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培養後備母豬的兩個重點:提早初情期和選擇適配時間,該如何把握

引言:

養豬場想要保持一定的規模和較高的生產水平,每年必須培育一定數量的後備母豬,來代替年老體弱的種豬,而培育好後備母豬是提高養豬生產的基礎。

培養後備母豬的兩個重點:提早初情期和選擇適配時間,該如何把握

如何提高後備母豬的利用率?

1、提早初情期的措施

初情期就是後備母豬第一次發情的時間。它直接影響母豬的利用效率、養豬生產的成本和經濟效益,瘦肉型豬的初情期為160~240天。一般來說,後備母豬的初情期越早對養豬生產越有利,初情期越早,開始配種使用的年齡也越早。但這並不意味著在母豬初情期時,即可立即配種使用。

影響初情期的因素很多,如品種和遺傳因素,公豬效應、飼養密度、豬群週轉、運動方式等社會因素,溫度、溼度、光照等環境因素,飼料中的蛋白質、消化能、維生素、礦物質含量等營養因素。

培養後備母豬的兩個重點:提早初情期和選擇適配時間,該如何把握

因此,提早初情期的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1)選擇繁殖性能好的品種並從大窩中選留後備豬。一般來說,萊蕪豬、太湖豬等地方品種不僅性成熟早,而且產仔數也多,是母豬品種的最佳選擇,引入品種中的長白豬、大約克夏豬的繁殖性能也很好,如果採用外三元組合,可以選用這兩個品種的母豬。親本的生產性能會影響後代,因此,應從產仔數多(特別是小母豬多)的窩中選留後備母豬。

(2)利用公豬效應。後備母豬165日齡後,每天接觸公豬30min,可使其及早發情,而且群養母豬可以同期發情。

(3)後備母豬採用組群飼養,或者6月齡適當轉群、合群等操作都有利於提早初情期。

(4)適宜的溫度、充足的光照也有利於提早後備母豬的初情期。

(5)後備豬飼餵全價配合飼料、注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E)的補充、不過分限飼等都有利於提早初情期。

培養後備母豬的兩個重點:提早初情期和選擇適配時間,該如何把握

2、選擇適宜初配時間

後備豬達到初情期時雖然具有了繁殖能力,但身體各組織器官包括生殖器官在內,還處於進一步的生長髮育中,各種功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如果過早配種利用,不僅影響第一胎的成績,還將影響身體的生長髮育,常會降低成年體重和終生的繁殖力。

培養後備母豬的兩個重點:提早初情期和選擇適配時間,該如何把握

後備母豬達性成熟時,其生殖器官(如卵巢、子宮)的重量僅有經產母豬的1/3左右,由於卵巢小且沒有發育完善,導致排卵數少;子宮小必然限制胚胎的著床和胎兒的發育。所以,過早配種會出現產仔頭數少、仔豬初生體重小的現象。另外,剛達性成熟的母豬,乳腺發育不完善,泌乳量少,造成仔豬成活率低,斷奶體重小等缺陷。

過度推遲後備豬開始配種的時間也不好,一是會延長母豬的非生產期,二是有一些母豬,特別是瘦肉型品種的母豬,多個情期不配種,以後可能會出現發情不正常,甚至不發情的現象。那麼後備豬什麼時間開始配種好呢?

培養後備母豬的兩個重點:提早初情期和選擇適配時間,該如何把握

  • 後備母豬:早熟的地方品種在6~7月齡、體重達60~70kg時初次配種較為合適;晚熟的培育品種和引入品種及其雜種出生後8~9月齡、體重達100~120kg配種較好。一般來說,後備母豬在發育正常的情況下,初次配種的時間最好是第二個情期或第三個情期。

【養殖老漢】服務三農,分享養殖知識與經驗,更多養殖諮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