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改革開放40週年」對話付強|40週年,不忘初心,愛馳同行

「改革開放40週年」對話付強|40週年,不忘初心,愛馳同行

2018年,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奠基65週年。40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連續多年位列世界第一,迎來千萬輛產銷大關,建立起新型的獨立自主的汽車工業體系。如今,改革開放的旗幟更加鮮豔,在更高遠處飄揚、指引新時代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時代孕育著微小卻不弱小的企業巨星。愛馳汽車,在以付強為代表的傳統汽車人的帶領下,用新互聯網思維打造的新能源品牌,開啟了新的征程。

「改革開放40週年」對話付強|40週年,不忘初心,愛馳同行

從1989年進入汽車行業,付強已在汽車行業拼搏了近30年。付強16歲就考入了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專業,23歲已經研究生畢業。他輾轉銷售、市場、財務多重崗位,精通英文和德文,具備與外方溝通的豐富經驗,是一名汽車界的營銷奇才。付強做事講求效率,邏輯嚴謹,對合作夥伴既能彬彬有禮,在遇面對重大原則時也能不卑不亢,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堅韌的性格以及永遠追求卓越的人生信條,預示著付強與愛馳的相遇,已經註定在他生命最燦爛的時光中陪伴愛馳的成長,見證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

一汽奧迪開拓者:打造奧迪模式

1999年,在一汽長春汽車研究所有10年工作經驗的付強,以“一汽-大眾市場部部長”的身份,調任一汽-大眾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負責奧迪品牌的推廣營銷。彼時,奧迪品牌剛剛引入中國,品牌推广部門也僅有付強一人,主管國產奧迪網絡建設及市場開發事務。而市場佔有率和銷量是證明銷售負責人成績的唯一驗證標準。

付強上任,一汽-大眾將奧迪A6投放市場,隨即奧迪A6迅速佔領高檔汽車市場,業績全線飄紅,銷量大大超乎預期。從付強任職期間的換代改款開始,A6到現在一直是中級豪華轎車隊列裡的佼佼者,可以說奧迪帶領德系集團徹底把日系、美系打到至少十年抬不起頭。

2004年,奧迪A6廣告《門童篇》在各大電視臺霸屏。在《門童篇》籌劃之前,付強已擔當3年的品牌建設工作,在他的營銷下奧迪A6已成為中國最豪華的商務轎車品牌,贏得了走在時代前沿的中國成功人士一致青睞,逐漸成為一種成功的標誌。付強說:從市場調研數據和各方面信息反饋來看,對於奧迪A6能夠承載商務尊貴地位這方面,幾乎所有的消費者已經認知和承認。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恰恰有一部分潛在消費者還沒有全面認識到奧迪A6駕乘俱佳的全面價值,誤以為奧迪A6僅僅適合乘坐而不適合自己開。我們現在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讓他們瞭解:奧迪A6的用戶不僅能夠體驗到高水準的舒適安全享受,而且還能體驗到駕駛操控的樂趣。

「改革開放40週年」對話付強|40週年,不忘初心,愛馳同行

這說明奧迪品牌形象在不斷提升。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繼續保持了較高的銷售業績,遼寧、江蘇和浙江等省市的銷售額也穩步增長。私人購買者在奧迪A6用戶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主要是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私營業主、企業家和專業技術人員等成功人士,奧迪車的官員專用車形象在逐漸改觀。

“在付強任職的5年內,一汽大眾奧迪成為國內豪華車第一品牌,而付強個人也經歷了從一個品牌的起步到走向輝煌的整個過程,這樣的人才,對於一心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大眾而言,絕對是‘稀缺品’。”一位接近一汽大眾高層的人員透露。

付強在任的這5年,奧迪從默默無聞的國產車,到成為中國高檔轎車的領頭羊。奧迪逐漸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出色的營銷團隊和忠誠的客戶群體。奧迪的先行優勢從那時一直延續到現在,至今未被“眼紅”的競爭對手所超越。

當奧迪品牌的“中國骨架”完全成形之時,付強選擇了離開。

斯柯達掌舵人:超越德國本土

2006年年中,付強加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任斯柯達事業部部長。與奧迪類似,斯柯達同樣是一個全新的品牌,但任務更為艱鉅。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大量出口到中國市場用於當時的出租車,斯柯達品牌給中國消費者留下了“低端”的印象。付強如此比喻:“一開始我們做斯柯達品牌的時候,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看似一張白紙,但實際上這張紙並不是太白。我們需要先把這個紙洗白,然後在上面重新作畫。”

3年後,付強執掌的斯柯達事業部僅靠三款車型就提前完成了全年十萬輛銷售目標,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了斯柯達總部的預想。付強帶領斯柯達將中國地區升級為最大最好的銷售市場,付強成為斯柯達品牌中國營銷體系建設和品牌建設的關鍵推手。付強的搭檔施羅德也由此調任總部,以其在中國的成功經驗為範本開拓全球市場。

作為大眾集團旗下的子品牌,大眾與斯柯達這兩個品牌是分開運作的。付強執掌後,在企業中方的主導下,斯柯達內部部門進行升級調整。原售後部門由科級成為部級,並新建了很多平臺科室,貫通大眾與斯柯達兩個體系。建立這樣的平臺科室後是為了便於整個斯柯達中國的思路貫穿到上海大眾之中。而在中國,上汽的氣場與強勢是眾所周知的。上汽集團在多年合資合作以及自主發展過程中,顯示了自己的實力。

斯柯達進入中國時所牽涉的中外方關係、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係異常複雜,並不是一般品牌所能比擬的。不僅是斯柯達,所有的合資企業在起步階段,中方基本處於弱勢地位。因為無論是管理、流程、人才還是研發,都未成形。這個時候需要從國外導入更多東西,能夠快速實現合資企業前期哺乳的成長過程。當然,還必須要有一個超強執行力和超強判斷力的領導者。

一切尚處於築基階段時,付強的堅持是明智之道。如果沒有從起步到維穩的5年磨礪,今天的上海大眾斯柯達,是不會讓大眾總部乃至斯柯達全球矚目的,也就沒有了隨後外方對中國市場控制權的渴望。

然而,就在實現斯柯達品牌在中國“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茁壯成長”,事業如日中天時,主導者付強選擇了離開。

這5年時間,付強所做的奠基工作,有目共睹,被評為“汗馬功勞”,不足為過。只是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職業經理人。如今的上海大眾斯柯達,路越走越寬,於付強而言,當“拓疆者”的工作完成之時,就需要去尋找更大的舞臺,猶如當年離開奧迪一樣。

如果不想重複在既定軌道前行,那就必須轉身。對於很多職業經理人而言,能夠提前看到10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樣,是一件可悲的事。斯柯達在中國,已經翻過了最沉重的一頁。彼時的狀況之於大眾中國、之於上海大眾、之於斯柯達、之於付強,都必須進一步改變。

「改革開放40週年」對話付強|40週年,不忘初心,愛馳同行

沃爾沃的救星:付強時代的平穩起飛

2010 年3 月28 日,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在時任工信部部長李毅中的見證下,李書福執掌的吉利控股用18億美元從福特汽車手中收購了沃爾沃轎車100%股權及相關資產,13年曆史的中國民營車企將82 年曆史的歐洲豪車納入麾下。同年8 月2 日,雙方在倫敦正式進行資產交割,吉利收購沃爾沃大功告成。

在李書福看來,沃爾沃是一隻老虎,只不過暫時被困在籠子裡,要做的就是放虎歸山。吉利收購沃爾沃的三年中,李書福踐行了這一戰略初衷。吉利為此組建了一個國際化且透明的董事會,其中付強任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CEO。2012年5月14日,付強在沃爾沃汽車的郵箱正式開通,標誌著這位此前已在中國汽車界耕耘數十載的汽車人正式加盟沃爾沃。

2012年沃爾沃在華僅推出一款新車型V60,全年銷售額下滑了將近11%。2013年,付強讓這個數字變為正增長40%左右,超出豪華車整體市場平均增幅一倍多。在付強入職沃爾沃的4年間,沃爾沃的銷量由2012年的41 989輛、2013年的61 146輛穩步提升至2014年的81221輛。四年間,付強為沃爾沃銷售公司的業務增長開創了全新局面,在釋放沃爾沃品牌魅力的同時,出色地完成了中國成長戰略的重要部分,使中國市場成為沃爾沃全球品牌復興的中流砥柱。

2015年2月,付強在三亞宣佈,2015年為沃爾沃中國品牌年,“沃爾沃有實力、有自信在中國實現品牌的全面復興”。其後兩年間,沃爾沃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基於SPA平臺的全新XC90和S90,並先後推出了一系列新能源車型,展示了沃爾沃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先進技術。

2015年7月15日,全新沃爾沃XC90在上海上市,柳傳志、梅葆玖、陳道明、易到用車CEO周航等大腕兒,紛紛到場為其“站臺”。幾位大佬鍾情XC90,除了經濟實力,都是所在領域卓有成就的人物,無一例外形象正面、行事低調、風格內斂。正是這種人群共性,吸引更多的人有意願成為全新XC90的車主。除了對產品性能認可,他們或許更想從圈層中找到認同,表明自己和上述人群具有相同特徵。付強這次大手筆的圈層營銷昭示著全新XC90正成為精英階層購車的熱門之選,XC90在大學教授、律師、醫生等高學歷職業人中取得了不俗的市場表現。

「改革開放40週年」對話付強|40週年,不忘初心,愛馳同行

造車新星:用經驗縫製戰衣

進入事業天花板的付強於2016年5月16日宣佈從沃爾沃辭職,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中國汽車未來發展的新航道——新能源汽車的製造中,創辦了造車新勢力的新星愛馳汽車。和大喊口號搭配精美PPT 的互聯網造車不同,數十載傳統車企沉澱的經驗告訴付強,愛馳汽車要從一開始就要選擇一條自建工廠造車的艱難之路。

愛馳汽車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從最初的的一個人發展到今天的500多人,每天都在增長。隨著上汽高管財務總監谷峰以聯合創始人身份加盟,使愛馳的資金籌措和資金運作之路更加順暢。它的迅速成長預示著新勢力造車的力量再也不可能被忽視了。

2017年3月28日,愛馳上饒生產基地落成,2018年2月28日封頂,3月初設備進廠。可以說僅用一年的時間就交付了兩個工廠——上饒生產基地+數字化虛擬工廠,這樣的效率創造了汽車界的“愛馳速度”。

愛馳繼承了付強這位營銷大咖的一貫的商業打法,在暫時沒有產品推出時先預熱市場,給消費者留下印象,連續冠名贊助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就是其中重要一步。AIWAYS杯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校園行共三站,分別是吉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和同濟大學,校園行以“汽車進化論之無人駕駛”為主題,傳遞行業發展趨勢、技術發展方向等最新信息,邀請汽車行業、企業專家走進校園,共同暢談未來汽車發展趨勢。校園行收官後,愛馳汽車冠名支持的首屆AIWAYS杯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FSAC)在襄陽開幕。

2018年2月,愛馳億維在成立一年後宣佈正式更名為“愛馳”,並非字面上改變如此簡單。在2018年改弦更張,於長遠的時間跨度來看,並非心血來潮,並非卜數只偶,而是在改革浪潮中順應時代發展的明智之舉,造車新勢力希望以更新姿態、更新面貌迎接新時代到來。

在產品研發方式上,付強認為:“通過正向開發的方式打造車型平臺耗時耗財,但好處是可以更好地控制整車質量、車型拓展空間更大、縮短後續車型迭代週期,還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做定製。雖然,消費者不一定參透車企在開發產品中的不易,但功夫不能做在表面,正向開發對於車企而言,至關重要。一般來說,沒有幾十年的造車經驗難以實施用正向開發的方法造車,這也是目前眾多造車新勢力最難以跨越的技術門檻之一。”愛馳在產品佈局上有兩條清晰的產品線:一是以德國性能車"教父級"人物RolandGumpert主導的RG純電動跑車系列,另一個是基於自主MAS平臺打造的中高端產品系列,包括SUV、轎車和MPV等主流車型。

在銷售渠道方面,付強倡導售後和銷售分離的理念,依託電商的銷售體驗店和一鍵下單的服務提供商,為用戶打造統一的汽車消費體驗,包括透明可見的購買流程、規範的價格體系和豐富的接觸渠道。“汽車廠商、經銷商、用戶利益點的不一致,是當下汽車渠道痛點的源頭,也正因如此,經銷商與廠家的矛盾在激化,客戶的購買體驗差。”付強如是說。

在智能互聯科技方面,付強認為現階段汽車已經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人們開始追求的是智能共享的出行方式,智能網聯將在日後創造重大價值。國家對於新能源的支持,數字化趨勢的推動,都將成為智能網聯的重要推動力。“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是愛馳汽車推進智能網聯版塊的主旨,一方面積極協同科技公司、科研院校、供應商各方力量進行前瞻研究,另一方面結合自身的定位市場和客戶人群,配合車型計劃做務實的實車自動駕駛部署。

沉澱了多年的傳統汽車從業經驗,付強發現汽車行業存在很多弊端,有很多亟待改進的地方。他說:“我們尊重汽車行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傳統汽車行業裡那些不被消費者認同的部分,得以優化;那些能夠使傳統汽車行業運轉效率更高的部分,在愛馳汽車可以更加發揚光大。”

習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指出:“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到達理想的彼岸,就要沿著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每一代有每一代的長征路。”對於今天的新能源汽車來說,有曾經合資車企的步履維艱,有自主車企的技術難關,有實幹家的一絲不苟,前輩們樹立的豐碑在一代代汽車人心中,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學習的榜樣。新能源汽車擔負著帶領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重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帶領下,我國當代汽車人在新的長征路上,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研發製造出更好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

「改革開放40週年」對話付強|40週年,不忘初心,愛馳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