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新冠肺炎发病死亡率为1.4% 长者死亡率可达6%

截至3月6日下午17点20分,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已导致3388人死亡。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3月6日表示,根据其团队估算,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病死亡率为1.4%,长者风险较高,70至79岁患者的发病死亡率约为4%,80岁或以上约为6%。

香港大学医学院此次的研究主要根据早前医学报告《刺针》数据、国家疾控中心7万多个确诊个案以及各国从武汉包机返国个案为基础,发病率预设为50%,即假设每2人有1人出现病征,计算出发病死亡率为1.4%。

梁卓伟表示,虽然1.4%的发病死亡率看似不高,但提醒目前全球各地有接近10万人确诊感染,并受到检测限制,实际的感染人数可能远超目前的数字,所以1.4%的发病死亡率仍不容忽视。随着治疗方法和经验的提升,他认为,1.4%发病死亡率会是“上限”,整体感染死亡率更可能低于1%。

他指出,死亡率有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包括感染死亡率、发病死亡率及入院死亡率。感染死亡率的分母计算所有个案,包括病征轻微甚至没有病征的患者,所以死亡率会最低;发病死亡率只计算有病征、有求诊的患者,不计算隐形患者,所以死亡率较前者高;入院死亡率只计算住院患者,分母最小,因此死亡率最高。

同时,研究显示,年龄越大,发病死亡率几何级数上升,70岁的发病死亡率是年轻人的3倍。他指出,70岁以上的人士受感染机会亦是3倍,所以要特别照顾年长人士。

梁卓伟指出,此次疫情发病死亡率相比2003年SARS和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死亡率低,但高过2009年猪流感的死亡率,而发病死亡率1.4%已不算低,情况不容忽视。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3日公布,全球共有新冠病毒确诊病例90893人,导致3110人死亡,估算整体死亡率为3.4%。梁卓伟坦言,因有些国家未完整报告发病情况;部份地区没有足够的试剂去作测试,另外计算时亦没有足够时间去让病人的病况发展,“一般需要两至四星期去观察病情发展,病人最终的病情康复或者出现恶化”,导致确诊病人的数字出现误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