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重塑消费习惯:海外奶粉代购断档,消费者纷纷转向跨境购电商

今天,距武汉宣布“封城”已有40天,这场旷日持久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对大家的生活和许多行业产生了许多巨大的影响。

在奶粉领域,数据显示,2019年代购和跨境购奶粉总量约占到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2成份额。但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多个国家陆续取消或削减对中国往来的航线,这也直接影响了奶粉代购的业务;另一方面,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各奶粉品牌的官方电商渠道却迎来了新的转机。

疫情重塑消费习惯:海外奶粉代购断档,消费者纷纷转向跨境购电商

多国航班停飞,奶粉代购业务受阻

近日,有多位从事代购生意的商家反映,其奶粉代购的业务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商家称,从去年12月底开始,由于春节假期再加上疫情爆发,进口奶粉代购基本上处于“断档”状态;有的商家则很无奈“国外的货物进不来,即使到了国内也滞留在海关迟迟出不来,只好暂停了代购业务。”

疫情重塑消费习惯:海外奶粉代购断档,消费者纷纷转向跨境购电商

知食君了解到,代购业务受阻主要原因是近期从欧洲到国内的航班大面积停飞所致。

有代购商家表示,从1月29日开始,包括德国汉莎航空集团、英国航空、法荷航集团等陆续缩减或暂停了中国航线,欧洲到中国的航班执行率只有以往的10%到20%,导致客机腹仓带货运能大幅减少,寄件需要排队。

目前,澳新的情况虽然略好,但却面临时效翻倍的问题。据澳洲代购的商家介绍,虽然澳洲直邮业务已经恢复,但是时效并不理想,正常奶粉直邮+清关需要15-20天就可以拿到手,但现在要超过1个月。目前澳洲邮政特快的时效从4-5天已经变成了8-10天。

此外,香港2月份陆续关闭大部分关口,也导致香港奶粉代购业务暂停。

疫情重塑消费习惯:海外奶粉代购断档,消费者纷纷转向跨境购电商

据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介绍,目前传统奶粉代购主要分两种模式,一种是海外直邮,另一种则是代购回国后再分销。但由于物流时效过长,会让消费者转投拥有现货的跨境购平台或国内行货,而分销模式则面临断货导致体系受损甚至崩盘。宋亮表示,从多方面来看,此次疫情对于传统的奶粉代购的影响很大。

疫情刺激奶粉跨境购业务增长,未来或将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

代购供应链的瘫痪,迫使不少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跨境电商平台。

京东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包括米面粮油以及乳制品在内的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4%,其中向全国消费者供应了300万罐婴儿奶粉。苏宁数据也显示,2月份,母婴奶粉销售同比提升了1904%。

另外,达能、菲仕兰等多家乳企表示,疫情期间跨境电商平台业务均录得了明显增长,在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京东国际等平台的日均销售额是平日的2倍多,新用户贡献销售占比也大幅提升。

疫情重塑消费习惯:海外奶粉代购断档,消费者纷纷转向跨境购电商

对于跨境电商销量的快速增长,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是疫情爆发后,消费者基于断货的风险和快递物流滞后等因素都在加紧囤货;另一方面则是原本通过代购渠道或亲友直邮购买跨境产品的需求,直接转化到了官方线上渠道。

此外,由于部分地区仍处在“封城”状态,物流运输问题仍影响产品的正常发货。为了满足这部分需求,不少奶粉厂商通过导流到官方线上渠道来满足市场供应。

疫情重塑消费习惯:海外奶粉代购断档,消费者纷纷转向跨境购电商

比如美赞臣、达能、惠氏、菲仕兰、a2等多家外资奶粉品牌第一时间启动疫情应急方案,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将奶粉产品尽快送达多个电商平台,再通过平台物流或组建配送团队,联合社区等方式进行补货和配送,线上线下齐发力来完成奶粉的快速配送。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少消费者改变了原来的购物习惯,开始尝试跨境电商服务,“这可能将成为未来消费者购买行为中重要的一部分,并刺激跨境业务的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