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左手支付右手金融,ETC套路遠比你想象中的多

左手支付右手金融,ETC套路遠比你想象中的多

年關將至,各大機構圍繞ETC開展的爭奪戰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但針對存量ETC用戶的深耕才剛開始。

撰文 | 陳大柴

出品 | 支付百科

相比冒充稽查強制辦理ETC,不辦理ETC禁止加油加氣,沒有ETC不準上高速等荒謬做法,近日被曝出的“不裝ETC,不歡迎使用高速”則更加委婉地向未裝ETC的車主施壓。雲南宣佈從2020年1月1日起所有基於車牌識別的高速無感支付將暫停使用,改由基於ETC識別的無感支付通行方式,進一步加強ETC支付壟斷地位。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賣力推廣ETC的背後,除了響應政策號召,還有對這個由有車一族構成的優質用戶流量池的搶奪。由ETC演變出的新無感支付方式,屬於移動支付範疇,其場景屬性天然含有剛需、安全等特點,自然深受支付玩家們喜愛。一旦ETC用戶從當前的增量階段進入存量階段,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便能對ETC場景做更細分的開發,最大程度優化組合用戶數據,打造多種粘性服務沉澱用戶。在這個過程中,ETC作為交通場景裡的便捷支付方式,其“套路”主要有兩個方向:多場景高頻支付和貸款、餐飲娛樂等綜合場景應用。

場景逐漸高頻化

目前全國ETC用戶累計已超1.8億,完成了發行總任務的97%以上。就用戶數量而言,到年底實現1.9億的工作目標問題不大。ETC的商業邏輯由產業鏈上下游的設備製造商、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其他綜合場景服務商幾部分組成。隨著政策期紅利效應削減,設備製造商的炒作邏輯會逐漸降低;而由存量ETC市場衍生出的支付和金融服務邏輯會有潛在的爆發動能。實際上,ETC的場景豐富化就體現了這一點。在初級階段,ETC只是快捷高速的代名詞,但現在其場景從高速延伸至市區,圍繞加油、智慧停車等服務下沉。11月15日,中國工商銀行推出“工銀ETC智慧加油”服務,為用戶提供使用ETC電子標籤“加油即走”的快捷支付方式。這種無感加油方式能精準地識別ETC電子標籤中的車輛信息,然後加油站後臺系統會根據加油量向銀行發起扣款,整個支付過程僅耗時1-2秒。

左手支付右手金融,ETC套路遠比你想象中的多

受制於安全隱患,在此之前,加油站一直是移動支付想去佈局卻又難以滲透的區域。中石油、中石化均出臺嚴禁在加油現場和油罐區使用通訊工具的規定,後來即使部分加油站開通移動支付服務,用戶也得到離加油槍二三十米外的便利店裡去支付。除了加油服務,ETC還開始試點智慧停車板塊。有關部門表示,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實現機場、火車站、客運站、港口碼頭等大型交通場站停車場景ETC服務全覆蓋;推廣ETC在居民小區、旅遊景區等停車場景的應用。目前已有浙江、山東等省份開始推出ETC停車服務。業內人士指出,城市停車場特別是車流量密集的大型商超等場景,雖然有卡票結合、車牌識別等收費方式,但ETC依然大有可為。一旦ETC成為高速通行的主流方式,用戶慣性及便捷性可能會觸發一場大規模的智慧停車改革。

發力金融增值服務

ETC作為支付流量入口,銀行和支付機構受益的不只是增量流水,實時的交易數據也是它們比較看重的資源。在各家機構的產品體系中,ETC用戶綁定相應的端產品,機構在運維這些用戶的同時,能借助賬戶端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務。例如機構有資金優勢,便可對ETC用戶開展金融借貸業務。面對ETC用戶群體,風控也不是什麼難事。ETC用戶相比一般用戶,已經在個人驗資步驟中省去了一步,稱他們為“高淨值”群體也不為過。從這點來看,

對ETC群體放貸,實際上降低了欺詐風險和資金風險。從機構為用戶辦理ETC的過程可以看出,它們藉此發力貸款等金融業務早有端倪。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信用貸業務是一方面,另外據「支付百科」瞭解,有些銀行在辦理ETC時會給用戶開通消費貸業務,告知用戶其為墊付ETC扣款使用。以交通銀行為例,知乎網友@八王爺爆料自己在辦理交行ETC過程中,不僅被凍結了300元的保證金,還被交行瞞著開通了一種名為“惠民貸”的小額貸,默認額度2000。

左手支付右手金融,ETC套路遠比你想象中的多

這種“惠民貸”又稱ETC通行應急金,屬於交行消費信用貸款產品。知乎網友@八王爺稱,交行ETC的扣款順序為:卡內餘額→惠民貸→保證金。

左手支付右手金融,ETC套路遠比你想象中的多

不過監管也及時對各機構附加在ETC上的借貸業務進行規範。央行、銀保監會公佈《關於金融服務支持收費公路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金融機構不得在用戶辦理ETC時強制搭售其他產品。值得注意的是,ETC信貸業務還有徵信兜底。監管在該文件中還指出:

用戶ETC欠費超30日,將會上報央行徵信系統。知情人士透露,不能強制搭售並不代表不能從事借貸等金融業務,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可在用戶充分授權的情況下做。“只要有活躍的用戶數據,費率又合規,至於推出哪些產品就看機構自己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教授朱濤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銀行如果能抓住ETC收費場景的流量入口,加大個人客戶深度挖掘,進而切入到個人理財、保險、車貸分期、餐飲娛樂等綜合場景應用,未來潛在收益將是一個可觀的數字。

左手支付右手金融,ETC套路遠比你想象中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