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佤族四壁落地房 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1、佤族是中國西南邊陲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山地,是一個分屬於中國的雲南與緬甸佤邦的跨國民族。


佤族四壁落地房 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2、佤族人民創造出了適應山地居住的特有傳統建築:“幹欄式樓房”和“四壁落地式”竹樓。而“四壁落地房”也是真正屬於佤族人的傳統,以3根帶長杈原木作柱樑,用平直的細木條作椽子,橫樑上再託上一些細竹子,然後覆以茅草,築成架空的竹樓。四壁用竹篾編成柵牆,向東面開一道門。房簷離地面不足1米,以老虎窗(一種開在屋頂上的天窗)採光,並設小曬臺,當地人形象地稱這種錐形的房子為“雞籠罩房”。佤族民居建築讓人看到了古人類巢居的影子,是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佤族四壁落地房 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3、別小看這“雞籠罩房”,設計可謂玄妙重重。其結構多采用人字木架,屋頂多為歇山式或四面坡,利於瀉走雨水和增加散熱面,茅草處於很陡的角度,不會輕易被風吹散,風不進屋子,以保證屋內夜夜不熄的火塘更為安全。管他外面風大雨大,一切“與我無瓜”。

佤族四壁落地房 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4、四壁落地房其實可以稱得上一種“原始極簡風”。房內主要分為裡外兩間,相對較小的裡間是主臥室,寬大一些的外間是生火煮飯、聚會待客以及孩子們睡覺的地方。從前的佤族人家基本沒有什麼傢俱,室內最顯眼的設施便是臥室的門口架設的火塘,火塘搭著竹編的架子,是放置糧食、鹽巴、辣椒,以及烘烤牛肉乾的地方。

佤族四壁落地房 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5、就地取材,靠山吃山。每年夏曆十月是佤族的“蓋房月”,據說這一時期採集的建築材料不易蛀蟲。蓋房也要擇“吉日”,原材料基本全是現成:到山上選擇一棵大樹為柱,砍時要注意大樹所倒的方向,若倒下時平穩著地就是可用,否則便是不吉利,就得重選日子再來。

佤族四壁落地房 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6、佤族蓋房子不允許蓋蓋停停,一經動手,就須輪番作業,夜以繼日直到把房子建好。佤族有“一家建房,全寨幫忙”的好傳統,鄉親們不僅出勞力還送材料,送酒飯,有時甚至全寨都參加,絕對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人多好辦事,花時不多,兩三天就能建蓋好。蓋完房後,鄉親們歡聚在新房前“賀新房”歌舞中,盡情喝泡酒來祝賀。

佤族四壁落地房 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7、佤族的圖騰是牛,牛頭是財富的象徵,是獨立、自強、拼搏的象徵,據說也有驅逐鬼魅的功用。在一些進寨的路口有竹木搭建的寨門,或重要的建築牆上,懸掛著一些牛頭骨。

佤族四壁落地房 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8、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佤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那份原始與神秘彷彿連時間也無法浸透,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佤族四壁落地房 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9、隨著新農村建設速度的加快,佤族同胞也住上了新房,苫草蓋的已經很少了。這幾年的新村民居,在保持傳統民居特徵的前提下使用了新型建材,更堅固舒適。不少屋頂都採用了水泥波浪瓦,牆壁也用木板圍護。有的廚房單建,也是以火塘做飯,平時圍火塘吃飯、烤火、聊天,也是相當愜意呢!

轉自:微佤山

免責申明:凡經註明文章來源的作品,系本頭條號通過網絡渠道轉載,為網絡信息非商業目的分享用,轉載作品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著作權人如不願意在本頭條號發表該內容,請通過私信或消息通知及時反饋,收到後即予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