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四渡赤水,軍史上的神來之筆

紅軍長征時,儘管突破了對手的四道封鎖線,但卻戰損非常嚴重,血戰湘江以後,由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僅剩下3萬餘人。

四渡赤水,軍史上的神來之筆

再由李德、博古等人指揮下去,紅軍的命運真的不堪設想;遵義會議以後,毛澤東重歸軍隊的領導位置,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毛澤東分析了敵我態勢,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形成一個拳頭,採取靈活機動的作戰方式,對圍追堵截的對手實施重點打擊,突破對手的包圍圈。

四渡赤水,軍史上的神來之筆

於是,毛澤東指揮工農紅軍,在川黔滇邊地區進行的一次非常出色的運動戰,因為毛澤東這個關鍵人物,運籌帷幄,甩掉了對手數十萬重兵的圍追堵截,堪稱中國工農紅軍軍史上的神來之筆,教科書式的經典戰鬥案例,這就是紅軍歷史上有名的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軍史上的神來之筆

中央紅軍紅1、3、5、9軍團分三路先後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擊潰黔軍的抵抗,打退尾追的川軍特遣支隊徐國瑄部、郭勳祺旅、潘佐旅等部,從元厚、土城向西渡過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四渡赤水,軍史上的神來之筆

鑑於敵主力已大部被紅軍吸引到川滇邊境,黔北兵力空虛的背景下,毛澤東決定出敵不意的回師東進,再次折回貴州;紅軍先頭1個主力團先敵搶渡二郎灘,成功地掩護部隊在太平渡、二郎灘第二次渡過赤水河,在遵義地區作戰歷時五天,擊潰和殲滅敵2個師又8個團,俘敵3000餘人,是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以來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勝利,即四渡赤水第二渡。

四渡赤水,軍史上的神來之筆

敵企圖圍殲紅軍於遵義、鴨溪狹窄地區,毛澤東就決定將計就計,偽裝在遵義地區徘徊尋敵,以誘敵迫進,然後再轉兵西北,尋求新的機動;由紅3軍團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動,當敵吳奇偉部北渡烏江和滇軍孫渡部靠近紅軍之際,紅軍主力突然轉兵向北,從茅臺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河,再入川南。

四渡赤水,軍史上的神來之筆

以上三渡赤水河,目的完全是為了迷惑和調動對手,中央紅軍進入川南,再次擺出北渡長江的態勢,對手再次把主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川南時,毛澤東卻命令中央紅軍秘密迅速地從太平渡、二郎灘、九溪口第四次渡過赤水河。

四渡赤水,軍史上的神來之筆

在毛澤東的指揮下,中國工農紅軍先後四次渡過赤水河,在中國革命非常危險的關頭,挽救了這支工農武裝的軍隊;最終,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陝北延安,從此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