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小米上市尚未成功,首席科学家已离职,科技企业不谈科研谈什么?

从千亿估值到百亿估值,从不想上市到混改上市,再到可能是港股上市,用“独角兽”来称呼小米似乎都不合适了。然而,当所有人都在关注小米有多少人将成为千万富豪的财务自由人时,小米首席科学家周光平离职让小米的上市有些不太和谐。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之一,小米在此时此刻对科研的态度似乎让人回忆起互联网兴起时代的浮躁,难道,科技企业不需要科研了么?科技企业不谈科研谈什么?

小米上市尚未成功,首席科学家已离职,科技企业不谈科研谈什么?

你知道吗,创新企业能否担当创新之名?

就在昨天,《福布斯中国》公布2018年“中国50家最具创新力企业全榜单”,涉及零售、在线教育、智能家居、金融科技等12大领域,榜单选取出每个领域中富有创新力并持续成长的企业。

小米上市尚未成功,首席科学家已离职,科技企业不谈科研谈什么?

在这个大名单中,耳熟能详的企业包括阿里,腾讯,华为,大疆,小米,小鹏等50家代表中国创新企业之最。实际上,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新与变革意识早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并成功破局的力量之源。但作为引领行业发展的这些企业们,能担起创新之名么?

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小米上市尚未成功,首席科学家已离职,科技企业不谈科研谈什么?

地位尴尬,科研人员比不上各种“O”?

至少,小米首席科学家的离职,就很直白地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与”XXO”这个职位相比,科研可以排后再往后。

在市场细分的现状下,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灵魂,研发能力决定企业的生死,而研发靠的是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网友透露:“在我们的公司里面我们作研发的地位很低,我们要听企划的,要听市场部的,要听……”

小米上市尚未成功,首席科学家已离职,科技企业不谈科研谈什么?

2016年,在大名鼎鼎的华为,署名“泥瓦客”的一篇文章《关于我司软件研发效率与质量提升的思考》在华为人中引起强烈反响,文章从四个方面痛陈研发的问题,同时文章被网友转发到心声社区引起更激烈的讨论。甚至引发了任总签发布总裁办电子邮件,将泥瓦客的原文及网友争锋相对的评论帖在心声社区上。

华为且如此,其它企业呢?

押宝科研,科技企业究竟会不会死得快?

有一句,很让人深思:人类智慧的脑力创造性劳动在多数情况下难以考评,容易给人以以谋私利之类的借口。

也正是这句话,让很多企业找不到研发的方向。

同时,还有另外一句话:做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活下来。

小米上市尚未成功,首席科学家已离职,科技企业不谈科研谈什么?

有报道称,在国际上有条公认的企业生存线:每年营业收入的至少2%要投入研发。但在中国,远远没有达到。

但值得沉思的是,欧盟委员会(EU)公布了2017年工业研发投入(R&D)排行榜,大众汽车研发投入高达137亿欧元,全球居首。随后依次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三星电子、英特尔、华为、苹果以及三家制药企业罗氏、强生和诺华。

这些企业的名单,就是各个领域难以超越的巨头。

小米上市尚未成功,首席科学家已离职,科技企业不谈科研谈什么?

如此来看,戴着“科技巨头”帽子的企业们,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谈科研,谈什么?

这一切,谁懂,谁又能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