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女性哮喘患者懷孕後可以停用吸入激素嗎?

女性哮喘患者懷孕後可以停用吸入激素嗎?

這不是一個新的問題,甚至不再是一個問題。女性哮喘患者妊娠期儘可放心吸入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這早有定論,已是常識,但在日常門診中每每遇到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在切入正題之前有必要反覆強調,在我國很少存在真正意義的“難治性哮喘”成年患者。只要不持續存在發病因素或合併症,諸如長期暴露於過敏原、ABPA等,幾乎所有的哮喘患者經過規範的治療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吸入激素為基本的用藥,在此基礎依據病情調整劑量或加用其他控制症狀的藥物。反過來說也是正確的,如果症狀反覆發作,首先懷疑治療依從性差、用藥次數不規範、激素用量不適當、吸入方法不正確等。

關於妊娠期使用吸入激素的問題,美國國家哮喘教育與預防計劃(TheAmerican National Asthma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早於2005年就推薦吸入激素作為妊娠期控制持續性哮喘的首選治療(NAEPPexpert panel report. Managing asthma during pregnancy: recommendations forpharmacologic treatment-2004 update.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5; 115: 34-46)。因為已是定論,13年過去了,國際上至今未再專門更新關於妊娠期吸入激素的專家組意見。

個人認為,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是來自瑞典、美國、丹麥、以及德國的一組醫生於2012年發表在BlueJournal的研究報道(Inhaled glucocorticoid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pediatric diseases: a national cohort study. Am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2; 185: 557-563)。該前瞻性大型研究的數據來自丹麥出生於1996至2003年間出生的人口登記資料。丹麥全國半數以上的全科醫院參與了該項工作,他們邀請所接診的首次懷孕的孕婦參與研究,60%的受邀孕婦同意配合。

共有65,085對母子(女)完成了小孩診斷評估、母親哮喘狀態、吸入激素用藥等資料的採集。最終發現61,002位孕婦無哮喘(93.7%),其餘4,083例為哮喘患者(6.3%)。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吸入激素除了與小孩出生之後出現內分泌、代謝和營養狀況輕微失調的風險增高(風險比1.84,95%可信區間1.13–2.99)存在相關關係之外,不增加其他任何一種疾病的發病風險,這些疾病包括:感染包括寄生蟲感染、腫瘤、血液和免疫疾病、母親新發疾病、神經系統異常、眼病、耳病、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膚病、肌肉骨骼疾病、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

激素是一把雙刃劍,本身不針對某一個特異性靶點對疾病進行干預,其作用的機制可以籠統地理解為“抑制炎症反應”。在醫療實踐中,無論是何種成年人疾病,凡是需要長期使用激素(不管是內用還是外用)治療的,沒有一種是能夠根治的。應用激素的目的通常不在於根除某種疾病,而在於控制某種症狀,或幫助患者度過危急關頭以利於後續治療發揮效應。

哮喘的治療目標是控制喘息等症狀,而不是根治。部分哮喘患兒在成長過程中有可能自愈,自愈的機制尚未闡明。成年以後發病,哮喘也有可能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不發作,最可能的原因是離開了過敏原環境。可以這麼說,凡是聲稱能夠根治成人哮喘的藥物和療法,都是騙人的,概莫能外。

如果哮喘症狀長期不出現,完全可以嘗試停用治療用藥,包括吸入激素。上述的歐洲研究再一次告訴我們,女性哮喘患者妊娠期間吸入激素是非常安全的,絕對沒有一些非專科醫生所擔心的各種嚴重併發症。必須明白,吸入激素即使可能有一些不良副作用,但其損害程度遠遠小於哮喘發作本身。哮喘不控制的危害性有兩方面:其一是造成母親的病情加重,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其二,哮喘必定會引起缺氧,缺氧對於胎兒的影響尤應倍加小心。

總的說來,妊娠過程不影響吸入激素的用藥方案,不能因為懷孕而自行停藥或減量。如遇到疑惑,則有必要前往正規醫院的專科就診,聽取呼吸科醫生的專業意見。

2018年3月7日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