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三人行到姐弟戀,一生四段情,縱使飽受爭議,也未停下追愛腳步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忠貞愛情讓人們羨慕不已,但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民國時期就有這樣一位才女,縱使經歷四段感情;縱使入獄生子;縱使餘生飽受爭議,也從未停止過追求愛情的腳步,她就是丁玲。


生平經歷

丁玲於1904年10月12日在湖南臨澧佘市鎮高豐村出生,原名蔣偉。年少時期學習成績優異的丁玲,在1919年進入長沙周南女子中學學習,之後又轉入岳雲中學讀書。

從三人行到姐弟戀,一生四段情,縱使飽受爭議,也未停下追愛腳步

1922年,丁玲前往了陳獨秀和李達等人創辦在上海的平民女子學校就讀,因自己在上海和長沙等各地學習的緣故,丁玲受到了五四運動思潮的影響。

在瞿秋白等人的介紹下,丁玲於1923年走進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並在該所大學的中國文學系學習,在1924年的夏季,丁玲前往了北京,在北京待著的丁玲,去過北京大學,也在北京大學的文學課程上旁聽過。

明國時期,思想解放,才子佳人輩出。丁玲也是其中一位,丁玲於1927年底,在《小說月報》發表了自己 的處女作《夢珂》,次年發表了自己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同年,丁玲出版了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由此,丁玲的名聲大噪。

才子與才女是會相互吸引的

,1929年,丁玲與沈從文、胡也頻一起在上海創辦了雜誌《紅黑》。

從三人行到姐弟戀,一生四段情,縱使飽受爭議,也未停下追愛腳步

沈從文

丁玲在1932年成為中國共產黨中的一員,民國時期,因國中關係緊張。次年的5月份,丁玲被國名黨的特務綁架,並將其拘留在南京。同年9月份,丁玲擺脫國名黨,從南京逃往陝北。並在陝北成為了中央蘇區的第一位知名作家。

在蘇區生活的丁玲,成為了《解放日報》文藝副刊的主編,肩負著西北戰地服務團主任、“中國文藝協會”主任等多份職務。同時,也創作了《在醫院中》和《我在霞村的時候》等很多具有啟發意義的作品。之後,在聽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後,深受鼓舞,遂利用自己的專長,用文藝的方式積極展現我黨我軍和人民群眾火熱的鬥爭生活。

丁玲在1955年和1957年遭受了兩次極“左”錯誤路線的迫害,被錯判為右派分子和“反黨集團”,之後,被下方到了黑龍江墾區,在那裡勞動了12年。

在特殊時期,丁玲再次遭到迫害,在監獄中度過了5年的獄中生活

。“四人幫”被粉碎之後,丁玲的冤案才得以平反。

中共中央組織部在1984年頒發了《關於為丁玲同志恢復名譽的通知》肯定了丁玲同志是一位忠實於黨的中國共產黨員,推翻了多年來強加在她身上的一切不實之詞。

從三人行到姐弟戀,一生四段情,縱使飽受爭議,也未停下追愛腳步

丁玲在晚年,也不忘堅持創作。不僅創辦並主編的文學雜誌《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的青年作家,還寫出了《風雪人間》和《魍魎世界》等優秀著作。


情感生活,初次結婚

1924年,丁玲在北平的一場社交會上認識了年輕有為的編輯胡也頻。才子愛佳人,在聽到丁玲因自己的親弟弟夭折而返回湖南老家辦喪事的消息,胡也頻二話沒說,向朋友四處借錢,借到錢之後趕往了湖南。胡也頻一到達湖南,就風塵僕僕的趕往了丁玲的家中,丁玲看著這個蓬頭垢面出現在自己眼前的男人,心動了。

情竇初開的丁玲曾記錄過自己的心情:一天到晚,似乎充滿了幸福的感覺,無所要求,心滿意足,像佔滿了整個世界一樣快樂。

深陷愛河的丁玲和胡也頻很快到了適婚的年齡,但初戀是美好的,現實卻不會讓人得償所願。

才女都博學,丁玲也是如此,1927年,丁玲想學日文,遂在1927年的冬天,一位朋友將馮雪峰介紹給了丁玲。丁玲剛見到馮雪峰時,感覺他就是一個鄉巴佬,從未想過自己會對他有感覺的丁玲,在馮雪峰教丁玲學習日文的過程中,丁玲不自覺地被他吸引了,1928年的2月份,丁玲意識到自己愛上了馮雪峰,丁玲曾說過:“這是我第一次看上的人。”

從三人行到姐弟戀,一生四段情,縱使飽受爭議,也未停下追愛腳步

為了表達自己對馮雪峰的愛慕之情,丁玲寫了《不算情書》。情感表達的真真切切“

我真真的只追過一個男人,只有這個男人燃燒過我的心,使我起一些狂熾的慾念……這男人是你。

像無數人一樣,他們在錯誤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對丁玲來說,馮雪峰無疑就是自己的真愛,但他們終究是要錯過彼此的。

與馮雪峰相識時,丁玲已經有了自己的男朋友——胡也頻,面對愛自己的胡也頻和自己愛的馮雪峰,丁玲不願放手。故丁玲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三個人在一起生活

倘若放在現代,丁玲無疑就是渣女。民國時期縱使思想開放,但三人行的做法也是鮮少的。

從三人行到姐弟戀,一生四段情,縱使飽受爭議,也未停下追愛腳步

誰曾想過,丁玲提出三人行的想法,胡也頻和馮雪峰都沒有反對,他們就這樣在杭州西湖開始了三人共同生活的計劃。也許是承受不了這樣“二夫一妻”的生活,馮雪峰最終選擇了離開,儘管在共同生活的期間,胡也頻也離開過,但胡也頻最後還是回到了丁玲的身邊。

正是馮雪峰的離開,促成了丁玲和胡也頻的婚事。婚後,丁玲和胡也頻有了一位可愛的兒子——蔣祖林。

要說這世間什麼最讓人心痛,痛失愛人應該名列其中。胡也頻於1931年的2月7日在上海龍華淞滬警備司令部被殺害,享年28歲。

聽到丈夫去世的消息,丁玲心如刀割,自此,她的第一段婚姻也戛然而止。不久之後,進入特殊時期,丁玲遭到迫害,被捕入獄。

從三人行到姐弟戀,一生四段情,縱使飽受爭議,也未停下追愛腳步

胡也頻丁玲


了結孽緣,中年獲真愛

丁玲雖然痛失丈夫,但不能阻止她追求愛情的腳步,馮達和丁玲是在一場採訪左聯五烈士中認識的,當時馮達是翻譯官。

兩人相識於公事,相熟於私交。丁玲與馮達在1931年的11月份正式同居在了一起,之後兩人就結婚。

對於馮達,丁玲從一開始的愛變成最後的恨,這是為何呢?原來是1933年5月14日,夫妻二人被國民黨逮捕,丁玲認為若不是馮達告密,組織就不會受到牽連,故恨上了馮達。丁玲為了保命,只得抓住馮達這最後的救命稻草,忍氣吞聲地和馮達一起生活了三年,在軟禁的期間,丁玲為馮達生了一個女兒——蔣祖慧。當他們被放出來後不久,兩人分道揚鑣,丁玲也不願提起馮達,因丁玲認為這是恥辱。

39歲的丁玲在將近四十不惑之時,也算是遇到了那個願意疼她愛她的良人——

陳明

從三人行到姐弟戀,一生四段情,縱使飽受爭議,也未停下追愛腳步

陳明和丁玲是在高爾基逝世的追悼會上認識的,當時,陳明是臺上的演員,丁玲是臺下的觀眾。丁玲看上了臺上飾演《母親》中兒子的巴威爾,於是這場姐弟戀就拉開了帷幕。

陳明認為丁玲的愛太沉重,為了擺脫她的猛烈追求,甚至選擇與席平結婚,而席平明知丁玲追求陳明的事實,卻選擇了容忍,婚後,席平選擇退出這場三角戀。退出之後陳明與丁玲正式在一起生活,

按現在的戀愛觀,陳明無疑是渣男,但我們無法精準評論當時人們的愛情觀,好在席平是幸福的。

陳明與丁玲生活在了一起,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丁玲也終於停下了自己的追愛之路,可喜可賀。


晚年生活

晚年的丁玲是快樂的,她有愛人陪伴在身邊,有愛女相伴,有孫兒的歡談。晚年的丁玲也不忘創作,寫出了許多讓人讚歎的著作,初春乍寒,註定是一個悲傷的時節,丁玲在1986年的3月4日逝世了,享年82歲。

丁玲的感情史是世人所不喜的,有人說丁玲多情,有人說丁玲活出了自己。不管是鄙棄還是虛情假意,丁玲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出了自己的生活。

丁玲的前半生坎坷不平,興許是老天憐憫,故讓她在後半生遇見人生的美好。眾人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只是恰在那時,迸發了自己光彩奪目的一刻,讓後人可以在史書中窺探一二。

從三人行到姐弟戀,一生四段情,縱使飽受爭議,也未停下追愛腳步

生活也罷,情感也罷,人要懂得自足常樂。也要懂得愛情不是不來,而是想在最美好、最恰當地時刻以最完美的身姿出現在你的面前,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一路前行,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