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喜迎黨代會|能力突破,錘鍊東風製造核心優勢

喜迎黨代會|能力突破,錘鍊東風製造核心優勢

當前,中國汽車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是硝煙四起。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易退。

喜迎党代会|能力突破,锤炼东风制造核心优势

面對市場波動式增長、重大技術轉型、用戶消費特徵發生變化和排放法規升級,東風公司從自我能力提升出發,從亟待破解的重大課題出發,發佈了《重塑商用車領先優勢》《提升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搶佔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制高點》《突破改革創新瓶頸》“四大挑戰”重大課題。破解“四大挑戰”是推動公司發展的牽引和抓手,抓住了公司戰略發展的“牛鼻子”。

喜迎党代会|能力突破,锤炼东风制造核心优势

重塑商用車領先優勢,是東風事業發展的根基。

對東風來說,商用車事業關係到東風事業根基牢固,關係到東風十堰基地穩定,關係到東風“走出去”,其作用無可替代。重塑領先優勢,是市場競爭的要求,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喜迎党代会|能力突破,锤炼东风制造核心优势

作為重塑領先優勢的主戰場,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明確了“到2019年,實現年銷量突破20萬輛,市場佔有率達到22%”,併發布中長期事業計劃,研發領域、生產領域、營銷領域“重塑領先優勢”路徑清晰。東風商用車全體幹部職工勇於擔當、齊心協力、砥礪奮進,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加快創新驅動,加快動力總成核心技術突破,加快國際化發展。2017年,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累計銷售中重卡172126輛,同比增長29%。東風汽車股份積極進行戰略轉型和產品質量提升,致力打造客戶體驗領先魅力品牌。東風特商圍繞“特”和“專”,把特色產品做成優勢產品。去年,東風公司商用車業務總銷量成功實現重回行業第一。今年1—5月,東風累計銷售商用車25.34萬輛,同比增長5.44%。

喜迎党代会|能力突破,锤炼东风制造核心优势

提升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是東風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自主乘用車不強,東風事業就不會真正強大。當前,東風公司自主乘用車事業面臨的環境更趨複雜,而公司自主乘用車事業發展規模還不夠大,核心資源還不夠多,體系能力還不夠強,競爭優勢還不夠明顯。提升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是發展民族品牌的央企擔當,更是建設百年東風的初心。

喜迎党代会|能力突破,锤炼东风制造核心优势

唯其艱難,方顯本色,更顯擔當。東風公司技術中心和東風乘用車公司不斷整合優勢資源,搶抓行業“五化”趨勢,加快發展步伐——多個整車平臺和發動機平臺逐漸成熟,旗艦車型東風A9、東風風神AX4、新AX7等產品相繼上市,東風A14T發動機、A14TD發動機、6DCT150變速箱已分別搭載在相關車型,C10TD發動機填補東風自主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空白;在技術創新方面,東風自動駕駛產業化進程全面加速,5G自動樣車備受關注,WindLink 3.0人工智能車機系統發佈。東風還與一汽、長安聯合共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目前項目進展順利。

喜迎党代会|能力突破,锤炼东风制造核心优势

搶佔新能源車制高點,是東風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當前,國內新能源車的市場化、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先進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技術優勢。東風作為汽車央企,也正在這塊領域砥礪前行。

東風《實施“583”計劃,搶佔新能源汽車制高點》明確提出,通過掌握5項核心資源8項關鍵技術,在3個方面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從而搶佔新能源汽車制高點。東風吹,戰鼓擂,圍繞這一路線圖和戰略目標,東風開始了有效的進擊——積極推進電控、電池、電機等三電領域的開發,聚集資源與寧德時代、深圳航盛等細分領域優勢企業開展合作。東風積極作為取得顯著成效——2017年銷售新能源汽車5.5萬輛,同比增長118%,新產品東風風神E70的超長續航里程受到市場認可。

喜迎党代会|能力突破,锤炼东风制造核心优势

這一輪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窗口期並不長。作為汽車央企,東風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高質量發展,正加快用改革思維、創新精神,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破解“四大挑戰”,加快提升核心能力。

喜迎党代会|能力突破,锤炼东风制造核心优势

喜迎黨代會 五好看變化訪談

訪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主任東風乘用車公司黨委書記談民強

面向未來,我們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燃料電池、輕量化等方面,都做了一些佈局。相信這些創新成果給東風發展帶來的影響,很快會顯現出來。

Q :東風公司提出的破解四大挑戰中“提升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搶佔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制高點”,公司技術中心和東風乘用車公司都是主要承擔者。對於這兩項挑戰的突破,你如何看待我們目前取得的進展以及面臨的問題?

A :我們在很多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非常可喜的進步,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們積累的成果在2016年、2017年得到了很好的體現。2017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排名行業第一,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也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

就自主乘用車事業來說,我們在前面一個風口相對落後了。在前面一個風口,一些自主品牌實現了快速發展,我們跟自己比有進步,但是跟別的品牌比,我們還是落後了。在後續的發展中如何實現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的突破,我覺得壓力非常大,我們需要加快追趕步伐。

Q :這兩項挑戰的突破,需要創新型人才來支撐。在人才儲備方面,兩家單位有哪些具體的行動?

A :過去,我們研發領域招人,都會集中在汽車專業領域、機械製造領域等。現在則更多地去招物理領域、化學領域、電化學領域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智能網聯發展趨勢加快後,我們會更多地去招電子、通訊以及數學算法等方面的人才。

另外在人才激勵機制方面,我們也做了很多嘗試。我們已經建立了科研人員項目獎勵機制,通過和研發項目負責人簽署項目獎勵協議,加大對科研人員的獎勵力度,激發大家的創新熱情。

Q :未來,東風公司技術中心和東風乘用車公司將如何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實現能力突破?

A :汽車工業曾經有一段時間被稱為傳統產業,甚至一度被稱為夕陽產業,但是這五年來,汽車行業又煥發了青春。目前很多在其他行業中已經產業化的新技術基本都在汽車工業得到了應用,汽車工業現在已經是創新型產業。這樣的轉換跟我們整個行業以及國家創新驅動的大趨勢是有關係的。面向未來,我們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燃料電池方面,都做了一些佈局,在輕量化方面,也做了一些嘗試。相信這些創新成果給東風發展帶來的影響,很快會顯現出來。

現在我們與科研院所的合作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在材料技術、電池技術、燃料電池技術方面,很多的研究成果已經運用於實際的生產製造。另外我們也與互聯網企業進行了跨界合作,未來這種合作會越來越多。這對主機廠跨界融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更大範圍的跨界合作,相信在未來幾年,我們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方面一定會有很大的突破。

訪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質量部部長何傑

過硬的產品質量與服務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東風商用車全價值鏈將持續圍繞“提升產品品質,提升顧客滿意”總體目標,切實履行質量責任,不斷提升顧客滿意度。

Q :自提出“重塑東風商用車領先優勢”以來,在重構質量優勢方面,東風商用車做了哪些主要工作?

A :過硬的產品質量與服務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近幾年,我們在質量提升方面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強化產品質量保證體系。我們重點突出產品市場質量表現與顧客滿意,建立了較完善的質量指標與評價體系;通過構建東風商用車質量保證方式,推動質量信息化建設。二是強化產品安全與制度管理。始終堅持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來看待汽車現在及未來的走向,始終將產品安全放在首位,強化產品安全保證能力,持續優化和完善產品安全責任制度,切實維護汽車消費者權益。三是強化合規經營理念。始終堅持合規經營理念,從設計、製造及銷售等環節對產品一致性和專用車管理等實施管控。四是強化質量管理實踐。重點推進商品研發領域質量保證能力,通過強化質量培訓,不斷提升全員質量意識;完善質量體系,強化體制、機制和流程管控;加大研發資源投入,提升研發硬實力;圍繞市場表現,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課題等四個方面組織實施。

Q :要實現“重塑東風商用車領先優勢”,質量領域後續還將做哪些努力?

A :一要推進質量文化建設。建立全員共同的質量價值理念,著眼“微質量”、追求“零缺陷”;構建質量文化建設模型,制定員工質量行為準則與規範,推進質量文化向縱深發展,促進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制定質量文化實踐評價標準,根據評價標準對各部門實施過程及效果進行評價、督促改進。二要建立全流程開發質量管控,建立以質量為導向的正向開發模式。三要強化保安防災、再發防止管理機制。四要推進工廠關鍵工序能力提升,提升CPK(過程能力)。把握工廠關鍵工序過程能力現狀,並進行合理評價;針對工廠關鍵工序過程能力現狀,制定CPK提升方案,並組織實施;建立工廠CPK評價結果的目標管理。五要強化新品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完善生產件批准及PPAP流程和基準,將CPK作為新項目重點管控內容,將部品維修服務技術方案納入PPAP確認範圍。

著眼未來,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全價值鏈將持續圍繞“提升產品品質,提升顧客滿意”總體目標,進一步強化質量文化與質量意識建設,以“專業高效、創造價值、備受信賴、追求卓越”的質量方針,切實履行質量責任,不斷提升顧客滿意度,為重塑領先優勢提供支撐。

訪東風航盛採購部供應商管理科熊輝

東風航盛將全力打造集研發、檢測、製造於一體的強大保障體系,不斷尋求新能源汽車核心關鍵控制系統的技術突破。

Q :為加快“搶佔新能源車制高點”,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航盛新能源有限公司合資設立了東風航盛(武漢)汽車控制系統有限公司,雙方各具什麼樣的優勢?在實施“583”計劃過程中,如何發揮東風電動車公司在電控領域的主動主導作用?

A :5月29日,東風航盛(武漢)汽車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這是東風公司掌控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和核心資源的第一個合資項目,也是東風電動車公司“動力總成平臺”第一個落地項目。該公司的成立標誌著東風公司對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戰略掌控邁出了重要一步,東風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產業化加速推進。

目前我們公司已經建立完整的產品開發體系,新工廠擁有3條全進口SMT線、3條THT線、2條清洗塗覆線和6條裝配線,以及目前國內領先的集高產能、全工序、自動化、信息化於一體的無塵恆溫萬級淨化車間。新工廠年產能達到80萬套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產品,產值超過20億元。未來,東風航盛將以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供應商為目標,全力打造集研發、檢測、製造於一體的強大保障體系,不斷尋求新能源汽車核心關鍵控制系統的技術突破,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東風電動車公司通過與深圳航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合資,融合雙方在電控領域多年的技術研發經驗,提升了電控技術研發能力,擴展了東風電動車公司在電控領域的規模,縮短了我們電控領域產品的研發週期。同時,通過我們自己的新能源商業模式創新,拓寬了東風新能源車的發展道路,使東風電動車公司在電控領域的發展駛上了快車道。

Q :你認為,要達成實施“583”計劃,搶佔新能源汽車制高點目標,還需在哪些方面進一步提升?

A :要破解“搶佔新能源車制高點”的挑戰,我認為我們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提高自主研發的能力。通過與深圳市航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合作,交流技術研發經驗,提高我們在電控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能力。二是要優化從技術研發、製造、銷售到提供智能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新能源車生態系統,擴大東風新能源汽車的體驗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