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恭祝大家新春吉祥!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大家知道我國曆史上各朝代是如何過春節的嗎?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中國的農曆,是從夏朝開始的,所以又叫夏曆。 早在夏朝《臘祭》中記載,傳說在臘月裡,人們殺豬祭祀上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又跳又唱,這便是春節的一種雛形。

最早的春節:相傳我國原始社會時就有"臘祭"之說不得,夏朝建立後,此俗流傳下來。《爾雅》一書說春節: "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 。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春節也起源於殷商時期的祭神祭祖活動。 我國古代先民經過一年辛勤勞動, 在歲尾年初之際, 使用他們的農、 獵收穫物來祭祀眾神和祖先, 以感謝大自然的賜予, 這就是"臘祭" 。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 過年的"年" 字, 就是年景好、 五穀豐登的意思。

相傳,商朝有個青年叫萬年,見節令混亂,影響農牧業生產,便通過測日影和滴漏記時的辦法,定準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以便把節令定得準確一點。 當時的商朝群主祖乙對節令不準的狀況也很惱火。節令官阿衡為了推脫自己的無能和失職,說要祭拜天神才能定準節令。萬年則認為祭神是徒勞的。他帶著自制的日晷儀和漏水器求見祖乙,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經驗,說明日月運行的規律和節令不準的道理。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祖乙聽後覺得有理,就下令在天壇前築起日晷臺、漏壺亭,讓萬年在裡面研究。阿衡恐怕萬年把準確的年曆研製成功,揭穿自己失職和陰謀,便重金收買一個刺客前去行刺,可是萬年日夜都在日月閣裡工作,人不出來,加上週圍警戒森嚴,刺客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機會,最後只能決定不用匕首而用弓箭來射死萬年。當萬年的身影在窗邊出現的時候,刺客迫不及待地放出了一箭,正中萬年胳膊。衛士聞聲趕來,捉住了刺客。一審訊,原來是阿衡收買來行刺的,便上報天子,把主謀和兇手處以極刑。

天子聞訊,趕去問候萬年的傷勢,這時準確的歷法已經研製出來,萬年便稟報道:"現在正是子夜,舊的一年已去,新的一年將臨,望陛下給這新春屆臨的時日定個名稱吧。"祖乙沉吟片刻,欣然道:"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 於是,每年新春的第一天,就成為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即春節。春節一年一度,所以又稱過年。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穀子成熟,倉囤滿盈的時候,所以,人們也稱這為"過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

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必須舉行的盛大節日活動,因此立春又叫春節。周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宮後要賞賜群臣,施惠兆民。

《禮記·月令》中還提到八蜡節,這個標誌實際一年終結的節慶,"國之人皆若狂",就是一個報恩的節慶,要獻祭各種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物體向神報恩,"以萬物報萬物",每個人都要參與,天子、諸侯使臣、大臣等分主、賓兩組,代表兩種相反的宇宙力量,輪流向對方敬酒,人們相信這能促成全面的和諧。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孔子時,魯國亦有迎春之俗,俗稱"春祭"或者"臘祭"。孔子就是因為春祭後,沒有得到國君應分給大臣的祭肉,憤而離魯赴衛,開始了周遊列國之旅。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除夕的起源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據呂不韋編寫的《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癘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春聯的原貌

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鬱壘像,在除夕前夜那天懸掛在門前,用來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擾。 到後來,人們嫌刻木人麻煩,就直接在桃木上畫兩個神像,提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於除夕下午掛在門兩旁,以壓邪驅鬼,這就是最初的桃符,也就是春聯的前身。

桃木辟邪

相關記載最早源自《左傳》,裡面記載了古人用桃木做得弓進行除災儀式。《莊子》載:"插桃枝於戶,連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由此可見古人對桃木的特殊信仰源自於春秋戰國時期。 如《戰國策.齊策三》說孟嘗君打算入秦時,蘇秦對他講了土偶和桃梗的寓言,勸止他,其中有土偶人語桃梗:"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自以為人。"可知戰國時代已有削桃木為人的做法。

紅包壓勝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先民們便使用過一種形似銅錢的民俗用品,用以避邪或祈求吉祥。這種"銅錢"叫作"厭勝錢",又叫"壓勝錢"或"花錢"。 在晉朝周處的《風土記》中有文字記載:新春前後,"各相與贈送,謂'饋歲",意思是說在春節前後,官員之間互相贈送“壓勝錢”,表示彼此都平安無事,共同祝賀又長一歲。 這一"饋歲"活動在西漢時期相當盛行,一直到今天,長輩給未成家的晚輩送壓歲錢,就是古俗的遺風。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的基本文化風貌已經形成,如今的我們在祖先的文化基礎上,繼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秦朝統一之後,開始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這一影響後世萬萬代的偉大壯舉。自然而然的,節日這種事也變成了全國統一性質的了,比如現在的春節。當然,要真較真起來,秦朝是沒有春節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時間對不上,秦朝最大的節日是"臘祭"。既然是最大的節日,我們把它當成春節也不為過,畢竟現在最重大的節日就是春節。這個節日是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剛好是秋收結束的時候,當時的人們在這一天做年終祭祀活動。除了舉行的時間不一樣之外,還是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慶典的隆重程度,都與現在的春節十分相近,當然遺憾的是我們現代人看不到了。


漢朝(公元前202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被承認的皇帝計24位,享國四百零七年。

古代的春節,尤其是夏商周三代,由於曆法的變化,並不一定是在農曆正月初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政府才規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春節的日期才算固定下來。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互相拜年宴請,則起自漢初,對此《通典》有所記載。東漢時期,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據崔提《四民月令》稱:"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有一種說法是:在古人最早的認知中,春節不是一個吉利的日子!"正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直到九月初九,按照古人觀點,這都是陽中之陽的日子,是災難性的日子。"就跟竹子一樣,遇到節了。竹子哪兒都是光滑的、順的,就節那個地方是疙瘩的,所以,這種日子叫節。

所謂春節,就是春季裡最不吉利的日子! 最後,因為春節這種節日不吉利,不好過,但是這一天還得過,所以人們就想出各種過節的辦法:驅鬼辟邪、祈福迎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種過春節的習俗。 從先秦、漢魏到唐宋、明清,春節習俗的演變脈絡非常清晰,那就是從鬼神化到人性化的轉變——隨著人們對自然認知的深入和改變世界能力的提高,這種習俗從巫術向著禮儀轉變,從娛神向著娛人的規則發展。而早期的那種莊嚴、肅穆甚至神秘的氛圍開始淡化,過春節,越來越有祥和、安寧和愉悅的氛圍。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在唐朝,春節被稱為"元正",也就是元旦。有趣的是唐朝最先開始實行假期的朝代,每逢春節,政府法定假日七天,以大年初一為中前後各三天,但朝廷大臣會照例舉行早朝大典,民進則閤家團聚。這樣看來,在唐朝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春節假期休假這樣的福利,在唐朝有這樣的規定,大年初一,所有的文武百官及地方高級官員都要早早的上朝給皇帝拜年,因此,這些有權有勢的苦逼大臣們,在大年初一是不能和家人團聚的,而是要陪皇帝過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宋代過春節已普遍開始用紙包火藥做成爆竹。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逐漸盛行,宋代的除夕夜,爆竹之聲通宵不絕。

《東京夢華錄》記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宮廷高院深牆內燃放爆竹的聲音,傳到了宮外。宮外大街小巷都有人競相燃放爆竹。據載,宋朝的爆竹品種不下百餘種,有單響、雙響、連響。其中,飛上天空才爆響的二踢腳爆竹,包含了現代火箭技術的基本原理,令人驚歎。

宋代也吃餃子,宋朝稱餃子為"角子","角子"為餃子一詞的詞源。宋人過年都要飲屠蘇酒,這種風俗在宋代很盛行。屠蘇是一種草名,這種草釀造的酒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的,將大黃、白朮、桂枝、花椒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過年飲屠蘇酒正好相反,卻是從最年少的飲起。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眾所周知,元朝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創立的政權,那麼在節日習俗上,自然就有依循漢人傳統習俗和遵循蒙古族傳統之別。但是,根據史料,元代的歲時活動大部分還是依循漢地傳統習俗的,春節也不例外。

蒙古人早有春節的節慶活動,在忽必烈遷都大都之後,與漢民族的節慶習俗相融合,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 蒙古族的一些風俗習慣還是與中原地區傳統風俗有些不同的,例如大紅色是中國傳統新年最具代表性的顏色,象徵著喜慶和吉祥。而古代蒙古人認白色為萬物之母,象徵心地純樸、潔白無私,吉祥納福,並以'"白衣為吉服"。他們把正月稱為"白月",春節叫"希恩吉勒",即新年,也稱"白節"。

《馬可波羅行紀》記載:蒙古大汗及一切蒙古的臣民,正月初一都"服白衣"、"皆白袍",並"互相饋贈白色之物"。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明初的春節假期日,一度十分摳門。明太祖朱元璋年間一度只有五天假,直到永樂七年(1409),明成祖朱棣才大方了一把,增加了十天元宵節假期。但比這更大方的,卻是大明朝從此發的另一個大福利——鰲山燈會。 鰲山燈會,是每年元宵佳節時,大明皇家在宮城裡搭成的巨型花燈煙火景觀。因其形狀似鰲,因此名為"鰲山燈會"。從永樂七年元宵節起,這個盛大燈會更是高調開放——"聽臣民赴午門觀鰲山三日",君臣同樂的意義十分重大,堪稱明朝版的"春晚"。

如此盛大場景,在明代文人的筆下,更常有生動記述。明朝大才子唐伯虎遊學京城時,就曾親見鰲山燈會的盛況,激動寫下名詩:"仙殿深巖號太霞,寶燈高下綴靈槎。沈香連理三珠樹,彩結分行四照花。水激葛陂龍化杖,月明緱嶺鳳隨車。"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統治者為滿洲愛新覺羅氏。

看看歷史上我國各朝代的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清朝時,朝中通常會在臘月二十六停止工作,給朝中人們一個放假的時間,而到了正月初一,皇帝就會舉辦大典開始工作,前前後後算起來放假時間只有六天,清朝人們還是滿挺勤勞的。放假的時候,皇室還是很看重民間風俗的,福字的張貼,鞭炮的奏響,年夜飯的吃食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對貼福這個風俗,皇室更顯隆重。不同於百姓們的貼,皇室則是掛,每當春節到來,宮中都會掛起福字、對聯、門神等物品,甚至還有專門的人在宮中拿福字展示。掛到春節後初四日的時候,就會把這些全部取回,收藏起來。

可見我國曆史上各朝代春節風俗的一個發展過程,是隨著人們生活的環境和生活需求的變化,而慢慢衍化形成的,在中國歷史文化裡書寫了濃重的一筆,是我國曆史文化不可分割重要的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