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王熙鳳一直善待劉姥姥?

愛讀書的毛荷西


王熙鳳和劉姥姥,這兩個人物在《紅樓夢》中給人的印象都很深刻。她們有相同之處,都能逗賈母及眾人開心,但是走得是不同的路線。王熙鳳是以刻意賣笑逗賈母開心,而劉姥姥則是以她的真實表現引發了眾人大笑。王熙鳳是貴族,劉姥姥是社會最底層的平民,一個平民突然走進一個貴族家庭,而且還是皇親國戚,京城裡的四大家族之一。可以想象,劉姥姥所受到的視覺和心理衝擊有多大,底層平民沒見過那麼大的排場,也不懂得那麼多的規矩。所以,在貴族的眼裡,劉姥姥的行為鬧出了不少笑話。


但是,她們之間的緣分也是從這笑鬧中開始的。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從劉姥姥進榮府的三次過程來探討,王熙鳳善待劉姥姥究竟出於什麼原因?是不是一開始就是“善待”?

第一進:一個貴族婦人的惻隱之心


劉姥姥的女婿王狗兒祖上和王家祖上連過宗,成了同族。世道多變,兩代過後,天差地別,王家後人成了賈府的奶奶,王狗兒窮得鍋都揭不開了。於是,劉姥姥和狗兒合計著要去賈府打秋風。


他們家原不是一家子,不過因出一姓,當年又與太老爺在一處作官,偶然連了宗的。這幾年來也不大走動。當時他們來一遭,卻也沒空了他們。今兒既來了瞧瞧我們,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簡慢了他。便是有什麼說的,叫奶奶裁度著就是了。


話說王熙鳳見了劉姥姥不知她是什麼樣的親戚,於是找下人去回了王夫人。可以說,劉姥姥初進榮國府就能得到幫助,主要還是得益於王夫人的一席話。王夫人的話裡表達了三層意思,第一層:兩家確實是親戚,這等於告訴王熙鳳這層她不知道的關係;第二層:之前他們的確有走動過,並且來一回也沒空手回。意思是這回也不能例外;第三層:就是交待也不能怠慢了他們,意思就是給什麼,給多少錢,你看著辦吧。


這樣一來,王熙鳳錢或物總是要給的,給多少則是她說了算。最後,我們知道王熙鳳給了劉姥姥20兩銀子,在鳳姐眼裡是小錢,但是對於一個窮得沒飯吃的社會底層老婦人來說,這可是一大筆錢。在書中後來也有寫到,20兩銀子已夠一戶莊家人過一年了。


所以,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在她的心中,她認為她得到了“善待”,書中提到劉姥姥一聽,“喜的又渾身發癢起來”。在鳳姐眼中,她確是動了惻隱之心,很同情她“連吃的都沒有”,這種同情是一個富有的貴族對下層人民的同情,走時還特意給了坐車錢。


所以,一進榮國府,善待還是成立的。


第二進:劉姥姥不同凡響的表現


劉姥姥第二回進榮國府,不是來求助的,她是來報恩的。她把自己鄉下種的一些農產品拿給城裡人吃,棗子倭瓜野菜這些。意思是你們城裡人吃膩了大魚大肉,可以換個口味,吃些原生態的東西。


老太太說:‘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請了來我見一見。’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緣分了。”

劉姥姥這次無意中與賈母結緣,再加上鳳姐為討賈母喜歡,便留在了榮府。這一留可不得了,一個鄉下老嫗全方位體驗了一把貴族生活,也算是開了眼,當了一回女清客。


劉姥姥不僅逛了曾經為皇妃蓋的大觀園,見識了賈府的奢華;而且賈母高興,來了個兩宴大觀園,她有幸一飽口服,吃到了貴族們的餐食,不來榮府,恐怕一輩子也吃不到那些食物。她還另換了榮府的衣服,在寶玉的床上睡了一大覺。雖然僅兩三日,但她的表現很得賈母和眾人的歡心,逗弄得眾人笑聲不斷,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過劉姥姥的這些言行舉止,王熙鳳對劉姥姥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係也親近起來了,特別是讓劉姥姥幫她女兒起了名。這一舉動說明,王熙鳳在心裡上接受了劉姥姥,對她產生了信任感和親切感。


所以,劉姥姥從榮府走得時候,王熙鳳主動給了劉姥姥不少東西,外加八兩銀子,平兒也給了她衣服。王夫人給了一百兩銀子,叫她回去做個小買賣。劉姥姥這次進府收穫頗豐,拉了一車東西回去了。


所以,二進榮國府,劉姥姥不同凡響的表現為自己贏得了地位,王熙鳳除了打趣她,也確實是善待了劉姥姥。


第三進:劉姥姥高尚的人格魅力

當劉姥姥第三次進榮府時,賈府大起大落,從“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繁華跌到了谷底。賈母去了,大觀園空了,王熙鳳昔日的神氣和威風已蕩然無存,而且染了一身病。


此情此景,還有人專門來看她,王熙鳳心裡五葉雜塵。此時的她,對劉姥姥是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可見劉姥姥的人品值得信賴。於是她把女兒託付給劉姥姥,除了平兒,她再無什麼值得信賴的人。


這一次,我們也知道,在平日裡,王熙鳳也常接濟劉姥姥,她們家的日子在鳳姐的幫助下過得也還不錯。所以,劉姥姥後來是真的得到了王熙鳳的善待。


她用自己的善良、率真、質樸、憨厚,佔勝了階級隔閡,為自己贏得了生存的空間。同時,她也知恩圖報,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回饋王熙鳳的幫助,即使在她死後,這種恩情也沒有減淡,足見她高貴的人格魅力。


綜上,我認為,從她們結緣開始,劉姥姥確實得到了王熙鳳的善待。

讀書悟道


因為劉姥姥巨窮,窮到幾乎斷炊,所以才舍著臉面去十幾年沒有任何聯繫的豪門賈府去祈求。

在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窮人可以避開妖魔鬼怪,大概是鬼祟之流也嫌貧愛富吧!

王熙鳳的女兒生來孱弱,她希望劉姥姥這個貧窮且壽高的老太太給巧姐起名字,用劉姥姥的貧窮來避開鬼祟的纏繞,因此,她對第一次到劉姥姥來賈府時,很是傲慢,但是後來巧姐有病,王熙鳳對劉姥姥在精神上有所依賴,所以對劉姥姥非常大方慷慨,也正是她的大方慷慨,才"積下陰德",劉姥姥在賈府一敗塗地的時候幫助巧姐脫離苦海。


小路118


《紅樓夢》以寶玉,黛玉以及寶釵的三者愛情悲劇為主線,以賈府為空間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沒落。其中,有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就是劉姥姥,她作為一個局外人在故事中多次出現,並且受到了陰狠毒辣的賈府管家王熙鳳的善待,這就不禁引起很多人的好奇,為什麼王熙鳳會對劉姥姥如此好呢?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人情練達

劉姥姥在小說中第一次出現是帶著板兒不遠千里的來到賈府,因為和王夫人有一些沾親帶故,在最落魄的時候來到這裡希望可以得到一些救濟,雖然沒有見到王夫人但是在周瑞家幫助下見到了王熙鳳並且得到20兩銀子,在走的時候王熙鳳還給了一吊錢然他們僱個馬車回去,這次可能是完全出於王夫人的面子。

故事的重點就在於第二次,劉姥姥帶著幾麻袋的瓜果蔬菜來了賈府,作為農民的劉姥姥只能帶這些過來了,但是這一舉動無疑給王熙鳳留下了極好的印象,知恩圖報成為了劉姥姥的標籤,之後在和賈母的聊天過程中,劉姥姥深知賈母喜歡聽什麼,因此憑藉著良好的口才以及一般人不能擁有的見識被賈府眾人喜歡。


二、巧姐取名

還有一件事情也極大的加深了王熙鳳對劉姥姥的好感,就是給她女兒取名字,取名字這種大事自古以來就很受我們中國人重視,由此可見王熙鳳對劉姥姥的信任,並且劉姥姥也取了一個讓大家都很滿意的名字“巧姐”並且最後也與她結下了不解之緣在。

通過取名王熙鳳對劉姥姥的好感就更深了,最後賈家沒落,巧姐被賣,這時候又是劉姥姥出現了,她出錢搭救,避免了巧姐悲慘的一生並且成為了板兒的妻子,劉姥姥的孫媳。


三、曹公有意安排

王熙鳳在書中給人的形象是一個精明能幹的女強人,一生待人尖酸刻薄,唯獨對劉姥姥與眾人不一,也就是這唯一一個人使王熙鳳避免了不能再過於悲慘的命運,這也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一個人無論多麼的壞,內心也會有對這個世界的真善美的體驗,而王熙鳳對劉姥姥就是最好的體現,如果當年換做是另一種態度,真不知道巧姐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劉姥姥的人物設置雖然是一個農村人,但是她的見識遠遠超過了其他人,並且還有著一顆善良的心,這樣的人被王熙鳳善待並最終也因此讓賈家的無辜的小可愛巧姐得以免於遭難,人間自有真情在。


微光人文


劉姥姥和王熙鳳,一個是村野老婦,一個是顯赫貴族的當家奶奶。王熙鳳掌管大家族的日常開支,有權有錢,可謂“富貴無邊”,而另一個呢,是個在溫飽線掙扎的農民。命運讓這兩個女人有了交集,鳳姐沒想到的是,自己無心插柳的善待這個老婦人,日後成了救自己唯一骨血的恩人。



王熙鳳善待劉姥姥,完全是給王夫人面子。劉姥姥第一次來賈府“打秋風”時,鳳姐還不認識她呢,等打探了王夫人,才知道是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乾親戚。還有王熙鳳的爺爺做官時,底下一個姓王的巴結,硬是自稱是“侄子”,劉姥姥的女兒又嫁給了這家姓王的,你瞧瞧,這拐了多少彎兒?

因為王夫人“惜老憐貧”的善名在外,劉姥姥家裡缺衣少食,幾乎過不得冬天了,厚著臉皮來“要飯”,鳳姐就隨手給了她二十兩銀子,解決了劉姥姥的燃眉之急,也是賣了王夫人一個大大的好名聲,反正這個銀子是公中的錢,不用鳳姐掏腰包,她又落得個好人情,精明的鳳姐何樂而不為?



有了這二十兩銀子,劉姥姥回家買米買碳,一家人還能過個肥年,她能不念鳳姐的好?所以轉年秋天,劉姥姥肩扛手提了許多的農作物,她是個明理的人,來還人情哩。

賈家富貴滔天,自然不稀罕她的禮物,但是人家有這份感恩的心是難得的了。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可是趕巧了,賈母知道了,正想找個年紀相仿的說說話呢,就留她住了幾天。劉姥姥可是開了眼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穿過的,挨個體驗了一遍,她也給久居深宅大院的這些人帶來了新奇的歡樂。

鳳姐多聰明,她一貫會奉承賈母 看見賈母喜歡劉姥姥,她還敢慢待這位開心果?你看看劉姥姥回去的時候,帶走多少好東西?金銀綢緞、精美吃食,還有妙玉嫌棄不要的成窯茶杯,這個可是好東西。

王熙鳳見識過劉姥姥的口才性格,她是拿劉姥姥當長輩和朋友的,劉姥姥臨走時,鳳姐還求她給女兒起個小名兒,劉姥姥考慮一下說就叫“巧姐”吧,王熙鳳還真就聽了她的話,冥冥之中,巧姐和劉姥姥的緣分就這樣結下了。


踏月而來抱花眠


正如巧姐兒的判詞所云,“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對於劉姥姥的接濟,王熙鳳只不過是事出偶然,並非從最初就發自真心的善待。劉姥姥之所以能在賈府接下善緣,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賈母,周瑞家的就曾說過,“可是姥姥的福來了,竟投了這兩個人的緣了”。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傍晚準備辭行的時候,周瑞家的去向鳳姐稟告,誰曾想賈母也聽到了,“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請了來我見見”。正因為賈母的許可,劉姥姥才得以住下,並且來了一場風風光光的遊園活動。

劉姥姥是個聰明人,捉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憑著自己樸實憨厚的性格與見多識廣的智慧,甚至不惜充當“跳樑小醜”賣力表演,來哄得賈府所有人開懷大笑。經過此次劉姥姥進大觀園活動,賈府上下包括賈母在內,都被劉姥姥樸實的幽默所打動。

也就是從劉姥姥這次二進榮國府開始,王熙鳳才開始真正善待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的時候,劉姥姥打秋風意圖的很明顯。王熙鳳何等聰明,立馬差人問訊了王夫人的意見,在王夫人“別簡慢了他”的示意下,送了些許衣物還有二十兩銀子。由初見劉姥姥的敷衍客套到第二次見劉姥姥的盛情款待,其中起關鍵作用的,不是劉姥姥帶來的應季蔬果,也不是王熙鳳大發善心以圖福報,

而是賈府最高掌權人賈母真心喜歡劉姥姥這個“積古”的老人。對於賈母心之所愛,鳳姐一向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也正因為這位“積古”老人源自鄉土的樸實與健康,鳳姐才會在劉姥姥這次回家之前,請求劉姥姥為自己的女兒送祟起名。劉姥姥取的“巧姐兒”,正如她所期待,巧姐兒的命運“必然遇難成祥,逢凶化吉,都從這“巧”字兒來!”

何止是巧姐兒這一生的命運,劉姥姥與賈府和王熙鳳的善緣,也“都從這‘巧’字兒來”。

鳳姐曾經就像打發普通窮親戚而接濟劉姥姥的時候,她也沒有想到自己一次偶然的善心,卻為自己的女兒巧姐兒在日後換來逢凶化吉的美好結局。

通過這次取名,劉姥姥與鳳姐的羈絆加深,與賈府的聯繫加深。被生活所迫,她不惜拉下老臉到賈府打秋風,骨子裡卻深懂知恩圖報的道理。後來聽說賈府抄家後,劉姥姥“幾乎唬殺了”。得知賈母去世之後,悲痛欲絕的劉姥姥,次日天沒亮就趕著進城來了。鳳姐與賈母對劉姥姥的這份善待,並沒有打了水漂。劉姥姥用自己的樸實善良,在賈府沒落之時及時伸出來援助之手,不管是略盡微薄之力的看望,還是竭盡所能的營救,都彰顯出這位“積古”老人的知恩圖報。

總之,鳳姐起初願意接濟劉姥姥,並不是一時出於真心的善待,大多礙於祖上連了宗的面子與情分,不好拒絕。後來是因為賈母喜歡,鳳姐才對劉姥姥真正重視起來。這裡面雖有討好賈母之嫌,但聰明爽快的鳳姐也是真心被劉姥姥的樸實善良所打動。“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大戶人家有窮親戚,窮親戚也能在關鍵時刻救人於水火之中。所謂“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等大難臨頭那一天,有時數代的骨血之親也抵不上一次的滴水之恩。


此箋


王熙鳳,在紅樓裡面,從來都是一種心機過人,也習慣用心計的人。而劉姥姥恰恰相反,雖然是賈府鄰居,卻從來都是一個安分守己的老人,不貪圖什麼。

每個人人心,都有一種向善之心,王熙鳳也不例外。只有在毫無心機的劉姥姥面前,她才能夠找回最乾淨的心靈淨土,所以會善待。


書畫弘揚者


自認為,王熙鳳,和正常人處理事務的情懷一樣,幫助劉姥姥對她來來說就是九牛一毛。再就是劉姥姥會辦事,很喜慶,救濟劉姥姥顯示岀她的大度,愛心,佛緣。何樂而不為呢!關於後面的福報做記是她後來也沒想到的!


隨緣靜音54110344


王熙鳳是寶玉的媽王夫人遠房姪女,王熙鳳孃家親戚都和劉姥姥住在一個荘子上,劉姥姥來找王熙鳳是相互都是故交,她咋不去別人家,不認識!再者,劉姥姥拿了王的錢物外,給王的親人也帶些回去。


包強中


莫道蛇蠍女兒心,柔情也曾昭世人。只是寒冬無鐵骨,怎奈冽冽西北風。


用戶一生蝶夢千百回


王熙鳳對劉姥姥並沒有為什麼特別照顧,反而是劉姥姥得人滴水之恩,銘記感恩。當然人家是天堂一樣高貴的貴族,她也必須結交。王熙鳳對她只是小恩小惠,和一時打發路邊的乞丐差不多,一時發一點點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