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张玮:今日股市的一点猜测、一点不确定和一点困惑

周一,三大股指收涨均超3%,大超此前的预期。

原本周六上午公布的2月份PMI数字叠加海外新冠疫情的集中爆发,认为今天应该是低开高走。主要出于两点原因:(1)海外新冠疫情仍在集中爆发,外围市场动荡,A股很难独善其身,叠加2月PMI大幅下行14个基点,会驱使今天早盘低开;(2)尽管2月份PMI数据严重下滑,但类似于去年1月份的“商誉减值”,统计局有意将悲观数据“一步到位”。这样一来,此后就会逐步修复,不再有悲观预期。这便是支撑“高走”的原因。

但从实际的盘面来看,完全没有低开,而是直接高开1.2个百分点。然后一路上行,并最终收超3%。事后分析,有一点猜测、一点不确定和一点困惑。

猜测的部分:预计是因为海外引擎严重,叠加今晚大洋彼岸14个州同时总统初选,预计美欧股市会继续加大震荡。资金处于避险和投资的双重需要,并不意味着全部抛出换成现金,而是很可能转战于中国的金融资产。因为相比欧美的基本面而言,考虑当前疫情进展,欧美是下行预期,而中国是触底反弹的上行修复预期。也正是处于对中国金融资产的追逐,今天人民币攀升,北上资金也是大幅流入的。


张玮:今日股市的一点猜测、一点不确定和一点困惑

不确定的部分:尽管今晚的美国总统初选会加大美欧金融市场震荡,但毕竟2月21日以来美欧股市已经经历了连续数天的震荡。尤其是美股,上周大幅收阴,跌幅超过10%,且周五的最低点已经与前一次低谷几乎平行(只差一个点),从技术角度,存在反弹动力。所以,现在美股是技术驱动的反弹和总统选举的震荡叠加,不确定最终会选择什么方向。不过,我认为大概率还是短期震荡向上。


张玮:今日股市的一点猜测、一点不确定和一点困惑


张玮:今日股市的一点猜测、一点不确定和一点困惑

不解的部分:既然今晚大洋彼岸要同时迎来14个州的总统初选,A股即便再有注册制、降息、启动基建这样的政策利好,难道会对摆在眼前的海外风险事件视而不见吗?


张玮:今日股市的一点猜测、一点不确定和一点困惑

当前民主党里面,杀出的最大黑马是桑德斯。市场普遍预计桑德斯能够在3月3日的“动荡星期二”中胜出。从此前已经公布初选结果的几个州来看,桑德斯已经具有优势。不过,结合新冠疫情在海外集中爆发,美欧股市大幅回撤,我认为短期桑德斯在美股回撤后的支持率应会有所下降。因为特朗普近年来创造了繁荣的美国经济,维持了美股慢牛;而桑德斯政治倾向“偏左”,更加重视与传统盟友的关系,在对华政策上更为强硬。如果胜出,不排除在贸易问题上变本加厉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市场风险偏好。因此,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从风险规避的角度考虑,特朗普代表了“确定性”,而桑德斯代表了“不确定性”,对于家庭财富将近四成都是金融资产的美国选民而言,初选桑德斯获胜似乎“并不安全”。

在中美关系的考虑上,也是特朗普获胜的话对中国更有利。毕竟特朗普本质上是个商人,最关心的是贸易逆差。相比之下,民主党更为关注政治和战略。如果特朗普连任,不仅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可以“延续”,而且未来也只会在贸易层面就事论事。如果换做民主党胜出,即便贸易问题可以延续阶段性协议,也不排除在政治和狭义战略冲突上与中国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今天下午,上证报对我有个采访,有两个问题:(1)周一人民币汇率大涨,美元指数连跌,美股跌,a股涨,有什么逻辑;(2)有一些国际机构认为人民币现在具有避险属性,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避险货币,怎么看?未来美元日元怎么看?

我的回答如下:

(1)周一人民币汇率的表现,是趋势性开端。原因很简单:现在新冠疫情在海外肆虐,欧美国家很难做到中国这样的社会动员能力,不可能全国普遍停工停产。因此,对于基本面来讲,欧洲在疫情肆虐下应该是下行预期,而中国则是触底回升的上行预期。对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来讲,我们看到上周五黄金也出现了下跌,投资者需要将资金转存于确定性较强的金融资产。而当前世界范围内,人民币资产具有这一特征。对于人民币资产的追逐(包括A股在内)是今天北上资金大幅流入的主要驱动,也是推升人民币汇率预期走高的核心因素。

(2)道理同上,综合考虑疫情在中国和欧美国家的不同阶段表现,短期人民币的确可以作为避险资产。相比之下,美元和日元存在贬值预期。

但是,这又引发了新的问题:

(1)既然外资如此看包括A股在内的人民币资产,A股是否能维持升势?(2)风格轮换真的到了吗?是不是来的太快了?

我认为,如果今晚美国总统初选确实对美欧股市带来震荡,短期A股仍可作为优选标的。但越是临近3000点,越存在心理压力,尽管很可能这种心理压力“一文不值”。

对于风格轮动,今天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些端倪:上午基建地产领涨,符合我此前判断的“填补一季度GDP 1.7万亿缺口”的投资策略之一,但下午申万一级通信行业也后军突起,在行业排名中荣获第三,说明科技股并没有“被放弃”。

下午消息:科技类基金将单列审批、限制节奏,融资结构或将大调整。我感觉这条新闻可能对近期公募集中发行科技类资金带来降温预期,从而抑制科技股融资。但毕竟集中发行的高点已经过去,这条规则很可能“不痛不痒”。究竟能够作为科技股回调的导火索,还需要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