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金禾實業財務數據“矛盾重重” 或涉嫌虛增業績

金禾實業財務數據“矛盾重重” 或涉嫌虛增業績

摘要:新浪財經發現,金禾實業產品三氯蔗糖銷量數據背離真實產能,多出的780噸銷量成迷,同時公司稅費支出與返還數據異常,按照公司披露數據計算稅金返還額應該為6000萬到8700萬之間,但真實數據僅有240萬的返還,相差如此之多。金禾實業財務數據“矛盾重重”,引發涉嫌虛增業績質疑。

新浪財經訊 金禾實業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4.80億元,同比增長19.3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0.22億元,同比增長85.37%,增長額為4.81億元。

新浪財經統計,金禾實業2017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3%,增長額為7.24億元,其營業成本較2016年同比增長4.80%,增長額為1.55億元,所以公司總收入與總成本增長差額約為5.70億元,與4.81億元的淨利增長額相差不大,因此可以判斷金禾實業淨利增收主要來自主業收入增長貢獻。

金禾實業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和基礎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新浪財經進一步發現,金禾實業精細化工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6.38億元,同比增長79.26%,增長額為7.24億元,基礎化工業務增長變化幅度不大,因此進一步得出的結論是金禾實業淨利實現同比85.37%的大幅增長主要來自精細化工品業務的增長。

此圖顯示,金禾實業精細化工業務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業務。

“矛盾的”產銷數據引虛增業績質疑

根據金禾實業年報顯示,公司基礎化工和精細化工產品銷售構成營業收入的主要部分,其中精細化工產品主要來自安賽蜜、三氯蔗糖、甲乙基麥芽酚的銷售。

根據公司公告顯示,2017年安賽蜜銷量同比增長 6.77%,銷售均價同比上漲20.96%;甲基麥芽酚銷量同比增長9.45%,銷售均價同比上漲70.99%;乙基麥芽酚銷量同比增長2.74%,銷售均價同比上漲86.41%。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金禾實業銷量增幅值遠低於淨利潤增長值和相關產品價格增幅值,這似乎可以說明是相關產品價格的大幅提升帶動了公司淨利的大幅增長。

但是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金禾實業主要銷售產品為安賽蜜、三氯蔗糖及麥芽酚。2017年公司披露這三類產品的產能分別如下:安賽蜜現有產能12000 噸(含2016 年4 月擴產3000 噸),甲、乙基麥芽酚合計4000 噸產能(生產線可根據市場需求切換),三氯蔗糖滿產能約2000噸,2017年期初已具有500噸的產能,其中,其2017 年3 月投產1500 噸。同時,在互動平臺中,金禾實業回覆投資者時也表示,公司甲、乙基麥芽酚產能合計為4000噸/年,目標處於滿產狀態。

公司回覆投資者情況如下:

金禾實業財務數據“矛盾重重” 或涉嫌虛增業績

在產品產銷率方面,金禾實業公告稱2017 年安賽蜜產銷率為92.15%,較上年下降9.09 個百分點,主要系安賽蜜產量增長較多,新增產能市場未及時完全消化所致;甲基麥芽酚、乙基麥芽酚產銷率分別為103.70%和98.99%,即麥芽酚平均產銷率約為101.35%。

根據公司公告顯示,安賽蜜產能利用率為92.18%,其餘產品均超過100%。因此其12000噸產能的產出為11061.6噸,其產銷率為92.15%,根據產銷率=[一定時間內已銷售出去的產品數量(S)/一定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P)]×100%公式,可以推出2017年安賽蜜銷量約為10193.26噸。麥芽酚產品假設按照產能“滿格”生產,根據產銷率可以推出其銷量約為4053.8噸。

根據公司披露的精細化工總銷量為17028.95噸,將安賽蜜與麥芽酚扣除後即可得出三氯蔗糖約為2781.89噸,但是根據其披露的三氯蔗糖產能滿產才2000噸,且1500噸為2017年3月增加。那麼銷量多出的781.89噸來自哪裡?金禾實業銷量數據背離真實產能。

同時,金禾實業公司公告稱,2017年產能利用率除安賽蜜以外均超100%,這不禁更讓人產生“數據失實”的疑問。

公告數據:

金禾實業財務數據“矛盾重重” 或涉嫌虛增業績

這蹊蹺的產銷“差額”是否存在通過虛構銷量來虛增業績呢?從公司稅收方面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稅費支出與返還數據異常加大“虛增業績嫌疑”

金禾實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30%,增長額約為7.25億元,但是查閱現金流量表發現,將其240萬元稅費返還一起考慮,其稅費總支付相比2016年卻同比下降440萬元。考慮到2016年的營改增的影響,稅金及附加不具可比性,但是流轉稅隨著收入增加而增加,且每個月都會繳納,故其現金流量表的稅費支出反而反應實際情況,但是,其7.25億元的絕對量鉅額增長,稅費反而下降或有背常理。

業內人士表示,一般講收入越高支付的各項稅費越高,收入越低支付的各項稅費越低。

但金禾實業卻違背了該常理,公司不僅稅費支付出現“異常”,連出口稅費返還也一樣。根據政策規定,公司自營出口增值稅實行“免、抵、退”政策。甲基麥芽酚、乙基麥芽酚、甲基環戊烯醇酮、安賽蜜、季戊四醇、吡啶鹽酸鹽的退稅率為13%;甲酸鈉、三氯蔗糖退稅率為9%。金禾實業2017年其出口業務金額約為7.85億元,按照9%與13%的退稅率,退稅金額應該為6000萬到8700萬之間。如果考慮抵減稅項,按照出口業務佔整體銷售17.5%,根據2017年整體採購金額為28.77億元算出其採購成本約為5.03億元,那出口業務整體納稅約為5000萬,那還有2000萬左右的退還,但是查閱其現金流表顯示才有區區240萬的返還,這或違背常理,這進一步讓人產生疑問,金禾實業業務涉嫌“虛增”的概率很大。

退稅政策:

金禾實業財務數據“矛盾重重” 或涉嫌虛增業績

根據興業證券2017年研報數據顯示,2016 年金禾實業安賽蜜產品銷售均價為3.5 元/噸同比上漲11.5%,2017 年,安賽蜜產品價格進一步提高至約4.5 萬元/噸;2016年,三氯蔗糖價格整體均價在37-38 萬元/噸,2017年產品價格有所回落,5 月降至38 萬元/噸,平均而言,30 萬元/噸將是平衡價位。

2017年3月27日,金禾實業發佈麥芽酚產品提價公告,甲基麥芽酚產品的渠道最低報價上調至15.50萬元/噸(含稅);乙基麥芽酚產品的渠道最低報價上調至15.00萬元/噸(含稅)。

金禾實業提價公告:

金禾實業財務數據“矛盾重重” 或涉嫌虛增業績

如果金禾實業“業績虛增”邏輯成立,新浪財經粗略按照安賽蜜4.5 萬元/噸,三氯蔗糖30 萬元/噸,麥芽酚15.00萬元/噸計算,假設公司麥芽酚2000噸滿產,那其或虛增業績金額至少在2元億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假設三氯蔗糖按照2000噸銷量計算,延續以上單價,得出的收入約為16.6億元,與其年報披露相當,但是多出781.89噸難道是存在其他產品銷售?如果是,那這些其他產品得以零元出售方可確保其收入與年報披露匹配,但這零元出售顯然違背正常商業邏輯。這或又進一步說明其銷量存在很大的可疑性。當然以上僅僅是依據有限數據粗算“虛增”的大致金額,不作為其業績“虛增”依據,但是從金禾實業披露的一系列數據來看,公司虛增業績的嫌疑很大。

假設數據列示:

金禾實業財務數據“矛盾重重” 或涉嫌虛增業績

公司高管集體減持

2018 年 1 月 13 日,金禾實業披露減持公告稱,公司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公司股份計劃的時間區間已過半,公司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尚未實施本次減持計劃。從減持名單看到,從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都在減持名單之列,套現高管達到8位之多。本次高管總共減持約426282股,約套現千萬左右,減持原因均為個人家庭生活改善資金需求。理論上,公司2017年淨利較上年度增長85.37%,增長額為4.81億元,業績到了歷史最好的一年,理應看好,那為何急於減持,欲套現離場,背後原因或不言而喻。(公司觀察 文/譚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