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老党员 大奇迹——新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万亩果园纪实

老党员 大奇迹——新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万亩果园纪实

沿着新机场高速公路南行3公里左右,在一片丘陵地带上,连绵不断的苹果树苗扑入眼帘,这就是永丰镇新民社区今年种植的万亩果园。今年年初,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才刚过去半年多,怎么就会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苹果园呢?谁创造了这了不起的奇迹呢?

走进苹果园,疑问一步步得到解答。市委、市政府把昭通定为果城之际,引进龙头高科技企业--海升集团, 进一步提升打造昭通苹果产业。把企业引进来后,苹果种植需要大规模的连片土地,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到了新民社区党总支的肩上,面对要在短时间内流转万亩土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又正值春耕农忙时节。新民社区党总支勇敢的承担起这一任务,积极宣传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的优势,但许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为此新民社区党总支想尽千方百计,特别是一群老党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这一富民利民的大项目落地生根。

老党员 大奇迹——新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万亩果园纪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74岁的老总支书记马光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先把自己家属的土地流转过来,再走村串户,不分黑夜白天,到群众家中宣讲政策,算好土地流转细账,组织干部群众召开了100余场院坝会、田间会、板凳会,充分发挥了“领头雁”的示范带动作用。81岁老党员龚贵才本人积极支持土地流转,但遭到了老伴和儿子的强烈反对,为了做通家人的工作,他是磨破嘴皮,从政策到讲到将来的优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取得家人的同意,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公司。像这样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老党员还有许多,正是通过党总支一般人的不懈努力,在短短51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1万亩土地的流转任务,遵循“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的思想,正应了习总书记所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真正实现了“党组织说话有人听、党组织做事有人跟”。

老党员 大奇迹——新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万亩果园纪实

科学种植,效益可观。今年10月份,流转的5000亩土地上已种满果树,半年时间长势喜人,剩余的5000亩土地正在平整,明年开始种植新树苗。通过引进海升集团矮砧密植技术,第三、四年就可实现丰产,每亩可种植苹果192棵,每棵仅保留40多个果子,每个售价10元,按此计算每亩土地收益在76000元以上。种洋芋和包谷每亩最多2000元,两相比较,效益十分可观,甚至也远远超出种烤烟的收入。

老党员 大奇迹——新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万亩果园纪实

解决就业,增加收入。整个苹果产业园建成后,能解决上千人的就业,特别是解决200多贫困人口的就业,对脱贫攻坚至关重要。每人每月可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又能就近照顾家庭,可谓两全其美。每亩土地每年平均承包费1400元,总承包收入达1400万元,户均土地流转收入超过5000元以上。

老党员 大奇迹——新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万亩果园纪实

壮大经济,回馈于民。社区筹资120万元入股,产生红利大部分用于社区修路铺桥、扶贫温暖、助学助残等公益事业。

老党员 大奇迹——新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万亩果园纪实

新民社区党总支坚持以党支部建设为引领,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充分发挥老党员的重要作用,在新民社区流转土地10000亩,引进海升集团建设万亩苹果示范园,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壮大了集体经济,助推了脱贫攻坚。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hdwk2158200) 丨昭阳区太平办 赵庆彪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