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二百年美国历史,这六大历史遗迹意义最为非凡

阿灵顿国家公墓

阿灵顿国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坐落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它是阿灵顿这个美国第四小郡境内为数不多的大型建筑之一。阿灵顿与华盛顿特区隔波多马克河相望,是华盛顿的社区,河上跨5座桥连接两地。阿灵顿郡最初称亚历山大郡,1789年,弗吉尼亚州将它让给了联邦政府,成为哥伦比亚区的一部分;1846年,联邦政府又将它归还给弗吉尼亚州。

这座公墓气氛庄严肃穆,环境静谧清幽。公墓内所有的墓碑都用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使人觉得,一部美国断代史正以一种突出而又静默的姿态向你诉说,并清清楚楚地提醒你,不要遗忘这里所有的死亡所蕴含的勇气与酷虐、献身与陪葬、荣耀与阴暗以及正义与罪愆。

二百年美国历史,这六大历史遗迹意义最为非凡

阿灵顿国家公墓建于1864年,由陆军部管理,并规定只有美国荣誉奖章获得者、为国殉职的现役军人、长期服役的退伍老兵、在联邦政府担任过高级职务的退伍老兵以及他们的遗孤,才有资格在此安葬。所以,能够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得到一处长眠之所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荣耀。

墓地没有悚然与诡异的感觉,就像走在公园里。一排排样式简单的白色墓碑一望无际,有种纯洁、神圣的感觉。除去乔治·华盛顿,帕克·柯斯悌司及其夫人,乔治·马歇尔将军,约翰·肯尼迪总统及罗伯特·肯尼迪等少数墓地外,墓地不分等级,将军与士兵,紧密相连。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你能见到真正的独立平等——所有的人生而平等、死而平等。不仅如此,更人性的一面,每块墓碑下,埋葬的不仅仅只是这些死去的勇士还有他们的妻子和孩子。


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是为纪念美国总统林肯而设立的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西侧,阿灵顿纪念大桥引道前,与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成一直线。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国家园林局管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

林肯纪念堂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上,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

二百年美国历史,这六大历史遗迹意义最为非凡

纪念堂于1914年破土动工,完成于1922年。纪念堂气氛庄严,每天更有不少游客和学生乘车来此参观。已故总统林肯是最受尊敬的美国总统之一,人民不会忘记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解放奴隶和维护美国统一。 也正是他从社会最低层看出奴隶制的丑恶,揭穿"人人生来平等"的虚伪面纱。 虽然他被残酷暗杀,但他的精神将永存林肯纪念堂中。

一座大理石的林肯雕像放置在纪念馆正中央,他的手安放于椅子扶手两边,神情肃穆。雕像上方是一句题词──“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林肯纪念馆不仅是对这位已故总统的称颂,同时也是对整个国家人民的称颂。在这里保存着美国最不朽的雕像之一。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和他第二次就职演讲词也刻在大理石墙上。馆内36条圆柱代表林肯总统逝世时美国所划分的36个州。 沿着纪念馆的阶梯往上走,绕过林肯雕像背面,你所能看到的就是美国国会大厦和华盛顿纪念塔的壮观景色。 在池中还隐约透着华盛顿纪念塔的倒影。

林肯纪念堂是华盛顿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与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成一直线。


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的,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底部宽22.4米、高169.045米,纪念碑内有50层铁梯,也有70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游人登顶后通过小窗可以眺望华盛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

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是清政府赠送的。纪念碑的四周是碧草如茵的大草坪,这里经常会举行集会和游行。2016年12月02日,据法新社和美联社报道,美方将在整修期间为纪念碑安装新电梯,建成后游客可直达169米高的方尖碑顶部附近的观景台,俯瞰华盛顿全景。

二百年美国历史,这六大历史遗迹意义最为非凡

华盛顿纪念碑是美国华府的地标,为纪念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石碑建筑物的内部中空,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原本米尔斯的最初设计是在底部有开国英雄柱廊围绕著华盛顿纪念碑,但在美国工兵处陆军上校凯西被托付重新设计地基与塔身之后,他放弃了柱廊的构想,专注于方尖碑的建造,并将地基挖深、以古埃及的比例重新设计主塔。

1833年美国国会通过建案,建费用由全民乐捐,每人捐款上限为一美元,蓝图由米尔斯设计。其间因南北战争爆发,停摆了22年,1876年又重新复工,由美国陆军负责,经费由政府负担。整个工程于1884年12月6日竣工,并四年后开放观光。石碑是以白色大理石建成方尖型,高度是169.3公尺,东面是国会大厦,西部是林肯纪念堂,北面是白宫,南面是杰佛逊纪念馆,内墙镶嵌著188块由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登上169公尺高的华盛顿纪念碑,可俯瞰波托马克盆地全貌。美国政府于1899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俗称美国总统山、美国总统公园,是座位置在南达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纪念公园。公园内有四座高达60英尺的美国前总统头像,从左到右依次分别为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这四位总统被认为代表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整个公园占地面积1278英亩,最高处海拔为5725英尺。公园由美国内政部下属的一个分局——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管理,每年能吸引大约两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他们是美国第1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美国第3任总统杰斐逊,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和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这4位总统都是对美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伟人,他们的人面雕像从下颏到头顶,高达20米,光是一个鼻子就有6米长,距离地面则1800米。从地面向上望,正在修理鼻子的工人好像一只小苍蝇,落在鼻子上。如果按照正常人面部与身体相对比例来看,他们的身长应该高达141米。 东南坡面向朝晖。太阳升出地面时,阳光先照到山顶,4位总统的面孔在旭日照耀之下,光彩照人。

二百年美国历史,这六大历史遗迹意义最为非凡

4位总统的头像从左至右共分四排,左起第一位是华盛顿,在第一排;第二位是杰斐逊,在第二排,在华盛顿以后;右起第一位是林肯,在第三排;右起第二位是罗斯福,在第四排。次序有先有后,显示了雕刻设计者高超的设计技巧和独到的历史眼光。华盛顿总统头像的头顶已离开山头,即雕像头顶已不是山顶,他的脸部正对着公路,下巴扬起,脸部光洁,双目炯炯,注视远方,似乎正在关怀着由他开创的新国家。另外3位总统头像的头顶连接头顶,其中罗斯福总统的头顶全部是山顶。有时,淘气的山羊从山顶上下来,在罗斯福总统的眼镜框上跑跑跳跳,像是它的运动场。杰斐逊无须,林肯有须而无髭,罗斯福唇上就雕有浓厚的胡须。4位总统的雕像各具特色,颇为神似。


美国国会大厦

美国国会大厦是美国国会所在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人把国会大厦称为Capitol,把它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国会大厦1793年9月18日由华盛顿总统亲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被英国人焚烧,部分建筑被毁。后来增建了参众两院会议室、圆形屋顶和圆形大厅,并多次改建和扩建。

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中央顶楼上建有出镜率极高的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独立战争时期,美国资产阶级在摆脱殖民地制度时,试图摆脱独立前采用的欧洲建筑式样“殖民时期风格”,而美国又没有悠久传统,所以只能用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去表现“民主”“自由”“光荣独立”。所以古典复兴在美国盛极一时,尤以罗马复兴为主,美国国会大厦便为罗马复兴的典型例子,它仿照巴黎万神庙,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是古典复兴风格建筑的代表作。

二百年美国历史,这六大历史遗迹意义最为非凡

国会大厦东面的大草坪是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站在大草坪上看去,国会大厦圆顶之下的圆柱式门廊气势宏伟,门廊内的3座铜质“哥伦布门”,质地厚重,其上雕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浮雕,大门内即为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在圆形大厅,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的缩影。圆形大厅四壁挂有8幅记录美国历史的油画,而55米高的穹顶上,则是19世纪意大利画家布伦米迪及其学生所绘的大型画作,画面中心为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华盛顿身侧分别为胜利女神和自由女神,画面中的其他13位女神则代表美国初立的13州。大厅所立的杰出总统石雕,每一尊都是一个时代。圆形大厅南侧还设有专门的雕像厅,其内为美国50州的名人像,合立一堂,是美国凝聚力的象征。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全名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位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块铭牌,上面刻着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颁发的日期);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是美国的象征。

1984年,美国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内涵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

二百年美国历史,这六大历史遗迹意义最为非凡

自由女神像称不上历史古迹,仅是一件人工塑造的艺术品。19世纪末,洲际旅行尚无空中航线,越过大洋的运输工具只有轮船,而纽约港是美国沿海最大的港口。 作为进出美国的大多数旅客要经过的一个港口,人们在距曼哈顿岛西南角仅3公里远小岛上矗立起了这座自由女神像。

由于自由女神像恰在航线的附近,进出港口的旅客都可以望见。当海轮驶入上纽约湾内时,由于海面的曲度,此时船上旅客尚不能望见纽约市内高楼,而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座巨大的雕像。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举起,目视前方,姿态优美。此时,有的旅客向她招手,有的旅客给她拍照。尤其是夜间,火炬内的灯光通明,加上从小岛地面射向巨像的探照灯光,使自由女神雕像更为清晰、壮观。同样,当海轮驶离市区码头时,也要在她旁边经过。此时,虽然距雕像较远,但由于雕像有高大的基座,依然依稀可见。旅客中有的人向它摆手,有的大声同她“再见”。自由女神像已成为船舶进出纽约港的一大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