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惊人消息!新型冠状病毒突变!

2020年的春节,新型肺炎一直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在关心新型肺炎的同时,我们也在关心着肺炎病毒,因为肺炎病毒是否突变对我们有些巨大的影响。冠病毒是否已经发生突变?如何突变?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

病毒变异对我们的影响!

病毒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生物,一般只有两种物质构成:蛋白质外壳(衣壳)和里面包着的核酸(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新冠病毒就是后者)。病毒并没有独立的生命系统,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存活。当新冠病毒进入细胞内快速复制时,就意味着病毒RNA快速复制。当病毒快速复制时,需要不断地用“原材料”(A、T、G、C四种核苷酸)来装配自己的核酸,因此难免会“出错”,即发生变异。

一方面,病毒为了能不断传播,在同一种宿主中传播时会把自己逐渐变得“温和”。而人类免疫系统也会跟着病毒一起“进化”。因此,新冠病毒的死亡率会逐渐下降。有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未来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

另一方面,病毒变异也提醒我们,应理性对待抗病毒药物。由于病毒变异很快,而人类无法预测病毒变异的模式和走向,只能在病毒流行后逐渐认识其特性,再根据其特性开发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总的来说都是被动的。当病毒发生新的变异后,原本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许就变得无效了。最终还是要靠人体免疫系统杀死病毒。这也是为什么专家称新冠肺炎属于“自限性疾病”。

简单来说,病毒变异后会产生耐药性,也会使病毒的毒力改变,增加患病与死亡的概率。

新型冠状病毒已突变,有 2 个亚型

惊人消息!新型冠状病毒突变!


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 149 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 L 亚型和 S 亚型。

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其中 S 亚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 L 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

惊人消息!新型冠状病毒突变!


以上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于 3 月 3 日发表的论文《关于 SARS-CoV-2 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

论文通讯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 103 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病毒株已发生了 149 个突变点,而且多数是近期产生的。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 L 和 S 两个亚型。其中 101 个属于这两个亚型。从占比上看,L 亚型更为普遍达到 70%,S 亚型占 30%。

论文作者认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演变方式推测,L 亚型和 S 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

论文称,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毒 RNA 基因组的第 28144 位点,L 亚型是 T 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 亚型是 C 碱基(对应丝氨酸,Ser)。通过与其他冠状病毒比较,作者发现 S 亚型新冠病毒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从而得出 S 型相对更古老的结论。

L 亚型在武汉暴发的早期阶段更为普遍,而 L 亚型的发生频率在 2020 年 1 月初后有所下降。,人为干预可能对 L 亚型施加了更大的选择性压力,如果没有这些干预,L 亚型可能更具侵略性和扩散得更快速。另一方面,由于选择压力相对较弱,在进化上较老且攻击性较小的 S 亚型可能在相对频率上有所增加。这些发现意味着,目前迫切需要结合基因组数据、流行病学数据和 2019 年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症状图表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全面研究。

惊人消息!新型冠状病毒突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 103 个样本显示,大部分患者只感染了 L 亚型或 S 亚型中的一个。但其中一位近期有过武汉旅行史的美国患者分离出的病毒株,显示其可能同时感染了 L 亚型和 S 亚型新冠病毒。

巴西发现的新冠病毒与中国有所不同!

巴西卫生部 2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有 2 例确诊病例。巴西研究人员对病毒基因测序的结果显示,巴西两个确诊病例体内的病毒有所不同。

巴西阿道弗 · 卢茨研究所和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这两个病例体内的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发现:首个病例体内的病毒与在德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而第二个病例体内的病毒则与在英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二者与在中国发现的病毒也有所不同。

据介绍,这两名患者都是今年 2 月在意大利感染后回到巴西的。

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埃斯特尔 · 萨比诺表示,病毒出现的变异是疫情在相关地区传播留下的印记,可被研究人员用于追踪病毒传播路径。

最后

疫情还未结束,我们仍需努力。

看过这个新闻,我们就还应该保持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处等基本要求。

医护人员一定会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他们也会平安归来;患者也一定会痊愈出院;科研人员也一定会研制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