改名叫唐昌观,到宋朝的时候又改了名字叫蕃釐观,蕃釐娘娘是道家的一个娘娘。北宋至道二年,也就是公元996年,当时的扬州太守因观内的琼花树叶茂花繁,洁白可爱,写下了一首咏《琼花诗》,蕃釐观后遂改名琼花观。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紧邻琼花观的这条小巷慢慢发展起来,得名“观巷”。

在扬州这条“卧虎藏龙”的小巷里,与文人墨客跨时空对话!

陶海扬说,他在这条巷子里走了几十年,对于脚底下的每一块石板、墙上的每一块砖头都很有感情。这么多年来,这条巷子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来的巷子很长,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由于马路扩建,巷子就变短了。如今,观巷还剩下短短的几百米,走到头就是东关街,十分的安静,颇有一番“闹中取静”的意味。虽然观巷是一条比较低调的小巷,但千万不能小看了它。

陶海扬告诉雨薇,他家就住在观巷27号,是包世臣故居,也是文物保护单位,是嘉庆年间的。包世臣,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安徽泾县人。他学识渊博,并勤于实际考察,对漕运、水利、盐务、农业、军事等方面,都能提出有价值的见解。那么,包世臣和扬州有什么渊源?陶老又为何居住在他的故居里呢?这一切,似乎都要从这座老宅中找出答案了。

在扬州这条“卧虎藏龙”的小巷里,与文人墨客跨时空对话!

陶海扬说,这个地方原来是个大花园,宅子是很考究的,后来因为变迁改建过,现在宅子里面有72家房客,相当于是个大杂院,他家就是其中一户,周边又增加了幼儿园,充满生活气息。

“卧虎藏龙”的观巷

低调的小巷,沧桑的故居,多少历史被时间给掩盖了,它们背后的故事更是难以寻觅。别急,咱们继续跟随陶老的步伐,来听小巷故事!

在扬州这条“卧虎藏龙”的小巷里,与文人墨客跨时空对话!

陶海扬说,包世臣做了一年的知县,这个人很清高,不愿意在官场上混,于是他就到处游玩。1806年,30岁左右的包世臣游历到扬州,就居住在观巷27号。宋代书法家米芾曾在扬州设“倦游阁”,为敬仰前贤,包世臣将自己的住所取名为“小倦游阁”。到了晚年,包世臣搬到了南京居住。这座宅子几经易手,上世纪初被陶海扬做盐商的祖辈买下了,现在属于公管房屋。

陶海扬告诉雨薇,当时家里购置这一处房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包世臣的故居,一直到解放后文物普查,才查到一块牌子,写着“小倦游阁”,这才知晓,当时非常高兴。观巷不仅出了名人包世臣,还有个名人叫吴尚先,是个医学家,主张内病外治。

事实上,除了包世臣和吴尚先,著名画家戈湘岚也曾居住在观巷,当代古琴大师刘扬的工作室就在几步开外。这条短短的小巷,的确“卧虎藏龙”。

在扬州这条“卧虎藏龙”的小巷里,与文人墨客跨时空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扬州市收藏协会副秘书长、书画专委会主任倪刚说,到观巷来,看包世臣的故居,听观巷的前世今生,还了解了包世臣的一些事迹,受益匪浅,正好把他收藏的包世臣的藏品,以及他朋友收藏的包世臣弟子吴让之、朱鋐的藏品一起来展示观赏。

在扬州这条“卧虎藏龙”的小巷里,与文人墨客跨时空对话!

倪刚老师首先拿出了一幅包世臣写的对联——为善读书别无安乐,栽花种竹亦有经纶。倪刚解释说,“为善读书别无安乐”是一种典型的超脱精神;“栽花种竹亦有经纶”,指的是不仅官场里有一套,或者书本里那一套,生活当中也有学问。包世臣是阮元以后碑帖的积极倡导者,包世臣提出书法要打破格局,不能光是馆阁体、一言堂,要吸取各种门类,所以包世臣的书法写得很凝重,他的字体、结体都写得向右,用过去人的评价就是有点台阶,右边稍稍高一点。

倪老师介绍,包世臣曾写过一部文艺教育著作——《艺舟双楫》,里面有一篇文章《答三子问》,就是回答三个弟子对于书法的一些疑问。这三个弟子分别是梅植之、吴让之和朱鋐,他们也都是清代的书法家。

在扬州这条“卧虎藏龙”的小巷里,与文人墨客跨时空对话!

倪刚拿出了一幅吴让之的作品,是一张扇面真迹。倪刚说,从字的风格当中就能看出包世臣的影子,但是吴让之用笔用墨则更狠,更有力道,因为吴让之是金石家,看得出来他手上的功夫。朱鋐也是大书法家,通过朱鋐的字也能看出包世臣的影子,不过其中一幅朱鋐的作品却很不一样。倪刚介绍,因为包世臣是学的邓石如,隶书出自于邓石如,又加入自己的理解,而朱鋐的这幅作品则是直接出自于邓石如。

这些略微泛黄的纸张,让现代人和老宅曾经的主人,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也许正是因为居住在包世臣故居、居住在历史悠久的观巷,陶老对于守护扬州文化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从2015年扬州2500年城庆开始,年过八旬的他就一直在整理东关街的相关资料。陶海扬说,文字稿都整理好了,扬州文化名人韦明铧为作品写了序,现在已经交付排版,准备印刷出来。作品里包含了观巷的前世今生,现在的内容和以前的东西,如何继承、弘扬,又如何创新,这些都包含在内,还有一些是他自己提出的建议。

感谢陶海扬老人,谢谢他保留着对于观巷的这份记忆,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观巷。其实,扬州的每一条小巷,都有着这样动人的前世今生,等待着我们去寻访、去发掘!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