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培养后备母猪的两个重点:提早初情期和选择适配时间,该如何把握

引言:

养猪场想要保持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必须培育一定数量的后备母猪,来代替年老体弱的种猪,而培育好后备母猪是提高养猪生产的基础。

培养后备母猪的两个重点:提早初情期和选择适配时间,该如何把握

如何提高后备母猪的利用率?

1、提早初情期的措施

初情期就是后备母猪第一次发情的时间。它直接影响母猪的利用效率、养猪生产的成本和经济效益,瘦肉型猪的初情期为160~240天。一般来说,后备母猪的初情期越早对养猪生产越有利,初情期越早,开始配种使用的年龄也越早。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母猪初情期时,即可立即配种使用。

影响初情期的因素很多,如品种和遗传因素,公猪效应、饲养密度、猪群周转、运动方式等社会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饲料中的蛋白质、消化能、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等营养因素。

培养后备母猪的两个重点:提早初情期和选择适配时间,该如何把握

因此,提早初情期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选择繁殖性能好的品种并从大窝中选留后备猪。一般来说,莱芜猪、太湖猪等地方品种不仅性成熟早,而且产仔数也多,是母猪品种的最佳选择,引入品种中的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的繁殖性能也很好,如果采用外三元组合,可以选用这两个品种的母猪。亲本的生产性能会影响后代,因此,应从产仔数多(特别是小母猪多)的窝中选留后备母猪。

(2)利用公猪效应。后备母猪165日龄后,每天接触公猪30min,可使其及早发情,而且群养母猪可以同期发情。

(3)后备母猪采用组群饲养,或者6月龄适当转群、合群等操作都有利于提早初情期。

(4)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也有利于提早后备母猪的初情期。

(5)后备猪饲喂全价配合饲料、注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的补充、不过分限饲等都有利于提早初情期。

培养后备母猪的两个重点:提早初情期和选择适配时间,该如何把握

2、选择适宜初配时间

后备猪达到初情期时虽然具有了繁殖能力,但身体各组织器官包括生殖器官在内,还处于进一步的生长发育中,各种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过早配种利用,不仅影响第一胎的成绩,还将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常会降低成年体重和终生的繁殖力。

培养后备母猪的两个重点:提早初情期和选择适配时间,该如何把握

后备母猪达性成熟时,其生殖器官(如卵巢、子宫)的重量仅有经产母猪的1/3左右,由于卵巢小且没有发育完善,导致排卵数少;子宫小必然限制胚胎的着床和胎儿的发育。所以,过早配种会出现产仔头数少、仔猪初生体重小的现象。另外,刚达性成熟的母猪,乳腺发育不完善,泌乳量少,造成仔猪成活率低,断奶体重小等缺陷。

过度推迟后备猪开始配种的时间也不好,一是会延长母猪的非生产期,二是有一些母猪,特别是瘦肉型品种的母猪,多个情期不配种,以后可能会出现发情不正常,甚至不发情的现象。那么后备猪什么时间开始配种好呢?

培养后备母猪的两个重点:提早初情期和选择适配时间,该如何把握

  • 后备母猪:早熟的地方品种在6~7月龄、体重达60~70kg时初次配种较为合适;晚熟的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及其杂种出生后8~9月龄、体重达100~120kg配种较好。一般来说,后备母猪在发育正常的情况下,初次配种的时间最好是第二个情期或第三个情期。

【养殖老汉】服务三农,分享养殖知识与经验,更多养殖咨询欢迎在留言区评论,感谢大家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