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人生髮財靠康波,一個神奇的經濟預測方法

有個名人說:“人生髮財靠康波”。“康波”是什麼東西?是一個人的名字嗎?還是一種“康樂球”?(粵語裡“波=ball”)

1. 康波理論的起源

當然不是。“康波”是一種週期理論。這個週期理論,可是有一大把年紀了。早在1925年——現在可已經是2020年了,離這個理論,都快要100年了呢——前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斯·康德拉季耶夫提出了這個理論。

人生髮財靠康波,一個神奇的經濟預測方法

尼古拉斯·康德拉季耶夫

就是這個人,還蠻帥氣的哈!就是那種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要拼才華的人。

因為他的名字“尼古拉斯·康德拉季耶夫”實在太長,太難記了,所以,大家簡稱他“康”,那“波”就代表波動。康波理論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了。

這存在了將近100年的康波理論,你聽說過嗎?沒有?所以,你才還沒有發財呀!哈哈哈。

好在,今天,艾瑪來告訴你,什麼是康波週期理論。大家要聽好啦!說不定,你這後半生的發財大計就要靠它了。

這位康帥哥,當年蒐集了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價格、利率、進出口額、煤炭、生鐵產量等等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個世界經濟長週期波動的曲線。就是這個啦:

人生髮財靠康波,一個神奇的經濟預測方法

康波週期

太複雜了?看得煩?沒事兒。我們這裡有個簡化版的,就是這個:

人生髮財靠康波,一個神奇的經濟預測方法

圖片來自得到大學

經濟週期分為四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甦,週而復始。波動是常態,是歷史,也是未來,甚至是真正的命運。

好像很眼熟,對吧?不就是波浪形,或者鋸齒型嘛,有什麼稀奇的?

可是,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什麼時候是蕭條的低谷,什麼時候是繁榮的巔峰。只要你能預測到這個時間點,你就能賺大錢。這就是“人生髮財靠康波”的道理。

2. 踩準趨勢,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髮財靠康波”,說的是,一個人要發財呀,要踩準趨勢。再進一步說,別以為你發財靠的是你個人的努力。努力,的確能讓你賺點小錢、衣食無憂,但是,想要賺大錢,做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更多的,還是得靠趨勢。

比如巴菲特能賺這麼多錢,你覺得,他靠的是他聰明、勤奮嗎?比他IQ高、比他勤奮的人多了去了。 可是世界上只有一個巴菲特。

從康波週期來看,巴菲特是命好,他出生在第五次康波週期的回升階段,他做了符合趨勢的操作——買入價值股,長期持有。假設他在繁榮的頂峰買入股票,長期持有,一路衰退幾十年,還能靠滾雪球這種操作嗎?顯然就不行了。

人生髮財靠康波,一個神奇的經濟預測方法

比爾蓋茨,也是啊。你看,中國就出不了比爾蓋茨,因為中國的發展節點沒有契合到對應的康波週期節點上。

有個笑話,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

“小明、小張和小王三個人坐電梯去樓頂,小明在電梯裡站著沒動,小張在電梯裡跑步,小王在電梯裡做俯臥撐。當他們到達樓頂的時候,別人問他們是怎麼上來的。

小明:我站著上來的。

小張:我跑著上來的。

小王:我做俯臥撐上來的。 ”

其實,真正讓他們成功的因素是這個電梯,也就是趨勢。

比如十年前小明和阿花,一個進了報社,一個進了阿里巴巴。兩個人都很努力,但是十年下來,就會天差地別。這踩的是行業趨勢。

或者十年前的同班同學,家庭背景、聰明才智、勤奮程度都差不多,一個賺了錢回老家三線城市買房,一個在北上廣深買房,十年後,也會完全不同。你明白,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參加十年同學聚會了吧?(配音效)這踩的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趨勢。

或許你說:這個大道理我懂啊!但是,身在局中,我又不是算命師傅,誰能夠猜得到現在到底哪個行業哪個城市哪種投資未來更吃香呢?

吶!嘮了這麼久的嗑,重頭戲就要來啦。

3. 神奇的預測大師

回到咱們這個分享的一開始,我說:“人生髮財靠康波”,說這句話的人可不是無名小輩,而是在咱們中國把康波理論發揚光大,並作出精準預測的人。他叫周金濤,原來是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

這位周金濤周經濟學家,擅長宏觀研究,可惜,早在2016年就仙逝了,享年僅有44歲。在去世之前,他就預測到了中國這兩年的經濟放緩。

是不是瞎貓碰上死老鼠啊?

周大師可不止做過這一次預言,以前也做過幾次,都非常準哦!

(1)2007年,他判斷2008年將發生康波衰退的第一次衝擊。果然,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了,引燃了全球金融危機。

(2)2014年,他說2015年二季度將發生康波衰退的第二次衝擊,果然,2015年,股市暴跌、人民幣貶值。

(3)2015年底,他建議各大機構做好大幅降低資產收益率的心理準備,同時,應對2017年到2019年流動性危機。他明確建議各公司要“發債囤錢”,而且要發5年期以上的債券。果然,最近這兩年,市場上流動性極差,債券紛紛違約,很多企業日子都不好過。

是不是很神奇?

周大師的預測,觀點非常明確,不會和很多宏觀經濟學家一樣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而且,最厲害的是,他給出的時間點都很精確。

嗨!預測得這麼準,洩露了天機,難怪44歲就去了,天妒英才啊!

4. 周大師的勸喻

周大師生前(2015年)告訴大家:“未來十年(2016年-2025年),我們註定在蕭條中度過”,而且2018-2019會是本次康波週期的萬劫不復之年(哇!聽上去好嚇人),他說,這兩年是60年中最差的時期。

好在,這兩年,我們都活下來了。

那麼,在這樣困難的時期,我們個人財富有什麼機會呢?

周大師說,在一個人60歲的人生中,有30年的時間,是在參與經濟生活的。(還記得艾瑪在《理財就是理生活》裡描繪的草帽曲線嗎?掙錢一陣子,花錢一輩子。一個人掙錢的年份,也就只有30年左右。)

30年中,康波給你的財富機會只有三次。他說:“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如果那時候買股票、房子,人生是很成功的。(好在我買了!)

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能夠抓住一次你就能夠成為中產階級,這就是人生髮財靠康波的道理。”

剛剛過去的2019年,不知道大家都有抓住機會嗎?錯過了,就要等2030年哦!

人生髮財靠康波,一個神奇的經濟預測方法

我想,小夥伴們肯定會問:“抓住機會?抓住什麼機會?”

根據周大師的預測,這一輪房地產蕭條會持續到2025年。那麼2019年,顯然不是投資房產的好機會。

按照康波週期理論,每個衰退期就是創新活動的集中爆發期。可見,機會還是會集中在創新活動所在地。周大師還預測,金融裡的資金還是會再次回到實業中去。當然,今天的實業,已經不再是昨天的實業,只有被創新科技加持的實業才有較大的成功機會。

2019年,艾瑪入股了兩家科技實業公司,一家是生物科技公司,一家是智能硬件公司,還參與了一家教育軟件公司的初創。希望能踏準趨勢。

不過,投資實業風險不小,艾瑪主要的投資還是以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配置為主——購買公司債、房產信託和高派息股票。我堅信,財富的奧秘在於正向現金流+複利滾動。其他的,只是錦上添花的嘗試。

除了創新類的實業以外,中國的消費市場也正處於多點爆發的好時期。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0萬億人民幣,即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我們有著強大的電商平臺,發達的物流體系,你只要打造好你的核心能力,其他外包,就能幹出一場大事。

如今不再是補短板的時代,而是利用鏈接與合作,把短板外包,專攻長板的時代。想一想,你的長板在哪裡?

此外,週期理論,還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在一切順風順水、春風得意的時候,記得為衰退提前鋪好後路,做好多元配置,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在人生的低谷,不要氣餒,只要你命長,總能熬到復甦的。有個網絡用語“活久見”,就可以這麼理解。無論你現在多悽慘,也不要放棄,好好鍛鍊身體,努力學習知識,冬天過後,總有春天!

5. 磨鍊自身與學習理論同樣重要

理論聽上去很簡單,周大師的過往事蹟也很有誘惑力。但是,真正落實到行動,還是非常難。

以前,看到好的理論會眼前一亮,覺得人生立馬能上一個臺階。年紀越大,越瞭解到世事和人性的複雜,對理論的接受也就多了一份保留。

學理論,當然很重要。那是我們去破解未知、尋找確定性的強有力的工具,

讓我們站在了別人的肩膀上去看問題,否則,什麼都要從頭開始,自己思考體會,能做的事情也就極其有限。

但是,知道了理論,還不夠。還得要先磨練自己。

因為對普通人來說,大趨勢固然很難把握,而最大的變數,卻是我們自身的人性。很多人早年買了茅臺的股票,漲了一些就賣掉了,真正能夠持有到今天的少之又少。面對同樣的機會,不同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理論再好,理解不透,看不清楚,也很難有正確的行動。沒有足夠的心性和定力,有行動,也很難堅持下去。

增加自身的感知力和忍受性,是人生的慢變量,也是影響最深遠的。

最後,用互聯網思想家尼葛洛龐帝的那句名言做結尾: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為什麼很多事情心誠則靈?因為只有內心信了,才會有有效的行動。有行動,才能帶來期待的結果。讓我們都去把我們想要的未來,創造出來吧!

弘富財商特約理財專欄作家、暢銷書《理財就是理生活》&《高財商孩子養成記》作者、簡書經管優秀作者、定居香港的金融民工、關注財經時事、投資理財話題,寫暖心文字,陳述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