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網友:壯哉大唐

近代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後倘非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聖’大可不必再動手了”。其意思就是說中國古代的好詩在唐朝已經創作完了,後來人要想寫古詩就要先去熟讀唐詩才可以。當然,魯迅先生這句話未免過於牽強,但唐代詩歌的發展的確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無論是作者之眾多、題材之廣泛,還是就其藝術之高超、影響之深遠來說,都是空前的。

唐詩的空前繁榮,自然源於唐朝的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在當時的世界上唐朝是最先進、文明的國家,尤其是文化的繁榮鼎盛,更是對周邊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譬如像一衣帶水的日本就對大唐是魂牽夢縈的崇拜,期間曾多次派遣唐使來華學習交流。通過對中國先進的文化藝術瞭解,日本社會對於唐詩的追捧也很瘋狂。在這其中就有一首唐詩成為日本人最喜歡的,年年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詩集!後來,日本人甚至還將詩中景物抬入現實,建設成了景觀。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網友:壯哉大唐

在燦若群星的唐朝詩人中,有些詩人僅僅靠幾首詩歌就足以名留青史,為後世所知;甚至有的詩人,靠自己寫的一首詩歌就可以贏得青史流芳,美名萬代傳。而唐朝詩人張繼就是這樣一位詩人,張繼的詩歌雖然流傳下來的有四十多首,但是,真正為後人所熟知的,卻只有一首《楓橋夜泊》。僅靠這一首佳作,就讓他躋身於唐朝優秀詩人之列,而且中國曆代的唐詩選本都選入此詩,後來就連日本小學教科書也收錄此詩,年年成為日本小學生朗誦必背讀物!

但誰能想到,留下如此重要的詩篇的張繼,新、舊《唐書》竟然都沒為他立傳,我們對於這位唐代詩人的瞭解也只能從正史的隻言片語和時人的文札中,去認識這個謎一樣的詩人。據史料記載,張繼家“累代詞伯,積襲弓裘”,父祖輩都有相當的文韜底蘊,而正是受家風影響張繼自幼就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28歲的張繼進京趕考榮登進士。但在當時的由於官場腐敗不堪,即使高中進士也要通過結交權貴才能被授予官職,可張繼卻是“終年帝城裡,不識五侯門”,最終在銓選考核時落第只好歸鄉隱居。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網友:壯哉大唐

兩年以後(公元755年),張繼又遇到促使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這場戰爭差點讓大唐王朝土崩瓦解。叛軍很快攻佔了洛陽,又直逼長安,兩京不保,連唐玄宗李隆基都協同楊貴妃倉皇逃離了京城,遠赴蜀地避難。在這樣的背景下,張繼為了躲避戰亂只好乘船南下到當時相對安定的江南地區(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而正是這次偶然的江南流寓之旅,讓他才有了與蘇州城外楓橋一次美麗的邂逅。

安史之亂持續了整整八年之久,詩人張繼也一直過著漂泊的生活,期間他遊歷了吳越名山大川。後來不知道在哪一年,他來到蘇州城遊玩,在某個悲涼的秋夜,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但當他聽著不遠處寒山寺傳來的鐘聲,孤寂而遼遠,頓時讓張繼想起了自己失意的青春,以及國家凋敝的景象,隨後愁緒鬱結他吟出了那首聞名千古的佳作《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網友:壯哉大唐

可以說《楓橋夜泊》一經問世,就成為唐朝廣為傳誦的佳作,如今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這來自千年大唐的孤獨。首先,這首詩歌營造出了一種悽清、悲涼的氛圍,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以烘托詩人此時心境的不安與惆悵。詩人遠離家鄉,客居異鄉,再加上外在社會的風雨飄搖,讓人不知不覺間感到愁上加愁。此外,全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係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堪稱寫憂道愁的巔峰之作。

雖然在全唐詩中不乏那些催人淚下、令人愁腸百結之作,但大多必須是身臨其境或是觸景生情方能使然。然而《楓橋夜泊》無論是在何時何地讀來,總有那種縈繞於心中,揮之而不去的縷縷憂傷、淡淡淒涼。而正是因為張繼寫下了著名的《楓橋夜泊》,也讓楓橋、寒山寺名聲大顯,至今名重江南,傳聲海外。景因詩名,詩因景著。為此清人程德全在《重修寒山寺碑記》說道:“蘇之有寺,是見於張懿孫《楓橋夜泊》一詩。是詩也,神韻天成,足為吳山生色。”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網友:壯哉大唐

在唐代詩人中,張繼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詩品彙》把他的七言絕句列入“接武”一級中。如果千年絕唱《楓橋夜泊》詩沒有留存下來,可能今天我們已忘記了他的名字。但張繼僅以一首《楓橋夜泊》,已使其名留千古,此後歷代詩選都收入此詩,直到《唐詩三百首》,使這首詩成為唐詩三百名篇之一,傳誦於眾口了。如今,我們常說藝術和文化是無國界的,張繼的孤獨即使是語言不相同的日本人亦能感知,所以這首詩也成為了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並且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讀物!

對此近代知名學者、詩人俞陛雲先生就曾在《詩境淺說續編二》中記載:“作者不過夜行紀事之詩,隨手寫來,得自然趣味。詩非不佳,然唐人七絕,佳作林立,獨此詩流傳日本,幾婦孺皆習誦之,詩之傳與不傳,亦有幸與不幸耶?”可以說從日本首相,到市井小民,都能夠背誦熟讀這首唐詩。2006年,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來到蘇州,說:“蘇州和蘇州寒山寺是我向往的地方”。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網友:壯哉大唐

的確,寒山寺已經成了日本人心中的文化聖地。日本早在1929年就將《楓橋夜泊》中的蘇州城景象重現在了日本青梅山。日本在青梅山外建造了一座寺廟,名曰寒山寺,佈局和風格都按照蘇州寒山寺一般,更於寺旁立下石碑一座,上刻《楓橋夜泊》全詩,還有鐘樓一座,名曰"夜半鐘聲",更在河流之上建有"楓橋"一座!1937年,抗戰爆發後,當時在蘇州駐紮的日本軍官松井石一為了讓日本天皇親眼目睹寒山寺的詩碑,最後竟以舉辦東亞建設博覽會的名義將其偷運走。

最後我們要說,這首《楓橋夜泊》在燦爛的唐詩中雖然算是上好,但是卻還未到達頂端。可是在日本,它卻火得一塌糊塗,幾乎家喻戶曉,還被編入了日本教材。為此眾多網友都對唐朝繁榮文化非常崇拜,直呼:“壯哉大唐!”而張繼的《楓橋夜泊》不僅只對日本產生重要影響,在國內它的影響和傳播從唐代也一直持續到當下,由文學擴展到繪畫、音樂,其傳播內容也越來越豐富。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網友:壯哉大唐

而由陳小奇作詞、毛寧演唱的《濤聲依舊》,則是《楓橋夜泊》的當代演繹,問世即風靡海內外,成為大陸流行歌曲中的經典作品。歌曲之所以深受大眾歡迎,就在於歌詞創造性地承繼了《楓橋夜泊》的意境和詩中隱約傳遞的愁情,觸發了古往今來人人都會有的時光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激起了人們對往昔情事的詩意懷想、對迷濛未來的無限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