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

这时虽然早晚较凉快。但是白天却依然炎热

所以末伏也有这样一个大家所熟知的名字——秋老虎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

这个时候,饮食更应该多加注意

牢记以下“一味一茶一粥两忌”的原则

就能保持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快乐养生过秋天!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末伏“一味”

末伏过后,气候虽然依然炎热,但是实际上已经到了秋天,天地之间的肃杀之气也愈来愈浓重。此时,滋阴润肺,就成了这一阶段养生的关键。

而中医认为,敛肺止咳,酸味食物的效果是再好不过了。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百合、藕、土豆等酸味食物,更是能固表止汗、涩肠止泻。

酸味食物包括: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末伏“一茶”

第一款:山楂龙井茶

材料:生山楂适量、生乌梅适量、龙井茶少许、冰糖适量。

制作:将龙井以外的其他材料用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熬煮5分钟,之后关火晾凉5分钟;再用熬煮过的水冲泡龙井,待龙井茶完全被沏开后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益胃,可解油腻、助消化,还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抑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第二款:蒲公英马齿苋茶

材料和制作:取赤小豆1.7克、薏苡仁0.7克、蒲公英根0.7克、马齿苋0.1克、槐花0.1克、芡实0.3克、淡竹叶0.2克、绿茶0.2克,全部碾碎,做成茶包,每天一包泡水喝。

功效:赤小豆健脾祛湿,薏苡仁,治湿痹、利肠胃;蒲公英泻火、利尿、除湿的作用;马齿苋,入脾经、心经、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散血消肿的作用……这几种搭配在一起,对于祛除湿热效果显著,也间有减肥的功效哦!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末伏“一粥”‍

第一款:小米南瓜粥

材料:小米100g、南瓜300g

制作:

1、南瓜去皮切块,小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0分钟;

2、先将水倒入锅中烧开,之后下小米煮30分钟;

3、30分钟后,加入南瓜同煮,继续煮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止痛之功效。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第二款:山药粥

材料:生山药150克、糯米150克

制作:用糯米煮粥,半熟时放入山药块,粥熟即可食用。

功效:温和、滋补,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对治疗胃痛有一定的作用。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第三款:山楂粥

材料:山楂30克、 粳米100克、 砂糖10克、黑枣8粒

制作:锅中加水煮开后,放入山楂、黑枣、粳米,水滚之后改中小火熬煮30分钟,加入砂糖煮溶即成。

功效:消食、健脾、和胃,适当吃点山楂,有助于健脾和胃,帮助秋补打好基础。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末伏两忌

第一忌: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吃果除燥”

立秋后,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

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吃蜜不吃辣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第二忌:秋不食姜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生姜属于辛辣之品

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

再加上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

同理,其他辛辣的东西也不可多食

末伏来了,告知亲友,别忘了这“一茶一味一粥两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