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未退,最先废掉这三种人


疫情未退,最先废掉这三种人


文 / 韩九叔


黎明前的黑夜,总显得特别漫长,尤其当前的这场灾难。


疫情并未完全消退,很多人却失去了耐心,肆意聚众、扎堆消费,仿佛在狂欢、庆祝。


别说拐点尚未到来,即使来了,也可能被人们的“热情”,生生遏止。


关键时期,比起病毒,这三种人更是潜在的隐患。


01

不吸取教训的人


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


更何况,“伤疤”还没好,就把“伤口”暴露于空气中,凭空添加许多风险。


很多商家刚刚宣布营业,密密麻麻的人便蜂拥而至,排一长队。


“人山人海,全是脑壳”,这便是疫情下最不可思议的景象。


假如其中有一个感染,全部人都可能遭殃。


看过一个新闻:


广州荔湾一家四口隔离期满,没有出现异常,解除隔离。


半月后,一家子相继确诊,导致143人被隔离。


病毒潜伏期间,没有任何症状,却依然有很强的传染性;


反复检测结果呈阳性,再检测才出现阴性。


现今,虽然感染人数增加速率大大减缓,但病毒依然潜在,聚集人数越多的地方,感染病毒的风险越大。


有人戏说,“第一批感染的是年前的;第二批感染的是挤医院的;第三批感染的是挤超市的;第四批感染的是瞎团购的;第五批感染的是急着复工的;第六批感染的是前五批传染的。”


不好好遵守规矩,延长了疫情的时间,不仅是祸害了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不负责。


疫情未退,最先废掉这三种人


02

依赖社交的人


这场疫情,让每个人都不得不收敛自己的天性,限制行动范围。


喜欢独处的人,精神世界丰富,乐得安静,几乎不会感到不便;


依赖于社交的人,则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中,一看到疫情减轻,就按捺不住自己急躁的心。


叔本华说,“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忍受独处。”


独处的人最真实,不需要伪装,不需要隐藏不同的意见努力合群。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身不由己,不是因为没有主见,而是因为过于迎合。


一群朋友准备吃野味,原本拒绝的人,就会压抑住自己的不情愿;身边人大大咧咧,防护措施做得随意,你的谨慎就可能招致嘲笑。


擅长独处的人,则没有那么多烦恼;他们懂得预估形势,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不需要寻求苟同,放弃了自己的坚守。


享受与自己的相处,不必向外界找愉悦感,精神世界才会越发强大,增加自己的“免疫力“,抵御住各式各样的诱惑。


疫情未退,最先废掉这三种人

03

心怀侥幸的人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有些感染者,并非身处疫情的重灾区,只是心存侥幸,以为别人戴口罩就万事大吉,自己把口罩摘了也无所谓。


看到新感染人数一天天下降,一下子就放下了警惕的心。


但谁也不知道,那些隐瞒病情的人、身处潜伏期的人,途经哪些地方,在哪里逗留过。


面对未知,再谨慎都不为过。


元宵节有一个段子,现在依旧适用:


今天正月十五了,大家千万别出门。否则病毒就会笑话我们,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面对病毒,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并不是怯懦,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须知,就在有人盲目乐观的当下,依然有坚持抗疫的一线人员牺牲。


心存侥幸心理的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大意,让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疫情再次失控,就是不可忽视的贡献。


疫情未退,最先废掉这三种人


04


像电影《流浪地球》所描述的那样,这场灾难,起初没有人在意,直到发展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疫情并未完全消退,此时的聚众添乱,可能会影响大乱良好的局势。


再忍一忍,也并非多难,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避免成为这三种人,我们终将迎来战疫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