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西涼刺史董卓不過區區五萬人馬,為什麼都奈何不得他?

用戶156890353




在歷史的長河中,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役比比皆是,這說明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兵在於精,而不在於多。

西涼刺史董卓,區區五萬人馬,別人奈何不得,也是這個道理。

那為什麼董卓的人馬戰力驚人呢?為什麼後面的諸侯聯盟打不過呢?

董卓自身人馬不多,但勝在長年在外征戰



其實,董卓進入洛陽城之時,只有三千人馬,這才叫“區區”,但,這是精銳中的精銳。

這三千人馬,都是跟隨董卓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這些人,曾經和羌人浴血奮戰,一個個都經過了重重考驗。這三千人,可以當之無愧的承擔“勇猛鐵騎”的稱號,可以發揮“以一頂十”的作用。

董卓就是帶著這三千人,大搖大擺地進了洛陽城。很自信,昂首闊步,目不斜視。在大家看來,董卓應該還有大部隊。

其實,董卓還真沒有。為了增加影響力,每隔一到兩天,半夜時分,他讓自己的大部分兵馬悄悄出城,第二天再“鑼鼓喧天”、“旌旗招展”地進來,讓外人感覺他的人馬眾多。這著實對大家造成了“視覺上”的影響。

董卓接收了何苗的兵馬,以及京城守衛軍



董卓知道,時間長了,紙終究會包不住火的。那人馬不多是事實啊,怎麼辦?董卓先把眼光放到了將軍何苗身上,那裡還有兩萬左右人馬。

於是,董卓先叫人放出風去,說將軍何苗和張讓殺了大將軍何進,何進的屬下信以為真。然後董卓和弟弟董旻兩人出手了,在內外配合下,何苗被殺,人馬都歸了董卓,這時實力大增。

不過董卓看來,這還不行,還要增加人手。這次董卓的目光瞄準了守衛京城的兵馬,因為這隻人馬實力強勁,值得擁有。執行任務的人,這次是義子呂布。

呂布武藝超群,在守城執金吾的疏於防範下,呂布手起刀落,把執金吾殺了個措手不及,京城的守衛軍,又到手了。

此時的董卓,有著驍勇善戰的邊軍,有著京城四周的常規部隊,也有著守衛京城的直屬部隊。實力空前強大。

董卓本人能力突出,而且奸滑無比



董卓出生在邊疆,從小和羌族人打交道,性格粗猛,但很有謀略。

年輕時的董卓,武藝不凡,“騎於馬上”在行進間可以雙手開弓,端的是厲害。

碰到對戰時的敵軍,董卓怒目圓睜,帶頭衝鋒,在萬千敵軍中“左衝右突”,勇猛無比。這是一個著名的“惹不起”。

下屬害怕、忌憚於董卓,連羌人也要讓三分。於是,董卓更加的孤傲、放肆,還帶著奸滑。對於皇帝老子的詔書,董卓都敢反抗,不要說其它了。

到了京城洛陽的董卓,飛揚跋扈,夜臥龍床,姦淫嬪妃。大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十八路諸侯伐董卓,無奈實力不濟,而且不團結



董卓把持朝政,廢少帝,立獻帝,穢亂後宮,殘暴無比,這引起了無數人地憤怒。於是,就有了十八路諸侯伐董卓(三國志說,只有十一路)。

但是,諸侯聯盟根本不是對手。

當時最厲害的是邊軍,其次是京城直屬部隊,然後是州郡兵、鄉兵。

董卓的兵馬數量雖然比不上諸侯聯盟的,但邊軍和京城直屬部隊都在董卓手中,各路諸侯帶著戰力並不強的隊伍,來和董卓過招,顯然不是對手。

有人說了,戰力低一點,但是諸侯聯盟人多啊!此話沒錯,但是,這些人有著各自的小九九,根本不團結啊!

於是,董卓五萬左右的人馬,諸侯聯盟無可奈何。



這就是原因,董卓人不多,但實力強,諸侯人雖多,但戰力一般,最重要的是不團結。

一群烏合之眾,肯定戰勝不了董卓五萬左右訓練有素的人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