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大家好鴨!我是記錄儀評測專業戶~佛系老司機~

2018年雙11期間,Mio推出了旗艦機型790,時隔一年之後,Mio準時帶來了2019年的新旗艦——Mio796和Mio799(高配版)。很多人對Mio這款最新產品還是充滿期待的,但它與老款Mio790相比,有什麼變化?是否值得買呢?畢竟老款要便宜近100元啊。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我終於在796正式上市前兩天收到了廠家寄來的產品,我將客觀地展現它的各方面變化和特點,希望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外觀——兩處重點優化

796的包裝盒和790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印刷不同,我們跳過開箱環節直接進入主題吧。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外觀上還是非常好區別的,796鏡頭周圍的一圈紅邊很顯眼,其實它最最最大的變化就是這顆鏡頭。

優化1:鏡頭保護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外觀其他地方看上去好像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但還是有個細節被我發現了——新款796的鏡頭不再是“突出”的,鏡片不容易粘上指紋或者劃傷,這對於我這種經常擺弄記錄儀的人來說,是個很好的優化。

優化2:按鍵手感

796和790一樣,並沒有提供觸控屏幕,而是傳統的物理按鍵。如果喜歡觸控屏,可以考慮Mio772。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我在之前評測790的時候就抱怨過它的按鍵手感不佳——按鈕不夠凸起,而且按鍵偏硬,所以有時會按到兩個按鈕之間的外殼上。但當我拿到新款796後,驚喜地發現按鍵微微凸起了,而且也沒有那麼硬了,外殼邊緣也做了紋理處理,與按鍵的觸感不同,所以手感提升明顯,也不會再出現按到外殼上的尷尬了。

畫質——雙焦確實不一樣

“雙焦”是新款796最大的升級,我還沒有聽說過其他記錄儀有這項功能。去年用盯盯拍mini3Pro對比評測790的時候,我就發現790的畫風不太像其他記錄儀,其他記錄儀都是用軟件算法將畫質刻意銳化,儘可能看清遠處物體細節。這樣做的弊端是,畫面不夠自然,尤其是想記錄沿途美景時很不好看。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796的雙焦就是在保留了790畫面自然的同時,增加了一個專門增強遠處細節的拍攝模式。當你將分辨率設置為1080P 60幀/秒時(必須是這個),就會自動切換到“遠焦”模式。

796遠焦VS近焦畫質對比

又到了大家熟悉的“鐵柵欄”環節!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可以看到,796在遠焦模式下,遠處的清晰度確實明顯更好,796甚至可以拍出遠處樹林的陰影處細節。當然,近處(圖片中央的黃黑膠帶)的細節也不差。而近焦模式下拍到的畫面視野和790類似。

我們再來看遠距離下車牌的識別情況。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上圖可以看出,雖然1080P分辨率不算太高,但是796的遠焦確實比近焦更能拍清車牌細節。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1080P怎麼會比1600P清晰呢?沒錯,通常情況下是這樣的,但796是在具備1600P能力的基礎上,利用類似“超採樣”的原理,將畫面清晰度提升,而不是單純的“剪裁”一下就完事了——誰也不會傻到這麼玩。這就和我們把一張照片的尺寸從小變大後,會出現模糊,但尺寸從大變小後反而可能更清晰的原理一樣(當然這還涉及很多複雜的原理)。

796遠焦VS近焦果凍效應對比

這個環節主要測試796在30幀/秒和60幀/秒(近焦)的“果凍效應”變化。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可以看出,當圖像傳感器以60幀/秒進行錄製時,果凍效應明顯小於30幀。傳感器是按照從高到低逐行通電,來收集光信號,因此所有記錄儀或者數碼鏡頭都會產生“果凍效應”。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當796以60幀/秒錄製時,相當於傳感器每秒通電60次,這時不僅果凍效明顯減弱,也更容易抓拍到清晰的畫面。

790 VS 796暗光對比

796的主控方案和圖像傳感器和790一樣,並沒有變化,但我還是去我家的“暗房”(儲物間)溜達了一圈。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我將兩臺設備並排同時拍攝,可以發現790的畫面偏紅,而796的色調和白平衡更加準確(牛奶盒為白色)。並且,畫面的噪點也更少。所以,雖然硬件沒有變化,但是應該是經過了軟件調優。

當然,790和796都不是夜視能力特別出眾的記錄儀,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如果你就是想要夜視超強的記錄儀,可以考慮搭載SONY IMX291星光夜視傳感器的Mio628

796遠焦夜間道路實拍

796和790都採用HDR圖像處理技術,而絕大多數記錄儀是WDR技術,前者叫“高動態”,後者叫“寬動態”,一字之差,卻天壤之別。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從圖中可以看出,開啟HDR後,即使氙氣大燈直射,也能清晰看清車牌。

HDR是硬件層面的技術,相當於傳感器在一瞬間同時拍攝2~3張不同曝光值的照片,然後再合成為一張明暗曝光更加均衡的照片。我們現在經常會看到高端手機或高端液晶電視上會有HDR的宣傳。而WDR是軟件層面的技術,通過軟件算法將每一幀畫面的曝光進行微調,達到明暗曝光更加均衡的效果。這兩種技術在記錄儀領域,主要是為了防止強光照射鏡頭產生畫面大面積“死白”的情況。另外就是早晨和下午,陽光斜射容易產生強烈的明暗反差,這兩項技術可以避免記錄儀看不清陰影處(很可能是車牌號碼)細節。從成本上來說,自然是依賴硬件的HDR更高,而且效果也比WDR更好一點。

其他功能

796的其他功能和790都一樣,但還是要提一下它比較特點的幾個功能。

緊急事件錄像主動傳送至手機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這個功能十分貼心,當觸發緊急錄像後,只要打開Mio的手機APP,連接上記錄儀的一刻,就會自動下載剛才的緊急錄像到手機上,省了好幾步操作。

由於Mio的APP只在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上有,包裝上的安卓二維碼下載速度太慢(臺灣服務器),所以我幫安卓用戶另外找到了另外一個Mio官網的MiVuePro安卓版下載鏈接。

存儲空間配置方案可調

這是很少見的功能,很多人可能不在意,但我覺得這正是Mio在記錄儀行業中提現出來的專業性。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來選擇存儲空間的配置方案。如果你想使用停車監控功能,就一定要選第一種存儲配置方案,它可以將停車監控時和行駛中的緊急事件錄像區分開,更方便查找。如果你不想用停車監控,就選第二種或第三種方案,也就是按“容量”比例,或按“文件”數量來進行存儲空間的分配,非常貼心。

停車監控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支持三種方式觸發停車監控,並且可設置進入條件和感應靈敏度。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我模擬了一下移動監測的效果,它可以在監測到畫面有物體移動的同時,進行事件錄像和鎖存,若手機連接記錄儀,便可實現自動下載。

擴展功能豐富

Mio記錄儀的另一大特點是,支持連接Mio原廠的後攝像頭和胎壓監測模塊,並在屏幕中顯示數據。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這兩個配件雖然都比較貴,但也繼承了Mio的優良品質和穩定性。

796與799高低配的差異

796屬於低配,因此在輔助駕駛方面只有“大燈開啟提醒”,而在高配版本799中增加了GPS模塊,於是多出了“車道偏離提醒”、“前車車距提醒”、“固定測速預警”、“車速顯示和記錄”、“行駛軌跡記錄”以及“自動同步衛星時間”等功能,這些功能還是非常實用的。

總結

買Mio的人一般都是看重品質和穩定性,至於買新款796/799還是買老款790,我相信你現在應該有答案了。796不僅包含了790所有的功能,而且“遠焦”模式下清晰度的提升非常明顯,再加上又是60幀/秒的幀速,尤其適合經常走快速路或高速路的車主。你可以理解為,當你購買了796時,就同時擁有了一臺畫風優美自然的790和另一臺抓怕細節清晰的記錄儀。

我是「佛系老司機」,曾經的汽車圈從業者,現在窩在家裡寫原創評測、玩攝影,喜歡我的內容就來關注我吧!

附:參數配置表

Mio796搶先評測“雙焦”功能值不值得買?和老款比比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