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招惹糖尿病的一個壞習慣,有些人每天都有

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數量居世界第一,達 1.14 億——差不多 10 個人裡就有 1 個糖尿病患者。

除了遺傳因素等,生活中的壞習慣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推手。

一提到壞習慣,可能我們大家就會想到:吃了太多高糖分的食物。

高糖飲食很容損害健康,雖不會直接引發糖尿病,但總能讓人在糖尿病面前變得脆弱。

不過,還有個隱形的殺手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另一個常見的飲食習慣——

一、吃鹽太多患糖尿病風險會增加

研究發現,其他生活方式相似的前提下,吃鹽多的人,得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2 倍。

招惹糖尿病的一個壞習慣,有些人每天都有

研究人員給出的解釋是:

首先,過多的鹽會使體內一種名為「飢餓素」的物質增多。

這種物質會抑制胰島素分泌,讓人體「抵抗」胰島素,並直接削弱胰島素的降糖能力。

其次,聽名字就知道「飢餓素」會增加人的食慾。

吃得多,自然就容易變胖,而糖尿病常常伴隨肥胖而來。

另外,鹽會增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本身,也會加重血管的損害,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

想預防糖尿病,或者想控制好血糖,除了少吃甜的,也要記住,少吃過鹹的食物。

糖友要不要多吃鹽

二、看看你的運動量

有些糖尿病友說,我的工作很累,不吃鹽沒力氣。

雜誌要告訴大家的是:的確有這個可能,但要遵守以下原則:一般勞動強度和弱勞動強度(糖尿病)的人用不著刻意補鹽,但不在室外勞動或運動的人群相比普通人會大量失汗,“體內的鹽分會隨著水分一同流失,如果這時候只注意補充水分,很容易導致血液中鹽的濃度不斷降低,甚至可能導致肌肉痙攣。當出現這種症狀時,說明體內鹽分嚴重不足。

招惹糖尿病的一個壞習慣,有些人每天都有

三、糖尿病友嚴格把控食鹽量

從小妙招開始

1、採用小鹽勺控制用鹽

為了少用鹽,換用一把2克的小鹽勺,嚴格按定量用鹽。一開始,很不習慣,覺得菜沒有味,很難吃。怎麼辦呢?

招惹糖尿病的一個壞習慣,有些人每天都有

2、限鹽小竅門減少用鹽

炒菜出鍋時再放鹽,或把鹽直接撒在菜上。 這樣果然效果好多了,同樣的用鹽量,可吃起來感到有味了。因為這樣鹽分不會滲入菜中,而是均勻散在表面,能減少攝鹽量。舌部味蕾受到強烈刺激,能喚起食慾。

用酸味來強化鹹味。多放醋就感覺不到鹹味太淡,因此經常在菜裡面放點醋可以減少鹽的用量。做菜時加些番茄醬,也有一樣的效果。

招惹糖尿病的一個壞習慣,有些人每天都有

這樣不僅能促進消化、提高食慾,還能增加礦物質的吸收率,減少維生素的損失,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做菜時,用醬油、豆瓣醬、芝麻醬調味,或用蔥、姜、蒜等提味。做出的菜比直接用鹽味道更好。注意:5克醬油、20克豆醬所含的鹽分相當於1克鹽。

做湯基本不放油、鹽,做清湯。適量放些蝦皮、紫菜提提鮮就可以了。這樣也減少了鹽的攝入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