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做公益可减交通违法记分,网友:支持,但逆行和占应急车道不该减

1月14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交管部门推出的6项便民利企新举措。南都记者关注到,湖北、广东深圳等地将率先试点接受教育、公益活动减免交通违法记分,即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机动车驾驶人,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学习、考试或者交通安全公益活动达到相关要求的,减免最高不超过6分交通违法记分。

南都NDX实验室“热点站站队”对此发起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逾四分之三的受访网友支持参加教育学习或公益活动可减分举措,近七成受访网友认为此举有助于市民遵守交通法规。

做公益可减交通违法记分,网友:支持,但逆行和占应急车道不该减
做公益可减交通违法记分,网友:支持,但逆行和占应急车道不该减
做公益可减交通违法记分,网友:支持,但逆行和占应急车道不该减

近七成网友认为此举有助于市民遵守交通法规

对于公安部推出的这一举措,有网友表示支持。受访网友认为,记分制度本来就应该教育与处罚相结合,通过教育引导,鼓励市民守法。对于一些情节轻微的交通违法行为,比如一些不文明交通行为,如果未因此而造成交通事故,让市民学习相关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引导的目的便达到了。部分市民在违反交规后被罚,只知被罚,不知因何被罚,而通过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减免情节轻微的交通违法,能让这些市民知法从而自觉守法。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网友认为,被扣了分自然印象深刻,恐怕比学习的效果更好,知法不一定就守法,“希望不要降低违法的成本,交通安全关系每个人,就应该严格执法,不应该有这样的缓冲区域。”

“热点站站队”对此发起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教育或相关公益活动可减免交通违法记分,有超过六成(66.1%)网友认为此举利大于弊,近七成(69.6%)网友认为此举有助于市民遵守交通法规。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项推出的举措具体系指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机动车驾驶人,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学习、考试或者交通安全公益活动达到相关要求的,减免最高不超过6分交通违法记分。

如果接受教育或参加相关公益活动可减免交通违法记分,你认为在一个记分周期(即12个月,一年度)减分的分值应该是多少?南都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半(51.8%)网友认为减分范围应该为不超过6分。

做公益可减交通违法记分,网友:支持,但逆行和占应急车道不该减

网友认为逆行、占用应急车道最不应该减分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记分不超过6分的交通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四种:记6分、记3分、记2分、记1分。其中,我们熟悉的交通违法行为中,如闯红灯、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都是记6分;人行横道不让行人、逆行、年检过期上路,都是记3分;开车打电话、驾驶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系安全带、不按规定加塞都是记2分;滥用远光灯则是记1分。

有网友指出,有些交通违法行为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具有潜在危险性,不论是对己还是对人。比如在道路上逆行,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一次被会记3分。但逆行对于其他车辆的安全行驶构成了严重妨碍,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应该从重,而不应该减免。

如果规定有交通违法行为不应当被列入减免记分的范畴,你认为应该是哪些交通违法?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交通违法分别为逆行(75%)、占用应急车道(69.6%)、滥用远光灯(41.1%)。

做公益可减交通违法记分,网友:支持,但逆行和占应急车道不该减

超四成网友表示为了减分会主动参加教育学习

事实上,对于行人交通违法,此前有多地交管部门开展了以普法教育为目的的“处罚”。比如2019年10月,广州交警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治理工作,通过严格落实行人、非机动车“五选一”管理规定,进一步促进广大市民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交通意识。

所谓“五选一”管理规定,是指执勤民警在查获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时,应向违法实施人说明其违法行为的危害,并由违法实施人选择以下五种方式的其中一项接受处罚:1.接受20元至50元的罚款;2.抄写《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安全“八不准”法规条文》一次;3.做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持路口交通秩序,并签订《我与交警有个约定》;4.观看20分钟交通安全警示视频;5.把自己的违法行为、违法地点发上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求好友点赞20个。其中,观看20分钟交通安全警示视频可以被视为参加交通安全教育学习,做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持路口交通秩序则应被列入交通安全公益活动的范畴。

南都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四成(44.6%)网友表示为了减免交通违法记分,自己会主动去接受教育或参加相关公益活动。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要看情况,比如在一个记分周期将结束的前夕才被记分,工作忙没有时间。在这些情况下,他们参加交通安全教育或相关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就不高。

采写:南都记者 陈杰生 实习生 侯紫彤 冯嘉炜


分享到:


相關文章: