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還以為古代的學校都像嶽麓書院那般,原來還有這樣的

“功課完畢太陽西,拿起書包回家去。看見父母行個禮,父母對我笑嘻嘻。”

這首《放學歌》是為數不多保存到現在還在繼續傳唱的學堂樂歌之一,許多笑嘻嘻的小朋友唱著這首歌成為了小學生,邁出人生求索之旅的第一步。

還以為古代的學校都像嶽麓書院那般,原來還有這樣的

民國小學生常識課本《民國老課文》截圖

還以為古代的學校都像嶽麓書院那般,原來還有這樣的

嶽麓書院(圖片 | 公號高中語文學習助手)

這首歌是伴隨著新式學堂的出現而誕生的。許多朋友都知道,新式學堂誕生以前中國的學校是另外一種教育體系,由私人辦的學校稱為私塾,給孩子啟蒙的私塾叫蒙館,研究更深學問準備考取舉業的叫經館。蒙館多如牛毛,而經館(比如嶽麓書院等有名的書院)就少多了。

蒙館私塾根據組織形式大概分為散館、專館、義學三種。專館是大富之家專門請到家中教授自己族內子弟讀書的,老師的水平和薪資待遇都很有保證;義學則是靠官費或有錢人集資贊助貧寒人家子弟讀書的組織。在那個年代,若本地有讀書很好的學生考中舉人乃至進士,十里八鄉都“與有榮焉”。

這三種裡最普遍、最有趣的還是散館。以北京來說,家長把適齡小童送到私塾去,先給孔夫子畫像和牌位叩頭,再給老師行禮,老師收下拜師禮物,把著小童的手教寫一張硃紅字,稱為“破蒙”,算是正式進了學校。

還以為古代的學校都像嶽麓書院那般,原來還有這樣的

包老 蘭英齋 洞谷筆《孔子像》絹本

老舍先生在《宗月大師》中回憶他自己入學的經歷:

“學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離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廟裡……學校是在大殿裡……大殿裡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黃布擋著,供桌上擺著孔聖人的牌位。學生都面朝西坐著,一共有三十來人。西牆上有一塊黑板——這是“改良”私塾。老師姓李,一位極死板而極有愛心的中年人。劉大叔和李老師“嚷”了一頓,而後教我拜聖人及老師。老師給了我一本《地球韻言》和一本《三字經》。我於是,就變成了學生。

散館的條件並不好,但它使得很多平民家庭的孩子免於成為文盲。

蒙學的功課一開始很淺,多是一些韻文,比如《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六言雜字》等等,而後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再讀其他書。

《地球韻言》是江陵人張士瀛編著的中國最早的地理課本,開頭是“大地橢圓,旋轉如球。東半西半,分五大洲。曰亞細亞,曰歐羅巴,曰澳大利,阿非利加”。

還以為古代的學校都像嶽麓書院那般,原來還有這樣的

《地球韻言》書影

私塾學生入學以後要在三節(新年、端午、中秋)兩壽(老師、師孃生日)和孔子誕辰給老師送上禮物,此外冬至節也要送禮,稱為“冬至拜師”。老北京冬天買煤球,夏天搭天棚,學生家長都要“眾籌”,那時候上學也真不是件容易事。

散館老師的學問往往不大,多數人是屢試不第的秀才,以教授附近的蒙童讀書來掙碗飯吃。其實這碗飯並不好吃,有的人的確沒錢,有的則是看不起老師,總而言之有些老師需要挨家挨戶上門討要學費,還常常落空。

清末有一首詩說“蒙館舌耕不自由,讀書人到下場頭。每逢年節先生苦,親上門去要束脩”。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位先生的苦悶了吧?

還以為古代的學校都像嶽麓書院那般,原來還有這樣的

清代私塾(圖片 | 中國新聞網)

看圖上小孩子的打扮,大概是某望族的家塾才有如此氣派。

袁枚曾在《隨園詩話》裡諷刺可憐的散學老師:“漆黑茅柴屋半間,豬圈牛窩浴鍋連。牧童八九縱橫坐,天地玄黃喊一年。”

“天地玄黃”者,《千字文》第一句也。讀一年書教會一本《千字文》,不管老師還是學生,也是真心累。

湖南花鼓戲、廬劇甚至還有《討學錢》這出戏:假充有學問的張先生到學生毛伢子家裡要學費,滿嘴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結果把“妙哉,妙哉”,念成“沙哉,沙哉”,還遇見潑辣的陳大嫂,只得垂頭喪氣,大敗而歸。

還以為古代的學校都像嶽麓書院那般,原來還有這樣的

花鼓戲《張先生討學錢》劇照

嘲笑唸書人的很多時候其實恰恰是念書人自己,偶爾黑色幽默一下,還得擔負起傳承知識的任務來。老師總是盼著孩子們長大的,就像孩子們老是盼著放假一樣,這點古今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