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期間學生怎樣自學語文?用上這些方法,不再為孩子成績發愁

我是小學語文老師,自由撰稿人,每天分享語文學習方法,探討熱點教育話題。

最近,有家長諮詢我:李老師,我學歷低,輔導孩子作業比較費勁。請問您有什麼好辦法嗎?

受到疫情影響,很多學生都無法正常返校上學。他們只能盯著手機、電腦等設備,學習老師的直播課程。

由於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接受能力不同,水平難免會拉開差距。學生居家學習,僅僅靠家長的督促是不夠的,還需要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疫情期間學生怎樣自學語文?用上這些方法,不再為孩子成績發愁

今天,本人圍繞語文這門學科,談一談小學生自學語文的方法。

1、2年級學生

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偏小,識字量較少。建議學生先預習課文,把課文大聲朗讀兩遍,瞭解主要內容,用鉛筆給自然段標上序號;接著,藉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最後,結合教輔資料,練習生字的筆順、造句,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通過讀書實踐,能擴大孩子的閱讀量。家長可以讓孩子閱讀一些帶拼音的故事書;給他們購買精美的繪本,陪孩子講講故事。

疫情期間學生怎樣自學語文?用上這些方法,不再為孩子成績發愁

每天清晨,可以讓孩子背誦古詩詞、諺語、名言警句等,以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增加他們的語文積累。

為了提高寫作能力,家長應安排孩子堅持寫日記,記錄每天的所見所聞,抒發自己的感受、情感。

要讓孩子嚴格按照日記格式去寫,每天發生的事件中,挑選自己印象最深的。

不必太計較篇幅長短,但一定要內容完整,語句通順,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長期寫日記,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思維力、書面表達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幫助。

疫情期間學生怎樣自學語文?用上這些方法,不再為孩子成績發愁

3—6年級

三、四年級學生已掌握一些自學方法,但仍需要家長的指導。五、六年級學生自學能力有所增強,可以自主預習課文,完成家庭作業。

1.生字詞方面

學生在朗讀課文時,經常會遇到生字詞障礙;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了解課文大意。理解詞語的意思,主要方法有:查字典、聯繫上下文、近義詞替換等等。

疫情期間學生怎樣自學語文?用上這些方法,不再為孩子成績發愁

2.理解句子含義

在課文精選的散文、小說中,會有一些句子晦澀難懂。怎樣理解它們的含義呢?可以採用以下方法:結合時代背景、抓關鍵詞、聯繫課文內容等等。

3.概括文章內容

要讀懂一篇文章,就必須弄明白全文講的什麼內容。只有理解文章內容,才能把握中心思想,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概括文章內容,又有什麼好辦法呢?

疫情期間學生怎樣自學語文?用上這些方法,不再為孩子成績發愁

(1)合併段意法

將每段大意連貫起來,加以整理概括,就是文章主要內容。

(2)列小標題法

①摘錄法。從課文段落中找關鍵詞或短語,作為小標題。

②濃縮法。在概括段意的基礎上,把段意提煉成為小標題。

疫情期間學生怎樣自學語文?用上這些方法,不再為孩子成績發愁

(3)串連要素法

寫人記事文章,包括六大要素,分別是: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可以把以上要素串連起來。

(4)概括問題法

一般情況下,文章要按一定順序來寫。當閱讀一篇作品時,學生應認真思考:作者圍繞哪些問題展開論述的?可以把這些問題組合起來。

疫情期間學生怎樣自學語文?用上這些方法,不再為孩子成績發愁

結語

學習語文這門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閱讀理解、寫作等能力。作為家長,要改變傳統觀念,注重科學引導,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讓孩子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您認為孩子自學語文,還有哪些好辦法呢?歡迎多提寶貴建議。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贊、轉發、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