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美國大農場成標杆,耕地多出4.5億畝,為何糧食產量卻不如中國?

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發展農業生產都可以算作是重中之重,因為這不僅關係到每一個人的飯碗,更能直接影響到到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因此,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在不斷探索農業發展道路,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

提到農業生產,中國和美國都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農業大國,不過從農業發展水平來看,中國和美國之間還有很大一段差距,眾所周知,美國的大農場模式已經成了很多國家的標杆,因為規模化生產,加上機械化程度高,所以與全球範圍內的大多數國家比起來,美國的農業水平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美國也正是憑藉著這一點全世界成為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

美國大農場成標杆,耕地多出4.5億畝,為何糧食產量卻不如中國?

雖然美國的大農場農業被很多國家借鑑,但是這種模式到了中國之後反而屢屢碰壁,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兩國的土地情況有所不同,美國農業之所以能實現規模化生產,地廣人稀就是先天優勢之一,而中國則是出了名的人多地少。根據國際糧農組織發佈的數據,美國的耕地面積大概是150萬平方公里,中國卻只有120萬平方公里左右,算下來美國的耕地面積要比中國多出4.5億畝。

美國大農場成標杆,耕地多出4.5億畝,為何糧食產量卻不如中國?

不過有一個很矛盾的事實是,雖然都說美國的農業高產,就連耕地面積也比中國多出4.5億畝,可是在糧食總產量方面美國是比不過中國的,中國的的糧食產量已經連續多年在6億噸以上,而且幾乎連年都能實現增產,而美國這幾年的糧食產量基本維持在5億噸左右,算下來,美國每年要比中國少生產上億噸糧食,在耕地面積和農業水平都領先的情況下,為何美國的糧食產量卻反而不如中國呢?

美國大農場成標杆,耕地多出4.5億畝,為何糧食產量卻不如中國?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很大程度上與土地的利用方式有關,雖然美國的耕地面積有150萬平方公里,但這個數字並不等於每年實際種植的土地面積,因為美國會讓土地定期休耕,很多耕地採用的是一年種草,一年種糧食的輪休制度,以此來保護土壤和地力。這一點中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目前都無法做到。

中國人多地少的局面本來就比較明顯,種地又是大部分農村家庭的主要來源,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村土地基本沒有條件輪休,通常一年四季都不會空著,而且在中國,除了溫帶地區種植小麥是一年一熟或者兩年三熟之外,亞熱帶地區的入地基本都能實現一年兩熟甚至三熟,每年都能多收一到兩季糧食,糧食總產量也就上去了。

美國大農場成標杆,耕地多出4.5億畝,為何糧食產量卻不如中國?

另一方面,中國和美國的糧食結構也有明顯的差別,因為地理條件的影響,美國的糧食種植以玉米和小麥為主,水稻種植只佔少數,而中國南方農村一直以種植水稻為主,就連東北也是大米的主產區,同樣作為主糧,水稻的單產量要比小麥更高,這樣一來,在種植面積相同的情況下,種植水稻收穫的的糧食產量也會高於小麥。

美國大農場成標杆,耕地多出4.5億畝,為何糧食產量卻不如中國?

正是因為以上幾種原因,才會導致美國在耕地面積多出4.5億畝的情況下,每年還比中國少產上億噸糧食。不過這一點並不影響美國農業大國和農業強國的地位,而中國的農業距離先進水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某些方面,中國農業也正在向美國看齊,例如為了更好的保護耕地,目前中國部分地區也在逐漸提倡土地休耕。關於中美兩國的農業發展,你還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