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诗仙李白终生不甘!先后写了两首诗对飙崔颢的《黄鹤楼》


诗仙李白终生不甘!先后写了两首诗对飙崔颢的《黄鹤楼》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严羽《沧浪诗话》)

崔颢的《黄鹤楼》在唐诗里面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这两首诗首先诗体就不一样。李白的《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是七言绝句,而崔颢《黄鹤楼》是七言律诗。

然后题材不同,李白诗属于送别诗,而崔颢黄鹤楼的咏物抒情更近似于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仙李白终生不甘!先后写了两首诗对飙崔颢的《黄鹤楼》

黄鹤楼

后来李白来到黄鹤楼,想趁着酒意题诗一首,但是他读了崔大哥的诗以后,出了一身冷汗,心想幸好没有写,否则可能会献丑,因此上说了这句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仙李白终生不甘!先后写了两首诗对飙崔颢的《黄鹤楼》

虽然在技巧上李白的后一作品与崔颢的《黄鹤楼》难分伯仲,可李白毕竟有模仿的嫌疑,因此历朝历代各路评论家对崔颢的情有独钟,李白的却很少提及,金圣叹就曾经批注:

然则先生当日,定宜割爱,竟让崔家独步。何必如后世细琐文人,必欲沾沾不舍,而甘于出此哉。言外之意就是李白太过于卖弄文采了!

金圣叹的评论确实有点针对性的味道,但他的判断是大致正确的李白的确是“心有不甘”!以至于晚年李白又写了下了《鹦鹉洲》,这首诗更可以是看作对崔颢不服,因为两首诗的风格实在是太像了,因此这首诗也沉积于唐诗的最低层,我不说的话,一般读者鲜有人知。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诗仙李白终生不甘!先后写了两首诗对飙崔颢的《黄鹤楼》

鹦鹉洲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 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

好一个槌碎黄鹤楼

看来执念过深未必是好事,李白也吃了这个亏,更何况普通人呢?

诗仙李白终生不甘!先后写了两首诗对飙崔颢的《黄鹤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